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010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包括:自来水总接(61)、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第三水管(23)、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褶皱门帘(4)、风机系统、洗衣粉盒,其特征在于:自来水总接(61)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自来水总接(61)的另外一端通过一个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后从三个出口流出,三个出口分别与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和第三水管(23)相连,其中第一水管(21)与风机系统相连,第二水管(22)与洗衣粉盒上部相连,洗衣粉盒下部通过管道与工作筒(3)相连,第三水管(23)与褶皱门帘(4)的上端相连,工作桶底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的下方连接有提篮式过滤器(5),提篮式过滤器(5)的下方连接有排污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
本技术属于洗衣机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洗衣机自清洁系统功能单一,尤其是滚筒洗衣机的褶皱门帘上特别容易积累灰尘,且灰尘积累在门帘的褶皱中难于清洗。同时,针对带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通常会用到风机,在风管中会积累毛絮或者灰尘,也比较难清理且目前风机没有清洗装置,风机叶片积尘,会降低风量,叶片上的毛絮在电热管高温下容易起火,所以采用常规的洗衣机的清洁系统,通常只能将工作筒体内部冲刷清洗,但是却无法对工作筒以外的其他部位进行清洗,这就会导致洗衣机中有很多卫生死角,而这些卫生死角会污染清洗干净的衣物,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多功能的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不但能够清洗工作筒内部,同时还能对洗衣机的其他部位进行处理,比如对工作筒体外侧的褶皱门帘进行清洗,以及对通风管道进行清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洗衣机的系统中存在脏污影响衣物的清洁度、以及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从自来水总接接入外部自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包括:自来水总接(61)、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第三水管(23)、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褶皱门帘(4)、风机系统、洗衣粉盒,其特征在于:自来水总接(61)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自来水总接(61)的另外一端通过一个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后从三个出口流出,三个出口分别与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和第三水管(23)相连,其中第一水管(21)与风机系统相连,第二水管(22)与洗衣粉盒上部相连,洗衣粉盒下部通过管道与工作筒(3)相连,第三水管(23)与褶皱门帘(4)的上端相连,工作桶底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的下方连接有提篮式过滤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包括:自来水总接(61)、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第三水管(23)、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褶皱门帘(4)、风机系统、洗衣粉盒,其特征在于:自来水总接(61)的一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自来水总接(61)的另外一端通过一个自来水进水分配器(611)后从三个出口流出,三个出口分别与第一水管(21)、第二水管(22)和第三水管(23)相连,其中第一水管(21)与风机系统相连,第二水管(22)与洗衣粉盒上部相连,洗衣粉盒下部通过管道与工作筒(3)相连,第三水管(23)与褶皱门帘(4)的上端相连,工作桶底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的下方连接有提篮式过滤器(5),提篮式过滤器(5)的下方连接有排污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水管(21)上设置第四电磁阀(65),在第二水管(22)上设置第二电磁阀(63),在第三水管(23)上设置第一电磁阀(62),且第一电磁阀(62)、第二电磁阀(63)和第四电磁阀(65)属于常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洗衣粉盒下部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64),第三电磁阀(64)为常闭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风机系统包括风机外壳(11)、进风管(12)、波纹管(13)和后盖风管弯头(14),其中风机外壳(11)的出风口与进风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国春谢清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