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36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套管和固定管,旋转套管内设有第一通孔,旋转套管内还设有出气口通道,固定管为空心管,固定管包括封闭端和进气口,固定管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固定管内靠近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出气口通道与进气口,还包括盖板和端盖,盖板安装在固定管的左端,端盖安装在旋转套管的左端,端盖与固定管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盖板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旋转套管右端与固定管右端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旋转套管左端、固定管左端、盖板和端盖共同形成第三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内都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旋转接头作为一种机械密封部件装配在固定供应管路和旋转辊筒之间,实现流体介质在输入导出过程中的动态密封。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旋转接头适用于不同压力、转速和温度环境下的蒸汽、冷热水、气体、高温热油等多种介质。旋转接头又包括180度旋转接头和90度旋转接头,现有的90度旋转接头密封性较差,同时部分轴承裸露在外侧,容易出现进灰等问题。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1936434A提供了一种旋转接头,在接头的中段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转动安装在与壳体的内孔外段中,在两个轴承之间设有隔套,隔套与壳体呈固定连接,隔套与接头呈密封连接,在壳体的内孔壁体的外端部设有孔用挡圈,在接头的外壁内端设有轴用挡圈,在壳体的内孔内段中设有储活塞内套,储活塞内套套接在接头的内端部,储活塞内套的内孔与接头的内端部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储活塞内套的外壁与壳体紧密相抵,在第一耐磨密封圈外套接有被压缩的第一弹性支撑圈。该旋转接头没有旋转轴固定装置,所以在旋转轴与固定轴连接上较困难,无法确保旋转轴与固定轴之间的连接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90度旋转接头密封性较差,同时部分轴承裸露在外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旋转接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套管和固定管,旋转套管内设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第一通孔,旋转套管内还设有与第一通孔垂直连通的出气口通道,固定管为空心管,固定管包括左端的封闭端和右端的进气口,固定管的封闭端安装在第一通孔内,固定管内靠近封闭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出气口通道与进气口,还包括盖板和端盖,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管的左端,防止固定管发生轴向的移动,端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套管的左端,对旋转接头同时起到盖板、密封和固定的作用,端盖与固定管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盖板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旋转套管右端的内壁与固定管右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旋转套管左端的内壁、固定管左端的外壁、盖板和端盖共同形成第三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内都设有用于支撑旋转套管在固定管上旋转的轴承。右侧轴承密封在第二通道内,左侧轴承则被压盖与端盖阻挡了与外界的接触,避免存在轴承内落入灰尘的可能性。旋转套管通过与固定管之间的轴承实现接头的旋转,盖板和端盖即能起到对固定管与旋转套管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旋转接头的密封,使该旋转接头具有密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作为优选,端盖包括固定板与密封凸环,固定板与旋转套管螺栓连接,密封凸环伸入旋转套管并与旋转套管、固定管和盖板共同形成第三通道,密封凸环与旋转套管接触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旋转套管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通道左侧的第二凹槽和位于第三通道右侧的第三凹槽,固定管右端的外壁上设有位于第二通道右侧的第四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都设有用于防止泄漏的密封件。密封件一般采用密封圈,防止管路中的液体经过轴承处渗漏到外面,密封圈材料则根据旋转接头内流通的液体来进行选择。作为优选,密封凸环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凹槽左侧的第五凹槽,固定管上还设有位于第四凹槽右侧的第六凹槽,第五凹槽与第六凹槽内都设有用于加强装置密封性的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一般采用具有防尘能力的密封圈,一方面防止灰尘从外界进入轴承处,另一方面进一步防止管路中的液体外泄。作为优选,旋转套管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的注排油孔。通过注排油孔可以对接头进行润滑和排油,防止接头出现因为生锈导致卡死的情况。作为优选,旋转套管和固定管的用于与其他管道相连的一端都为法兰端,即该旋转接头与其他管道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具有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的特点,提高了旋转接头的实用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旋转套管通过与固定管之间的轴承实现接头的旋转,盖板和端盖即能起到对固定管与旋转套管的固定作用,又能实现旋转接头的密封,使该旋转接头具有密封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A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B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旋转套管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旋转套管、11—固定管、12—第一通孔、13—出气口通道、14—封闭端、15—进气口、16—第二通孔、17—盖板、18—端盖、19—第一通道、20—第二通道、21—第三通道、22—轴承、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第三凹槽、26—第四凹槽、27—密封件、28—注排油孔、29—第五凹槽、30—第六凹槽、31—第二密封件、181—固定板、182—密封凸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旋转接头,如图1-5所示,包括旋转套管10和固定管11,旋转套管10内设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第一通孔12,旋转套管10内还设有与第一通孔12垂直连通的出气口通道13,固定管11为空心管,固定管11包括左端的封闭端14和右端的进气口15,固定管11的封闭端14安装在第一通孔12内,固定管11内靠近封闭端1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连通出气口通道13与进气口15,还包括盖板17和端盖18,盖板17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管11的左端,端盖18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套管10的左端,端盖18与固定管1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19,盖板17设置在第一通道19内,旋转套管10右端的内壁与固定管11右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20,旋转套管10左端的内壁、固定管11左端的外壁、盖板17和端盖18共同形成第三通道21,第二通道20和第三通道21内都设有用于支撑旋转套管10在固定管11上旋转的轴承22。端盖18包括固定板181与密封凸环182,固定板181与旋转套管10螺栓连接,密封凸环182伸入旋转套管10并与旋转套管10、固定管11和盖板17共同形成第三通道21,密封凸环182与旋转套管10接触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23,旋转套管10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通道20左侧的第二凹槽24和位于第三通道21右侧的第三凹槽25,固定管11右端的外壁上设有位于第二通道20右侧的第四凹槽26,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第三凹槽25和第四凹槽26内都设有用于防止泄漏的密封件27。密封件27采用密封圈,密封件27的作用为防止管路中的液体经过轴承处渗漏到外面,所以密封圈的材料根据旋转接头内流通的液体来进行选择。密封凸环182上还设有位于第一凹槽23左侧的第五凹槽29,固定管11上还设有位于第四凹槽26右侧的第六凹槽30,第五凹槽29与第六凹槽30内都设有用于加强装置密封性的第二密封件31。第二密封件31采用具有防尘能力的密封圈,一方面防止灰尘从外界进入轴承处,另一方面进一步防止管路中的液体外泄。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套管(10)和固定管(11),旋转套管(10)内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个侧壁的第一通孔(12),旋转套管(10)内还设有与第一通孔(12)垂直连通的出气口通道(13),固定管(11)为空心管,固定管(11)包括左端的封闭端(14)和右端的进气口(15),固定管(11)封闭端(14)安装在第一通孔(12)内,固定管(11)内靠近封闭端(1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连通出气口通道(13)与进气口(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7)和端盖(18),盖板(17)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管(11)的左端,端盖(18)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套管(10)的左端,端盖(18)与固定管(1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19),盖板(17)设置在第一通道(19)内,旋转套管(10)右端的内壁与固定管(11)右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20),旋转套管(10)左端的内壁、固定管(11)左端的外壁、盖板(17)和端盖(18)共同形成第三通道(21),第二通道(20)和第三通道(21)内都设有用于支撑旋转套管(10)在固定管(11)上旋转的轴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接头,包括旋转套管(10)和固定管(11),旋转套管(10)内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个侧壁的第一通孔(12),旋转套管(10)内还设有与第一通孔(12)垂直连通的出气口通道(13),固定管(11)为空心管,固定管(11)包括左端的封闭端(14)和右端的进气口(15),固定管(11)封闭端(14)安装在第一通孔(12)内,固定管(11)内靠近封闭端(1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连通出气口通道(13)与进气口(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7)和端盖(18),盖板(17)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管(11)的左端,端盖(18)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套管(10)的左端,端盖(18)与固定管(1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19),盖板(17)设置在第一通道(19)内,旋转套管(10)右端的内壁与固定管(11)右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20),旋转套管(10)左端的内壁、固定管(11)左端的外壁、盖板(17)和端盖(18)共同形成第三通道(21),第二通道(20)和第三通道(21)内都设有用于支撑旋转套管(10)在固定管(11)上旋转的轴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端盖(18)包括固定板(181)与密封凸环(182),固定板(18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