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牛腿承重组件及限位垫片;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限位垫片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限位垫片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底座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底座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底座的侧面连有锚固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的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提高了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承重能力;限位垫片的设计避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牛腿承重组件与配合连接件在其连接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导致产生脱落,进而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连接用的凸形钢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简化了工地施工。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我国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规划,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重点区域、未来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标、重点发展城市进行了明确。今年来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其迅猛,但要使得建筑达到理想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对主要承重构建的现场装配连接件要求较高,如何实现主要承重构件的良好搭接是目前装配式建筑面临的主要挑战。CN203022128U公开了一种暗牛腿构件,其虽然通过钢构件替代了传统现浇结合,施工速度快,但其能够承受的重力有限,在竖直方向上的强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此外,其与梁端连接件连接后如在特殊情况(如地震)下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容易产生脱落,影响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因此,开发一种承重强度大且可靠性好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承重有限且可靠性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承重强度大且可靠性好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牛腿承重组件及限位垫片;所述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所述限位垫片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限位垫片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有锚固钢筋。本技术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的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凸形连接件内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间的固定牢度,即使固定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用的螺栓发生些许松动,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也能保证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不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在该方向(竖直方向)的连接强度,即提高了其承重能力;限位垫片的独特设计(限位垫片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限位垫片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能够避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牛腿承重组件与配合连接件在其连接方向(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导致产生脱落,进而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可用作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构件的连接结构,其与配合连接件搭配使用,能够在较小的横截面上达到较大的连接承载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底座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底座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牛腿承重组件主要由立方体结构I和位于立方体结构I一端的圆柱截切体,所述圆柱截切体的截切面与轴线平行,立方体结构I的高度与圆柱截切体的高度相同,立方体结构I与圆柱截切体的截切面连接,两者连接面完全贴合且面积相同。本技术的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此,本技术仅以此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底座及牛腿承重组件的形状及尺寸进行调整。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限位垫片为平面对称结构,主要由长方形片和位于长方形片长边两侧的两凸起,两凸起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凸起为等腰梯形结构,其长底边为与长方形片连接的边;所述牛腿承重组件和限位垫片通过一体成型制得,结构强度高且成本低廉。本技术的限位垫片的具体结构并不仅限于此,本技术仅以此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的形状及尺寸进行调整。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长方形片的宽度大于圆柱截切体的宽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限位垫片、牛腿承重组件及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上外套有垫片。本技术的限位垫片、牛腿承重组件及底座的固定形式并不仅限于此,此处仅列举一种可行的固定形式,也可采用焊接等难以调整的固定连接形式,相比而言,螺栓固定的调整幅度更好,可根据需求选用合适形状及尺寸的牛腿承重组件、限位垫片,适用性更佳。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底座的底面连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垂直于底座底面。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加强件共有两个;所述加强件远离底座端径向延伸形成锚固端头,锚固端头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用凸形连接件与预制件的连接强度。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锚固钢筋共有两根,其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布置方向相同,整体呈八字形;所述锚固钢筋远离底座端径向延伸形成钢筋墩头。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所述锚固钢筋共有四根,其中两根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且布置方向相同的锚固钢筋为一组,一组锚固钢筋整体呈八字形;所述锚固钢筋远离底座端径向延伸形成钢筋墩头。本技术的锚固钢筋的数量及具体排布形式并不仅限于此,本技术仅以此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的数量及具体排布形式进行调整。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好;(2)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的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提高了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承重能力;(3)本技术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限位垫片的设计避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牛腿承重组件与配合连接件在其连接方向(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导致产生脱落,进而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建筑用凸形连接件的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其中,1-底座,2-限位垫片,3-牛腿承重组件,31-立方体结构I,32-圆柱截切体,4-垫片,5-螺栓,6-加强件,61-锚固端头,7-锚固钢筋,71-钢筋墩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如图1和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牛腿承重组件3及限位垫片2,限位垫片2、牛腿承重组件3及底座1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螺栓5上外套有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牛腿承重组件及限位垫片;/n所述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n所述限位垫片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限位垫片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n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有锚固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牛腿承重组件及限位垫片;
所述底座与牛腿承重组件彼此的贴合面上开有相互匹配的凹凸配合结构;
所述限位垫片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限位垫片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
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有锚固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牛腿承重组件且底座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牛腿承重组件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牛腿承重组件主要由立方体结构I和位于立方体结构I一端的圆柱截切体,所述圆柱截切体的截切面与轴线平行,立方体结构I的高度与圆柱截切体的高度相同,立方体结构I与圆柱截切体的截切面连接,两者连接面完全贴合且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凸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片为平面对称结构,主要由长方形片和位于长方形片长边两侧的两凸起,两凸起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凸起为等腰梯形结构,其长底边为与长方形片连接的边;
所述牛腿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霈
申请(专利权)人:佩克建筑配件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