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渗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05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基岩层中的第一墙体,位于黏土层中的第二墙体,以及位于砂卵石层中的第三墙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利工程防渗墙形成在含有大孤石的冲洪积堆积的漂砂卵砾石层或泥质含漂砂卵砾石层的复杂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强度,在汛期来临之前能够对水利工程起到防渗加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防渗墙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防渗加固是处理病险水库大坝的主要工程措施,工程中常用的防渗加固技术主要包括灌浆防渗加固技术和防渗墙加固技术。防渗墙在施工之前,先在地面按要求构筑导墙,采用液压抓斗成槽,采用泥浆护壁保证槽体的稳定,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防渗墙。防渗墙具有结构可靠、防渗效果好、适应各类地层条件、施工简便以及造价低等优点。但当在复杂地质环境中下,例如地质多为冲洪积堆积的漂砂卵砾石层或泥质含漂砂卵砾石层,且多含大孤石等施工条件,防渗墙施工起来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需对大孤石进行破碎处理挖出后方可继续成槽施工,施工耗时耗力,施工效率降低,影响了工期,汛期前无法完成要求的时间节点,安全度汛更是成为一种奢望,也无法保证项目计划工期。因此,本领域中亟需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下防渗墙及其施工工艺,并且达到适用广泛、经济高效、施工简便的目标,是水利工程中防渗墙应用的重要施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以适用于含有大孤石的冲洪积堆积的漂砂卵砾石层或泥质含漂砂卵砾石层的复杂地质环境,在汛期来临之前能够对水利工程起到防渗加固的作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基岩层中的第一墙体,位于黏土层中的第二墙体,以及位于砂卵石层中的第三墙体。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所述砂卵石层为含有大孤石的漂砂卵砾石层或者泥质漂砂卵砾石层,所述黏土层为含砾粉质黏土层。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为一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形成在含有大孤石的冲洪积堆积的漂砂卵砾石层或泥质含漂砂卵砾石层的复杂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强度,在汛期来临之前能够对水利工程起到防渗加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实施例的水利工程防渗墙的划分多个槽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利工程防渗墙的施工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利工程防渗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0、起吊设备,20、冲击钻,30、抓斗,40、钢筋笼,50、导管,60、泵送设备,70、接头管,110、砂卵石层,111、导向槽,112、地平面,120、黏土层,130、基岩层,200、槽体,300、防渗墙,301、第一墙体,302、第二墙体,303、第三墙体,401、主孔,402、副孔,501、第一期槽段,502、第二期槽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含有大孤石的漂砂卵砾石层或者泥质漂砂卵砾石层的复杂地质环境。本技术实施例的复杂地质环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层的砂卵石层110、第二层的黏土层120和第三层的基岩层130。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请参考图1,在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槽段,在每个槽段内预设有间隔分布的主孔401和副孔402。例如:每个槽段设置有4个主孔401和3个副孔402。本步骤一中将所述若干槽段划分为位于两侧的第一期槽段501和位于两侧的第一期槽段501之间的第二期槽段502,先对两侧的第一期槽段501施工槽体后,再对第二期槽段502施工槽体。首先进行第一期槽段501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主孔401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再进行副孔402的钻进,最后劈进小墙形成槽体。此种分槽段施工方式,由于第二期槽段502的两侧的第一期槽段501均施工完成,因此,第二期槽段502的两侧形成了自由空间,因此能够降低第二期槽段502的施工难度。步骤二,请参考图2,在同一槽段内沿砂卵石层110的地平面112向下施工导向槽111;导向槽111的深度包括但不限于1.5米至2米。步骤三,请参考图2,在砂卵石层110中采用冲击钻20钻孔进行主孔401的第一层施工,直至主孔401达到黏土层120。本步骤三中,冲击钻20采用起重机等起吊设备10悬吊冲击钻20进行对砂卵石层110进行钻孔。步骤四,请参考图3,在黏土层120采用抓斗30抓取进行主孔401的第二层施工,直至主孔401达到基岩层130;步骤五,请参考图4,在基岩层130中采用冲击钻20钻孔进行主孔401的第三层施工,直至主孔401达到设计深度;步骤六,请参考图5,在同一槽段内的主孔401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孔内进行清孔换浆,并进行同一槽段内其他主孔401施工直至同一槽段内所有主孔401施工完毕;步骤七,请参考图5,当所有主孔401施工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副孔402的施工,使主孔401和副孔402相贯通以槽体200;步骤八,请参考图6和图7,在槽体200内下放钢筋笼40,通过导管50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渗墙300。可以采用泵送车等泵送设备50将商品混凝土通过导管50浇筑到钢筋笼40及槽体200中。请参考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的施工方法,在槽体200内下放钢筋笼40之前,在相邻导向槽111之间的同一槽段内的两侧施工接头孔,对接头孔的壁上泥浆进行清孔换浆,然后安装接头管70。其中接头管70为用于连接其他钢筋笼的构件。接头管70设置在接头孔内。请参考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的施工方法,所述防渗墙300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基岩层130中的第一墙体301,位于黏土层120中的第二墙体302,以及位于砂卵石层110中的第三墙体303。其中第一墙体301、第二墙体302和第三墙体303为一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所述砂卵石层110为含有大孤石的漂砂卵砾石层或者泥质漂砂卵砾石层,所述黏土层120为含砾粉质黏土层1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所述第一墙体301、第二墙体302和第三墙体303为一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及其施工方法,实现了在含有大孤石的冲洪积堆积的漂砂卵砾石层或泥质含漂砂卵砾石层的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防渗墙300工程施工,采用冲击钻20和抓斗30配合完成防渗墙300整个槽段的槽体200施工,提出了针对不同施工位置、不同的地质层采用不同的槽体200工艺,然后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渗墙300,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以汛期来临之前完成防渗墙300的施工,可最大限度地节省施工时间,为拦河闸修建期安全度汛赢得宝贵的时间,解决了复杂地质环境下防渗墙300施工质量问题难以保证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渗墙300形成在上述的复杂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提高了防渗墙300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强度,结构可靠性高、防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基岩层中的第一墙体,位于黏土层中的第二墙体,以及位于砂卵石层中的第三墙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渗墙,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位于基岩层中的第一墙体,位于黏土层中的第二墙体,以及位于砂卵石层中的第三墙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阔徐磊孙云飞陈家昊周宗博侯金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