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68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玻璃护罩和螺纹缝,所述玻璃护罩的内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热解炉,所述热解炉的右端表面设置有进样管,且进样管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分光箱,且分光箱的上端右侧表面设置有吸收槽,所述分光箱的中间右侧表面设置有牵引球,且分光箱的右侧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上端设置有分光镜。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完成对非实验原子的可控性选择,有效排除非实验原子的干扰,蒸汽雾化的非实验原子脱离胶管内部,防止非实验原子发生外泄,对整体仪器的分光光度实验产生影响,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实现对实验人员的双重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本技术涉及光学分析
,具体为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现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最新的电子技术,使仪器显示数字化、进样自动化,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使整个分析实现自动化,光度法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每种待测元素都要有一个能发射特定波长谱线的光源。原子吸收分析中,首先要使待测元素呈原子状态,而原子化往往是将溶液喷雾到火焰中去实现,这就存在理化方面的干扰,使对难溶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还不够理想,因此实际效果理想的元素仅30余个;由于仪器使用中,需用乙炔、氢气、氩气、氧化亚氮(俗称笑气)等,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市场上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完成对非实验原子的可控性选择,不能有效排除非实验原子的干扰,无法避免非实验原子对整体仪器的分光光度实验产生影响,无法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玻璃护罩(1)和螺纹缝(13),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护罩(1)的内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支柱(2),且支柱(2)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热解炉(3),所述热解炉(3)的右端表面设置有进样管(4),且进样管(4)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分光箱(5),所述分光箱(5)的上端右侧表面设置有吸收槽(6),所述分光箱(5)的中间右侧表面设置有牵引球(7),且分光箱(5)的右侧设置有驱动器(8),所述驱动器(8)的上端设置有分光镜(9),所述进样管(4)的右端设置有基座壳(10),且基座壳(10)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压紧螺母(12),所述压紧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玻璃护罩(1)和螺纹缝(13),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护罩(1)的内底端表面靠近左侧设置有支柱(2),且支柱(2)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热解炉(3),所述热解炉(3)的右端表面设置有进样管(4),且进样管(4)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分光箱(5),所述分光箱(5)的上端右侧表面设置有吸收槽(6),所述分光箱(5)的中间右侧表面设置有牵引球(7),且分光箱(5)的右侧设置有驱动器(8),所述驱动器(8)的上端设置有分光镜(9),所述进样管(4)的右端设置有基座壳(10),且基座壳(10)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压紧螺母(12),所述压紧螺母(12)的右端设置有导流套(14),所述导流套(14)的右端设置有喷口(15),所述螺纹缝(13)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胶管(16),所述胶管(16)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基座(18),且基座(18)的左端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单原管(17),所述基座(18)的右端表面设置有凸块(19),所述凸块(19)右端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胶圈(20),所述进样管(4)的右端设置有校正管(21),且校正管(21)的左端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