3D全息投影舞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77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其包括舞台底座、框架、投影屏和全息膜,投影屏经投影屏支架安装于舞台底座后侧区,全息膜经全息膜支架安装于舞台前侧区,全息膜底部安装于舞台底座上的轨道槽中,全息膜的顶部经全息膜支架悬挂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该舞台底座中间设有限位梁和移动梁,限位梁位于轨道槽的正上方,全息膜安装于移动梁上,移动梁上设有沿移动梁轴向延伸的横向转轴,横向转轴两端通过齿轮结构分别与位于左右两边侧梁上的齿条结构形成可沿侧梁轴向移动的传动配合结构,横向转轴相应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全息膜和投影屏安装稳定,可以对全息膜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以寻找最合适的投影角度,提升全息投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全息投影舞台结构
本技术属于全息投影设备
,尤其是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适用范围包括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舞台节目、互动、酒吧娱乐、场所互动投影等。全息成像技术是采用一种全息膜配合投影或LED屏再加以影像内容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因此,近年来,舞台表演、剧院演出等等演艺活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全息成像技术。但是现有的全息舞台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且安装结构不稳或不合适,则会达不到预期的全息投影效果,从而降低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结构,该3D全息投影舞台结构中的全息膜和投影屏安装稳定,且可以对全息膜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以寻找最合适的投影角度,提升全息投影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包括舞台底座和设置在舞台底座上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投影屏和全息膜,投影屏经投影屏支架安装于舞台底座后侧区,全息膜经全息膜支架安装于舞台前侧区,框架包括设置在舞台底座四周的立柱,前后立柱之间通过侧梁衔接,左右两边的侧梁之间架设有前、中、后分布的三根横梁,投影屏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后方的横梁上,全息膜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幕布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前方的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膜底部安装于舞台底座上的轨道槽中,全息膜的顶部经全息膜支架悬挂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该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包括限位梁和移动梁,限位梁位于轨道槽的正上方,全息膜安装于移动梁上,移动梁上设有沿移动梁轴向延伸的横向转轴,横向转轴两端通过齿轮结构分别与位于左右两边侧梁上的齿条结构形成可沿侧梁轴向移动的传动配合结构,横向转轴相应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上述结构中,投影屏通过投影屏支架悬挂于舞台后方,全息膜装入边框后通过全息膜支架悬于舞台中间的横梁上,全息膜的底部则安装于舞台底座的轨道槽中起到定位作用,为了增加舞台中间的支撑强度,可以设置两组立柱进行支撑,分别对应限位梁的位置和移动梁的初始位置,全息膜顶部通过移动梁可以往舞台前方位置移动来调整全息膜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最佳的投影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梁的两端还固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与移动梁呈垂直相交,配重块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侧梁上设有与该滚轮适配的轨道,所述侧梁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轨道位于侧梁工字型的上端面,所述齿条结构设置在侧梁工字型内侧的开口凹槽中。上述结构中,移动梁两端设置配置块用以平衡重量,配置块上安装滚轮配合移动梁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全息膜支架下端连接有横杆,横杆上设有夹持套,夹持套下端设有三角安装座,全息膜背面设有与三角安装座配合的安装位置,所述夹持套为可拆卸式结构。上述结构中,夹持套下端的三角安装座上通过紧固件与全息膜背面的安装位置连接,全息膜可以装于边框中,安装位置设置在边框背面,通过该结构安装可以使得全息膜结构稳定,不会晃动影响影像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套包括两个半圆形弧段,两个半圆形弧段的一侧相互铰接,两个半圆形弧段的另一侧分别水平延伸锁紧片,锁紧片中间设有开口且该开口内侧设有与定位螺栓配合的螺孔,上下分布的两个锁紧片各自的螺孔呈同轴设置,定位螺栓穿过上下两个螺孔后经定位螺母锁定。上述结构中,夹持套通过其两个半圆形弧段扣在横杆上实现安装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螺母的两边侧壁分别延伸有握持翼部,握持翼部一端固定于定位螺母侧壁上,握持翼部另一端呈倾斜向上向外延伸形成外扩型翼部。上述结构中,定位螺母两侧的握持翼部可以供手动扭动时便于初步锁定夹持套。进一步的,所述全息膜支架包括沿移动梁轴向间隔分布的纵向支杆,纵向支杆上部固定于移动梁上,各纵向支杆的下端均固定于同一横向支杆,横向支杆下端设有纵向延伸杆,纵向延伸杆与纵向支杆错位分布,各纵向延伸杆下端均固定于所述横杆上。上述结构中,纵向支杆、纵向延伸杆、纵向支杆连接形成的全息膜支架,其上端经纵向支杆侧面上的两个横向延伸块焊接于移动梁内侧的凹腔壁上,其下端经横杆用于供夹持套挂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A结构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A中动力电机及其传动结构的主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B的结构放大图;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局部C的结构放大图;舞台底座1、后侧区11、前侧区12、立柱21、侧梁22、舞台底座前方的横梁31、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32、舞台底座后方的横梁33、限位梁321、移动梁322、凹腔壁322a、投影屏41、全息膜42、纵向支杆51、横向延伸块511、横向支杆52、纵向延伸杆53、横杆6、夹持套7、半圆形弧段71、锁紧片72、开口721、定位螺栓722、定位螺母723、握持翼部724、三角安装座73、横向转轴81、齿轮结构82、齿条结构83、动力电机84、输出锥齿轮841、传动锥齿轮842、配重块323、滚轮32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是3D全息投影舞台,其包括舞台底座1和设置在舞台底座1上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投影屏41和全息膜42,投影屏41经投影屏41支架安装于舞台底座1后侧区11,全息膜42经全息膜42支架安装于舞台前侧区12。框架包括设置在舞台底座1四周的立柱21,前后立柱21之间通过侧梁22衔接,左右两边的侧梁22之间架设有前、中、后分布的三根横梁,投影屏41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后方的横梁33上,全息膜42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32上,幕布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前方的横梁31上。全息膜42底部安装于舞台底座1上的轨道槽中,全息膜42的顶部经全息膜42支架悬挂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32上,该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32包括限位梁321和移动梁322,限位梁321位于轨道槽的正上方,全息膜42经全息膜42支架安装于移动梁322上。全息膜42支架包括沿移动梁322轴向间隔分布的纵向支杆51,纵向支杆51上部设有两个横向延伸块511,两个延伸块焊接于移动梁322内侧的凹腔壁322a上,各纵向支杆51的下端均固定于同一横向支杆52,横向支杆52下端设有纵向延伸杆53,纵向延伸杆53与纵向支杆51错位分布,各纵向延伸杆53下端均固定于横杆6上。该横杆6位于全息膜42支架下端,横杆6上设有夹持套7,通过夹持套7与全息膜42连接。本实施例中,投影屏41支架的结构与全息膜42支架结构一致,其下端也通过横杆6和夹持套7与投影屏41及其背板连接。夹持套7为可拆卸式结构,其通过其两个半圆形弧段71扣在横杆6上实现安装拆卸。具体的,夹持套7包括两个半圆形弧段71,两个半圆形弧段7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包括舞台底座和设置在舞台底座上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投影屏和全息膜,投影屏经投影屏支架安装于舞台底座后侧区,全息膜经全息膜支架安装于舞台前侧区,框架包括设置在舞台底座四周的立柱,前后立柱之间通过侧梁衔接,左右两边的侧梁之间架设有前、中、后分布的三根横梁,投影屏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后方的横梁上,全息膜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幕布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前方的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膜底部安装于舞台底座上的轨道槽中,全息膜的顶部经全息膜支架悬挂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该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包括限位梁和移动梁,限位梁位于轨道槽的正上方,全息膜安装于移动梁上,移动梁上设有沿移动梁轴向延伸的横向转轴,横向转轴两端通过齿轮结构分别与位于左右两边侧梁上的齿条结构形成可沿侧梁轴向移动的传动配合结构,横向转轴相应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全息投影舞台,包括舞台底座和设置在舞台底座上的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投影屏和全息膜,投影屏经投影屏支架安装于舞台底座后侧区,全息膜经全息膜支架安装于舞台前侧区,框架包括设置在舞台底座四周的立柱,前后立柱之间通过侧梁衔接,左右两边的侧梁之间架设有前、中、后分布的三根横梁,投影屏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后方的横梁上,全息膜支架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幕布安装在位于舞台底座前方的横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膜底部安装于舞台底座上的轨道槽中,全息膜的顶部经全息膜支架悬挂于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上,该舞台底座中间的横梁包括限位梁和移动梁,限位梁位于轨道槽的正上方,全息膜安装于移动梁上,移动梁上设有沿移动梁轴向延伸的横向转轴,横向转轴两端通过齿轮结构分别与位于左右两边侧梁上的齿条结构形成可沿侧梁轴向移动的传动配合结构,横向转轴相应连接有动力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全息投影舞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梁的两端还固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与移动梁呈垂直相交,配重块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侧梁上设有与该滚轮适配的轨道,所述侧梁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轨道位于侧梁工字型的上端面,所述齿条结构设置在侧梁工字型内侧的开口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巧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宋城演艺谷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