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5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翻转结构、升降结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漆,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端设置的翻转结构,翻转结构的内部设置了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展开时由固定片卡合实现固定,固定效果好,通过铰接轴的固定连接,使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翻转移动时操作方便简单,可在需要收缩折叠时实现轻松翻转折叠,通过装置内部设置的翻转结构、升降结构和各板块之间连接轴的设置,使装置在移动搬运时可收缩,体积变小,搬运方便摆放时减少空间,使装置折叠过程简单好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的折叠
,具体为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房屋建筑领域混凝土注模成型用的施工辅助材料,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挡板注模直接接触混泥土,使混泥土成型、二为支撑架支撑挡板,为间接接触、三为连接支撑架和挡板的连接件,使其牢牢固定,建筑模板通常体积长度较大,携带搬运不便,建筑使用上逐渐采用一种便于拆装的折叠型建筑模板,但是现有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模板的连接装置存在许多问题或缺陷:1、传统的折叠型建筑模板结构为一个整体,不可拆分折叠,搬运移动不便;2、传统的折叠型建筑模板支撑架不可伸缩,高度不可调整,适用性低;3、传统的折叠型建筑模板稳定性差,强度不够,使用时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可折叠、高度不可调整和稳定性差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翻转结构、升降结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漆,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轴圈,所述轴圈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翻转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有升降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横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在支撑板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卡槽,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槽和卡块呈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翻转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铰接片、铰接轴、固定片和第二铰接片,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铰接片,且第一铰接片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铰接片,所述第二铰接片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片内部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片。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升降柱、备用柱、螺杆、螺栓、固定螺母和槽口,所述支撑柱外侧壁上固定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安装有螺栓,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有升降柱,且升降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槽口,所述升降柱的内部安装有备用柱。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呈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板底端设置的翻转结构,翻转结构的内部设置了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展开时由固定片卡合实现固定,固定效果好,通过铰接轴的固定连接,使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翻转移动时操作方便简单,可在需要收缩折叠时实现轻松翻转折叠,通过装置内部设置的翻转结构、升降结构和各板块之间连接轴的设置,使装置在移动搬运时可收缩,体积变小,搬运方便摆放时减少空间,使装置折叠过程简单好操作。2、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柱的内部设置了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柱和备用柱,在备用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规定距离的槽口,使用时,将升降柱调整至需要的高度时,通过手动转动螺栓,螺栓带动螺杆在固定螺母中移动,使螺栓旋转推送至槽口内,完成对升降过程的固定卡合,使装置卡合稳固,根据不同建筑环境要求,可对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整,使装置适用性更加,效果更佳。3、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和轴圈,轴圈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底端,对装置其支撑连接作用,支撑时装置底端呈两个稳定三角形结构,使装置工作承重时更加稳固,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使装置强度更大,承重时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叠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翻转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轴;2、油漆;3、凹槽;4、支撑板;5、加强筋;6、翻转结构;601、第一铰接片;602、铰接轴;603、固定片;604、第二铰接片;7、空腔;8、移动杆;9、固定杆;10、固定块;11、轴圈;12、转轴;13、升降结构;1301、升降柱;1302、备用柱;1303、螺杆;1304、螺栓;1305、固定螺母;1306、槽口;14、连接柱;15、防滑垫;16、底座;17、容纳槽;18、支撑柱;19、连接块;20、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4、翻转结构6、升降结构13和支撑柱18,支撑板4的内部安装有空腔7,且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支撑板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漆2,支撑板4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9,且连接块19的内部设置有中轴1,中轴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柱18,且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轴圈11,轴圈1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8,支撑板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翻转结构6,支撑柱18的内部固定有升降结构13,支撑柱18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柱14,且连接柱14的底端固定有底座16,底座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17,底座16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15,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横杆20。进一步,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凹槽3,且凹槽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4)、翻转结构(6)、升降结构(13)和支撑柱(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安装有空腔(7),且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支撑板(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漆(2),所述支撑板(4)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9),且连接块(19)的内部设置有中轴(1),所述中轴(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柱(18),且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轴圈(11),所述轴圈(1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8),所述支撑板(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翻转结构(6),所述支撑柱(18)的内部固定有升降结构(13),所述支撑柱(18)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柱(14),且连接柱(14)的底端固定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17),所述底座(16)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15),所述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横杆(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包括支撑板(4)、翻转结构(6)、升降结构(13)和支撑柱(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内部安装有空腔(7),且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支撑板(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油漆(2),所述支撑板(4)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块(19),且连接块(19)的内部设置有中轴(1),所述中轴(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柱(18),且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轴圈(11),所述轴圈(1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的一侧固定有移动杆(8),所述支撑板(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翻转结构(6),所述支撑柱(18)的内部固定有升降结构(13),所述支撑柱(18)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柱(14),且连接柱(14)的底端固定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17),所述底座(16)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垫(15),所述支撑柱(18)的一侧固定有横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凹槽(3),且凹槽(3)在支撑板(4)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底端固定有卡槽,所述连接块(19)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怀军赵永胜卢志强陈万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