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05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漏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漏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该系统各结构之间通过卡扣拼接的形式实现连接安装,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不受施工环境限制,对施工环境造成的破坏低,最大化的保护河流坡岸的自然生态环境,且普及化程度高;有效减缓岸边(鱼巢内)水流速度,形成较稳定的水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生息空间,减少水流对河岸土体的冲刷力度,降低对土体破坏,降低泥沙淤积,并能最大化地将水和土完全融合,提高护岸的使用寿命,及河流自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坡岸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河流系统是一种物种丰富、生产力较高的系统,包括河流干支流、河漫滩、河岸带微生境等,具有洪水调节、污染净化、气候调节、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然而近年来河流坡岸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河流坡岸生态系统修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各项生态学研究层出不穷,以2012年7月发刊的《生态学杂志》中《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一文为例,阐述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历史、理论、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实践及建议;生态修复理论的日益完善,为河流坡岸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现实问题是,由于河流水体流动,不可避免的会对两岸形成冲刷,造成沿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影响河流生态和河道的正常通航。为了降低泥沙冲刷,传统上一般采用混凝土和块石加固河流坡岸,形成硬质护岸,但混凝土形成的硬质护岸自身重量大,底部需要进行加固,虽然能减少河流对河岸冲刷,但施工量大,施工不便,且破坏周边环境;另外,由于混凝土护岸之间存在较大缝隙,来自河流或雨水的冲刷不可避免的会将缝隙中的土层、泥沙冲刷进河流,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为了解决泥沙冲刷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开始在混凝土的基础上使用土工布来稳定土层、泥沙,但这种形式导致了在墙背侧水土分离的状态,河流坡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基于上述问题,我司研发并申请了一种“装配式组合格栅生态支护体系”,该体系通过在河流坡岸的坡岸设置多个格栅受力体,改变河流坡岸土体的整体性及抗滑移能力,达到稳坡护岸的目的。但不断研发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该体系的着重点在于支护结构,而对河岸水土稳定、河岸生态循环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该支护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修复理论,我司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护岸系统,有效保持河流坡岸土体稳固,水土环境稳定,生态系统和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有效降低河流对沿岸土体冲刷,维护水土稳定,形成良性河流坡岸生态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其中: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装配式组合格栅生态支护体系,至少包括多个拼装件,所述拼装件插入土体相拼接从而构成将土壤围设的格栅单元;所述拼装件包括能够深入土体的受力桩、与所述受力桩相拼装的插接板以及实现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连接的卡扣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扣部至少包括卡扣部A和卡扣部B,所述卡扣部A与所述卡扣部B匹配设置,两者相互嵌套衔接,使所在的结构之间形成拼接结构。进一步的,在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中,所述卡扣部A设置在所述受力桩上部,所述卡扣部B设置在所述插接板上,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通过所述卡扣部A与所述卡扣部B实现拼接。基于上述体系,所述生态支护体系通过拼装件一个个插入土体内拼装成多个格栅单元,格栅单元中间可种植绿植,将生态与景观相结合;整个支护体系由多个受力桩和插接板拼装而成,施工方便、快速,造价低,无扰民,生态景观效果好,完全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设置于所述拼装件上部,至少包括板状结构的渗流板和设置所述渗流板上的渗流孔,其中,所述渗流板将进入渗流板区域的水流路径进行规划,部分经过渗流板表面直接进入水循环,部分经过渗流孔进入河流坡岸内部下渗,降低坡岸表面水流压力,减少坡岸表面泥沙冲刷、沉积;所述渗流孔内培植植物,以锁定土层、净化水质;所述渗流板与所述受力桩上部拼接,使得所述坡体表面渗流体系形成于河流坡岸坡面处。进一步的,所述渗流板上设置于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渗流板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实现拼接。进一步的,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的板状结构贴合河流坡岸坡面设置,其倾斜角度与坡面倾斜角度相同,实现快速泄流。基于上述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在河流坡岸土体表面形成一道水土防线,通过所述渗流板阻滞土层/泥沙,引导并规划水流路径,通过所述渗流孔的设置一方面引导部分水流路径,另一方面有效阻滞泥沙沉积,降低河道淤积;且可培植植物、放置沙石进行水质净化。所述消浪鱼巢体系至少包括三层消浪层,自水流向沿岸方向依次定义为一级消浪层、二级消浪层和三级消浪层;其中,所述一级消浪层至少为一层阻拦格栅,网格状阻拦格栅对水流杂质进行过滤,并进行对水流进行第一次消浪;所述二级消浪层位于所述一级消浪层和所述三级消浪层之间,至少包括消浪导流板组和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所述消浪导流板组通过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和下方的土体实现固定,水流经过所述一级消浪层后进入所述二级消浪层,通过所述二级消浪层的消浪,减缓水流速度,使得所述二级消浪层形成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降低对河流坡岸土体冲刷;所述三级消浪层设置于水流与沿岸接合处,至少具有泄水功能和实现水土联通功能的功能区,通过泄水功能降低水体和土体两面的水压力,通过水土联通功能实现水体与土体融通,有利于促进局部水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形成良性可自我维持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上设置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拼接。进一步的,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为格栅结构,格栅结构上培植有水生植物,其水生植物根须延伸入所述消浪导流板中,且与所述消浪导流板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相结合,形成水生生物繁衍、依附的生态鱼巢。进一步的,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与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的所述渗流板之间相邻,且位于所述渗流板下游,所述渗流板的水流和/或泥沙和/或土层经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的再次渗流沉降,水分流入河道,泥沙被阻滞,降低泥沙淤积。进一步的,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与所述插接板相同结构的所述卡扣部B,所述三级消浪层通过所述卡扣部B与所述受力桩拼接。进一步的,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有孔洞,一方面保障水流通畅和水土融通,另一方面提供水生生物的活动通道,保持生态稳定。进一步的,所述三级消浪层上设置有消浪板,通过所述消浪板实现对来自中土体和来自水体两面的水流的缓速,形成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基于上述体系,所述消浪鱼巢体系经过三层消浪层的层层减缓,水流临近土体时的速度,降低水流对沿岸土体的冲刷力度,降低减少泥沙淤积;同时,减缓水流进入所述消浪鱼巢体系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水流环境与消浪导流板固定件上形成的植被根系形成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各种生物(如鱼、虫)、微生物等的生存、繁衍,形成稳定的局部水域群落结构,符合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述坡体内部渗流体系用于实现对坡体内部的水流渗流的引导,该体系位于所述生态支护体系的所述插接板上,所述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其中:/n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装配式组合格栅生态支护体系,至少包括多个拼装件,所述拼装件插入土体相拼接从而构成将土壤围设的格栅单元;所述拼装件包括能够深入土体的受力桩、与所述受力桩相拼装的插接板以及实现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连接的卡扣部;/n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设置于所述拼装件上部,至少包括板状结构的渗流板和设置所述渗流板上的渗流孔;所述渗流板与所述受力桩上部拼接,使得所述坡体表面渗流体系形成于河流坡岸坡面处;/n所述消浪鱼巢体系至少包括三层消浪层,自水流向沿岸方向依次定义为一级消浪层、二级消浪层和三级消浪层;其中,所述一级消浪层至少为一层阻拦格栅;所述二级消浪层位于所述一级消浪层和所述三级消浪层之间,至少包括消浪导流板组和位于其上方的消浪导流板固定件,所述消浪导流板组通过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和下方的土体实现固定;所述三级消浪层设置于水流与沿岸接合处,至少具有泄水功能和实现水土联通功能的功能区;/n所述坡体内部渗流体系位于所述生态支护体系的所述插接板上,所述插接板上设置若干导流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生态修复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四部分的维护体系,分别为生态支护体系、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消浪鱼巢体系及坡体内部渗流体系均以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基础设置,其中:
所述生态支护体系为装配式组合格栅生态支护体系,至少包括多个拼装件,所述拼装件插入土体相拼接从而构成将土壤围设的格栅单元;所述拼装件包括能够深入土体的受力桩、与所述受力桩相拼装的插接板以及实现所述受力桩与所述插接板连接的卡扣部;
所述坡体表层渗流体系设置于所述拼装件上部,至少包括板状结构的渗流板和设置所述渗流板上的渗流孔;所述渗流板与所述受力桩上部拼接,使得所述坡体表面渗流体系形成于河流坡岸坡面处;
所述消浪鱼巢体系至少包括三层消浪层,自水流向沿岸方向依次定义为一级消浪层、二级消浪层和三级消浪层;其中,所述一级消浪层至少为一层阻拦格栅;所述二级消浪层位于所述一级消浪层和所述三级消浪层之间,至少包括消浪导流板组和位于其上方的消浪导流板固定件,所述消浪导流板组通过所述消浪导流板固定件和下方的土体实现固定;所述三级消浪层设置于水流与沿岸接合处,至少具有泄水功能和实现水土联通功能的功能区;
所述坡体内部渗流体系位于所述生态支护体系的所述插接板上,所述插接板上设置若干导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至少包括卡扣部A和卡扣部B,所述卡扣部A与所述卡扣部B匹配设置,其中,所述卡扣部A设置在所述受力桩上部,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所述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李云中刘冠李凌峰孙亮陈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