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794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问题】以更合适的方式使用定向波束来实现无线通信。【方案】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每个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执行无线通信;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天线元件的姿势;和控制单元,将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至少一个无线信号的状态设置为基准状态,并根据从基准状态的姿势变化控制使用定向光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于称为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的通信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大约700MHz至3.5GHz的超高频的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主要用于通信。此外,在如上所述的通信标准中使用超高频的通信中,通过采用所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除了直达波之外,还可以使用反射波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以即使在衰落的环境中也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由于在MIMO中使用了多个天线,因此还研究了用于诸如智能电话等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以更合适的方式来布置多个天线的各种方法。此外,近年来,已经在遵循LTE/LTE-A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上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已经研究了使用使用具有诸如28GHz或39GHz之类的称为毫米波的频率的无线电信号(以下也简称为“毫米波”)的通信。通常,毫米波具有相对大的空间衰减,使得在毫米波用于通信的情况下,存在要求具有高增益的天线的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已经研究了通过利用所谓的波束形成技术来形成定向波束来将定向波束用于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非专利文献1特别公开了关于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的作为对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研究的内容。引文列表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SatoshiSuyama等,“5G多天线技术”,NTTDOCOMO技术期刊,第23卷,第4期,2016年,第30-39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在通过波束形成技术形成定向波束的情况下,波束宽度受到限制,并且经由彼此不同的波束的通信因此在空间上分离。因此,在根据终端设备的姿势的变化而使从终端设备朝向基站的方向性波束指向与基站不同的方向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被限制,并且,可以假设通信断开的情况。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能够以更合适的方式使用定向波束来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执行无线通信;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天线元件的姿势;和控制单元,将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状态设置为基准状态,并根据从基准状态的姿势变化控制使用定向波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获取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姿势的检测结果;和控制单元,设置能够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状态作为基准状态,并且根据姿势相对于基准状态的变化来控制使用定向波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进行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进行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姿势的检测结果;和将能够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状态设置为基准状态,并根据所述姿势相对于基准状态的变化,控制使用定向波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以更合适的方式使用定向波束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注意,上述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与上述效果一起或代替上述效果来实现本说明书中阐述的任何效果或可以从本说明书中领会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4是示出在非独立(NSA)中假设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配置的示例的图。图5是用于描述第五代(5G)中的单元布局设计的示例的概况的说明图。图6是用于描述初始接入过程的概述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SS块的示意性结构的示例的图。图8是用于描述基站向小区中的终端设备通知新的无线电主信息块(NR-MIB)的概述的说明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SS块的准共址(QCL)和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的图。图10是示出4步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的流程的示意性序列图。图11是用于描述4步RACH过程的概述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从SS块到RACH发送时机(RO)的映射的想法的概述的图。图13是图示从SS块到RO的映射的另一种想法的概述的图。图14是用于描述4步RACH的一系列流程的说明图。图15是用于描述波束管理过程的概述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描述与在连接模式下的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有关的过程的概述的说明图。图17是用于描述与在连接模式下的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有关的过程的概述的说明图。图18是用于描述BPL的波束方向改变的情况的示例的说明图。图19是用于描述BPL的波束方向改变的情况的另一示例的说明图。图2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基本原理的说明图。图2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基本原理的说明图。图2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的基本原理的说明图。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与由终端设备进行的与基站的通信的控制有关的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2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与由终端设备进行的与基站的通信的控制有关的处理流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图2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与由终端设备进行的与基站的通信的控制有关的处理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26是示出在NSA中直到终端设备转换到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为止的状态转换图的示例的图。图27是示出SA中直到终端设备转换到RRC连接状态为止的状态转换图的示例的图。图28是示出无竞争随机接入(CFRA)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性序列图。图29是示出配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配置示例的功能框图。图30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应用示例的说明图。图3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应用示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配置的组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注意,将以以下顺序给出描述。1、配置示例1.1、系统配置的示例1.2、基站的配置示例1.3、终端设备的配置示例2、假设使用毫米波的通信概述3、技术问题4、技术特征4.1、基本原理4.2、处理4.3、变型5、硬件配置6、应用示例6.1、应用示例1:另一通信设备的应用示例6.2、应用示例2:基于其他通信标准的通信的应用示例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n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执行无线通信;/n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天线元件的姿势;和/n控制单元,将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状态设置为基准状态,并根据从基准状态的姿势变化控制使用定向光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1 US 62/608,955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被配置为能够控制定向波束的方向并使用该定向波束执行无线通信;
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天线元件的姿势;和
控制单元,将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接收至少从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状态设置为基准状态,并根据从基准状态的姿势变化控制使用定向光束与基站的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具备使用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的定向波束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天线元件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并且
控制单元根据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姿势的变化,在该多个天线元件中选择性地切换用于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已经在多个天线元件中切换了用于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元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切换之后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状态来控制由所述天线元件形成的定向波束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姿势的变化来控制由所述天线元件形成的定向波束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天线元件中的至少部分被配置为可移动天线元件,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姿势的变化来控制所述可动天线元件的位置或姿势中的至少一个,来控制由所述可动天线元件形成的定向波束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基准状态是从所述基站使用定向波束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功率为等于或大于阈值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基准状态是能够接收使用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为一个单位针对每个定向波束从所述基站发送的信号块的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山隆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