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1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包括灯具、调节装置、锁扣装置和控制盒,锁扣装置和调节装置均位于控制盒内部,且锁扣装置与调节装置均与控制盒固定连接,锁扣装置与调节装置可拆卸配合,控制盒与灯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转板,转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转杆与控制盒转动连接,一根转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平齿轮二,平齿轮二与调节装置相啮合,另一根转杆与锁扣装置相配合,转板远离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感应器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感应器的角度,在完成调节后,锁扣装置可以将感应器的角度固定,使感应器不会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
技术介绍
LED感应灯是采用进口技术MCU电路设计而成,主动式红外线工作方式,具有稳定好,抗干扰强等特点,带有红外解码方式,广泛应用在要求较高的商业和工业等场合。是新一代的绿色节能照明灯具。感应灯通过感应器感应周围是否有物体物体,若有物体将开启灯具,若没有物体,灯具将不会开启,从而避免了灯具常亮造成的不必要能源浪费,而传统感应灯的感应器与灯具为固定连接,不可以调节感应器的角度,导致感应器不能准确的感应到物体,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方便调节感应器角度,感应器角度调节完成后锁扣装置可避免感应器的移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包括灯具、调节装置、锁扣装置和控制盒,所述锁扣装置和调节装置均位于控制盒内部,且所述锁扣装置与调节装置均与控制盒固定连接,所述锁扣装置与调节装置可拆卸配合,所述控制盒与灯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外筒、连接块、转块、皇冠齿轮二、皇冠齿轮三、平齿轮一和调节杆,所述连接块、转块和皇冠齿轮二均位于外筒内部,所述连接块靠近外筒的一端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台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外筒与转台分别与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条一,所述外筒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卡环装置,所述转块位于连接块的一侧,所述转块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转块与连接块分别与连接绳的两端连接,所述转块靠近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齿,所述卡齿与卡条一相接触,所述转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二,所述卡条二与卡齿一一对应,所述卡条二与卡环装置滑动配合,所述转块与皇冠齿轮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转块与皇冠齿轮二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皇冠齿轮三位于皇冠齿轮二的一侧,且所述皇冠齿轮二与皇冠齿轮三啮合,所述皇冠齿轮三与平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平齿轮一和控制盒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与皇冠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穿透于皇冠齿轮三、平齿轮一和控制盒一侧,且调节杆与皇冠齿轮三、平齿轮一和控制盒转动配合,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控制盒转动连接,所述一根转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平齿轮二,所述平齿轮二与平齿轮一相啮合,所述另一根转杆与锁扣装置相配合,所述转板远离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感应器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感应灯固定于需要的地方,按下调节杆,调节杆推动皇冠齿轮二向内筒内移动,皇冠齿轮二带动转块移动,转块移动时,卡环装置会对转块上的卡条二起到限制作用,使转块会顺着卡环装置移动,转块移动时卡齿会推动卡条一移动,卡条一带动连接块移动,当连接块移动时会压缩弹簧,当卡条一移出卡环装置时,卡环装置会使卡条一转动,卡条一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随后卡条一卡入到卡环装置内,弹簧会对连接块提供一个推力,使连接块与顺着卡环装置移动,连接块移动会使卡接装置松开对转杆的限制,卡条一会推动转块移动,转块会推动皇冠齿轮二移动,直至皇冠齿轮二与皇冠齿轮三啮合,当皇冠齿轮二与皇冠齿轮三啮合后,弹簧提供的推力避免两皇冠齿轮分开,再转动调节杆,调节杆转动带动皇冠齿轮二转动,皇冠齿轮二绕着连接杆转动,皇冠齿轮二带动皇冠齿轮三转动,皇冠齿轮三带动平齿轮一转动,当平齿轮一转动时,会带动啮合的平齿轮二转动,平齿轮二转动带动转板转动,从而转板带动感应器进行角度的调节,当完成调节后,按下调节杆,调节杆推动皇冠齿轮二向内筒内移动,皇冠齿轮二带动转块移动,转块移动时会推动连接块移动,当连接块移动时会压缩弹簧,当卡条移出卡环装置时,卡条一会顺着转块上的齿向一边转动,使连接块转动,随后卡环装置对卡条一起到限制作用,连接绳使连接块与转块连接,使转块不会移动,避免皇冠齿轮二与皇冠齿轮三再此啮合,当卡环装置对卡条一限制时,锁扣装置再从将转杆固定,防止感应器角度发生变化。作为优选,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夹杆一、夹杆二、挡杆一、挡杆二和抵杆,所述夹杆一与夹杆二转动连接,所述其中一根转杆位于夹杆一与夹杆二的一端之间,所述挡杆一的一端与挡杆二的一端铰接,所述抵杆的一端与铰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抵杆的另一端穿透于外筒,所述抵杆与转台固定连接,且所述抵杆从弹簧中间穿过,所述挡杆一的另一端与夹杆一的一端铰接,所述挡杆二的另一端与夹杆二的一端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卡入到凹槽中时,会推动抵杆向挡杆一的方向移动,挡杆一与挡杆二向外张开,挡杆一与挡杆二推动夹杆一与夹杆二的一端张开,使得夹杆一与夹杆二的另一端收拢,从而将转杆夹住,使转杆不会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夹杆一与夹杆二外侧面靠近转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使得两根夹杆与转杆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也为夹杆一和夹杆二与转杆之间提供一定的缓冲。作为优选,所述灯具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上开设有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使用铆钉通过承接块上的通孔来将感应灯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卡环装置包括圆环和若干卡条三,所述卡条三均匀分布于圆环的一端,所述相邻两个卡条三之间会形成一个卡槽,每两个卡槽内有一块垫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条一位于卡槽内时,调节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使用者可以进行角度的调节,当卡条一转动一次后卡条一会移动到有垫板的卡槽内,垫板会对卡条一起到限制作用,使得调节装置处于收回状态。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远离皇冠齿轮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滑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杆可以让使用者在转动调节杆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盒的俯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筒的剖视图;图5为控制盒的正面的剖视图;图6为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灯具;2、调节装置;3、锁扣装置;4、控制盒;5、外筒;6、连接块;7、转块;8、皇冠齿轮二;9、皇冠齿轮三;10、平齿轮一;11、调节杆;12、转台;13、弹簧;14、卡条一;15、卡环装置;16、连接绳;17、卡条二;18、连接杆;19、转板;20、转杆;21、平齿轮二;22、感应器;23、控制电路;24、夹杆一;25、夹杆二;26、挡杆一;27、挡杆二;28、抵杆;29、橡胶垫;30、承接块;31、通孔;32、圆环;33、卡条三;34、卡槽;35、垫板;36、卡齿;37、防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包括灯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1)、调节装置(2)、锁扣装置(3)和控制盒(4),所述锁扣装置(3)和调节装置(2)均位于控制盒(4)内部,且所述锁扣装置(3)与调节装置(2)均与控制盒(4)固定连接,所述锁扣装置(3)与调节装置(2)可拆卸配合,所述控制盒(4)与灯具(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外筒(5)、连接块(6)、转块(7)、皇冠齿轮二(8)、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调节杆(11),所述连接块(6)、转块(7)和皇冠齿轮二(8)均位于外筒(5)内部,所述连接块(6)靠近外筒(5)的一端设置有转台(12),所述转台(12)与连接块(6)转动连接,所述转台(12)与外筒(5)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外筒(5)与转台(12)分别与弹簧(1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条一(14),所述外筒(5)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卡环装置(15),所述转块(7)位于连接块(6)的一侧,所述转块(7)与连接块(6)之间设置有连接绳(16),所述转块(7)与连接块(6)分别与连接绳(16)的两端连接,所述转块(7)靠近连接块(6)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齿(36),所述转块(7)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二(17),所述卡条二(17)与卡齿(36)一一对应,所述卡条二(17)与卡环装置(15)滑动配合,所述转块(7)与皇冠齿轮二(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转块(7)与皇冠齿轮二(8)分别与连接杆(18)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皇冠齿轮三(9)位于皇冠齿轮二(8)的一侧,且所述皇冠齿轮二(8)与皇冠齿轮三(9)啮合,所述皇冠齿轮三(9)与平齿轮一(10)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1)与皇冠齿轮二(8)固定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1)穿透于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控制盒(4)一侧,且调节杆(11)与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控制盒(4)转动配合,所述控制盒(4)的一侧设置有转板(19),所述转板(19)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20),所述转杆(20)与控制盒(4)转动连接,所述一根转杆(20)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平齿轮二(21),所述平齿轮二(21)与平齿轮一(10)相啮合,所述另一根转杆(20)与锁扣装置(3)相配合,所述转板(19)远离控制盒(4)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22),所述控制盒(4)内设置有控制电路(23),所述感应器(22)与控制电路(2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1)、调节装置(2)、锁扣装置(3)和控制盒(4),所述锁扣装置(3)和调节装置(2)均位于控制盒(4)内部,且所述锁扣装置(3)与调节装置(2)均与控制盒(4)固定连接,所述锁扣装置(3)与调节装置(2)可拆卸配合,所述控制盒(4)与灯具(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外筒(5)、连接块(6)、转块(7)、皇冠齿轮二(8)、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调节杆(11),所述连接块(6)、转块(7)和皇冠齿轮二(8)均位于外筒(5)内部,所述连接块(6)靠近外筒(5)的一端设置有转台(12),所述转台(12)与连接块(6)转动连接,所述转台(12)与外筒(5)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外筒(5)与转台(12)分别与弹簧(1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卡条一(14),所述外筒(5)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卡环装置(15),所述转块(7)位于连接块(6)的一侧,所述转块(7)与连接块(6)之间设置有连接绳(16),所述转块(7)与连接块(6)分别与连接绳(16)的两端连接,所述转块(7)靠近连接块(6)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齿(36),所述转块(7)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二(17),所述卡条二(17)与卡齿(36)一一对应,所述卡条二(17)与卡环装置(15)滑动配合,所述转块(7)与皇冠齿轮二(8)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转块(7)与皇冠齿轮二(8)分别与连接杆(18)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皇冠齿轮三(9)位于皇冠齿轮二(8)的一侧,且所述皇冠齿轮二(8)与皇冠齿轮三(9)啮合,所述皇冠齿轮三(9)与平齿轮一(10)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1)与皇冠齿轮二(8)固定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1)穿透于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控制盒(4)一侧,且调节杆(11)与皇冠齿轮三(9)、平齿轮一(10)和控制盒(4)转动配合,所述控制盒(4)的一侧设置有转板(19),所述转板(19)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20),所述转杆(20)与控制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杰辉灯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