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6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支杆、承重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螺纹筒,所述底座四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支杆底端嵌入螺纹筒内部,所述支杆位于螺纹筒上侧段外侧套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螺纹与螺纹筒上侧旋转连接,所述承重板位于支杆上侧,所述支杆由上端丝杆、底端丝杆和双向螺纹套组成,所述上端丝杆底端与双向螺纹套上侧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底端丝杆上侧和双向螺纹套底端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顺时针旋转双向螺纹套时,底端丝杆和上端丝杆将会伸出双向螺纹套,使得支杆的长度伸长,逆时针旋转双向螺纹套时,底端丝杆和上端丝杆将会缩进双向螺纹套,使得支杆的长度收缩,便于对支杆的长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砌筑施工用设备
,具体是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在砌筑时,需要对门窗位置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撑结构在使用时,支杆的长度为固定设置,无法进行调节,只能在支杆底端垫加底板,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在使用时,支杆的长度为固定设置,无法进行调节,只能在支杆底端垫加底板,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支杆、承重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支杆底端,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底端焊接在底座上侧中间位置,所述底座四周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延伸至螺纹筒底端,所述支杆底端嵌入螺纹筒内部,所述支杆位于螺纹筒上侧段外侧套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螺纹与螺纹筒上侧旋转连接,所述承重板位于支杆上侧,所述支杆上侧和承重板底端中心位置相互焊接,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支杆(1)、承重板(3)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位于支杆(1)底端,所述底座(2)上侧设置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底端焊接在底座(2)上侧中间位置,所述底座(2)四周设置有开口槽(12),所述开口槽(12)延伸至螺纹筒(11)底端,所述支杆(1)底端嵌入螺纹筒(11)内部,所述支杆(1)位于螺纹筒(11)上侧段外侧套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通过螺纹与螺纹筒(11)上侧旋转连接,所述承重板(3)位于支杆(1)上侧,所述支杆(1)上侧和承重板(3)底端中心位置相互焊接,所述支杆(1)由上端丝杆(4)、底端丝杆(7)和双向螺纹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包括支杆(1)、承重板(3)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位于支杆(1)底端,所述底座(2)上侧设置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底端焊接在底座(2)上侧中间位置,所述底座(2)四周设置有开口槽(12),所述开口槽(12)延伸至螺纹筒(11)底端,所述支杆(1)底端嵌入螺纹筒(11)内部,所述支杆(1)位于螺纹筒(11)上侧段外侧套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通过螺纹与螺纹筒(11)上侧旋转连接,所述承重板(3)位于支杆(1)上侧,所述支杆(1)上侧和承重板(3)底端中心位置相互焊接,所述支杆(1)由上端丝杆(4)、底端丝杆(7)和双向螺纹套(5)组成,所述上端丝杆(4)底端与双向螺纹套(5)上侧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底端丝杆(7)上侧和双向螺纹套(5)底端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筑施工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盼薛寒杨洋刘小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