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和无线信号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941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和无线信号接收机,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信号衰减网络包括包括电阻衰减网络和补偿电容。电阻衰减网络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第一电阻网络、第二电阻网络和第三电阻网络。第一差分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衰减网络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一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二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三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一电阻网络和第二电阻网络之间。补偿电容耦合用于对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做补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降低电阻衰减网络中寄生电容的影响,提高信号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和无线信号接收机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和无线信号接收机。
技术介绍
衰减器广泛的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主要用于调整信号的大小。常见的衰减器为电阻衰减网络,例如π型电阻衰减网络和T型电阻衰减网络。其中,图1所示为一种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π型电阻衰减网络包括差分输入端Vip和Vin、差分输出端Vop和Von、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其中,电阻R1耦合在Vip和Vop之间,电阻R2耦合在Vin和Von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串联、耦合在Vip和Vin之间,电阻R5和电阻R6串联、耦合在Vop和Von之间,电容C1和电容C2为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图2所示为一种T型电阻衰减网络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T型电阻衰减网络包括差分输入端Vip和Vin、差分输出端Vop和Von、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其中,电阻R1和电阻R2经由节点1串联、耦合在Vip和Vop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经由节点2串联、耦合在Vin和Von之间,电阻R5和电阻R6串联、耦合在节点1和节点2之间,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为T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然而,对于电阻衰减网络来说,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导致随着电阻衰减网络处理的信号的带宽的增大,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的可调节范围在降低。如图3所示为图1所示的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的可调节范围和能够处理的信号的带宽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如图1所示的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为-20dB时,可以处理得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2GHz~2GHz。而当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为-30dB时,可以处理得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2GHz~A2GHz。当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进一步增大时,例如π型电阻衰减网络的增益为-40dB时,可以处理得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2GHz~A1GHz。其中,A1<A2<2。综上所述,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电阻衰减网络无法实现对宽带信号的高动态范围调节,信号处理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和无线信号接收机,有助于实现对宽带信号的高动态范围调节,提高信号处理性能。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衰减网络,包括电阻衰减网络和与所述电阻衰减网络相耦合的补偿电容。所述电阻衰减网络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第一电阻网络、第二电阻网络和第三电阻网络。第一差分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衰减网络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一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二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三电阻网络耦合在第一电阻网络和第二电阻网络之间。补偿电容耦合在第一电阻网络和第二电阻网络之间,用于对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做补偿。可选地,所述补偿电容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交叉电容。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电阻衰减网络中引入了对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做补偿的补偿电容,因而有助于降低电阻衰减网络中寄生电容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信号衰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宽带信号的高动态范围调节,提高信号处理能力。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阻网络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网络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网络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串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耦合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简化电阻衰减网络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阻网络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网络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网络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且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经由第一节点相串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耦合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经由第二节点相串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耦合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且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简化电阻衰减网络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补偿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二电容耦合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简化补偿电容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补偿电容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三电容耦合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节点之间。第四电容耦合在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节点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简化补偿电容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补偿电容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第五电容耦合在第二节点和第一输出端之间。第六电容耦合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输出端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简化补偿电容的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衰减网络还包括接地电容。接地电容耦合至第三电阻网络的共模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消除第一差分输出端输出的差分信号中的正相(positive)信号和负相(negative)信号的不平衡。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信号接收机,包括单端转差分电路、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信号衰减网络和差分放大器。单端转差分电路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第一差分信号,并将第一差分信号输入到信号衰减网络。信号衰减网络用于对第一差分信号进行衰减,得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第二差分信号输入到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用于对第二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第三差分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机由于采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信号衰减网络,因而有助于降低寄生电容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高无线信号接收机的动态调节范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无线信号接收机还包括用于共模抑制的缓冲器。缓冲器用于对第三差分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差分信号。通过在无线信号接收机中引入用于共模抑制的缓冲器,有助于消除差分信号的中的positive信号和negative信号的不平衡。当将无线信号接收机应用于电视调谐器中时,有助于提高对电视调谐器中模数转换器动态范围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电视调谐器输出的信号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差分放大器和缓冲器被集成在同一个器件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无线信号接收机的集成度。为了简化实现方式,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缓冲器包括第二差分输入端、第二差分输出端、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二差分输入端包括第三输入端和第四输入端。第二差分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第七电容耦合在第三输入端和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第八电容耦合在第四输入端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第九电容耦合在第四输入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第十电容耦合在第三输入端和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耦合至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并耦合至电压源。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耦合至第三输出端。第四晶体管的漏极耦合至第四输出端。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衰减网络包括电阻衰减网络和与所述电阻衰减网络相耦合的补偿电容;/n所述电阻衰减网络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第一电阻网络、第二电阻网络和第三电阻网络;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n所述第一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和所述第二电阻网络之间;/n所述补偿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和所述第二电阻网络之间,用于对所述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做补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衰减网络包括电阻衰减网络和与所述电阻衰减网络相耦合的补偿电容;
所述电阻衰减网络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端、第一差分输出端、第一电阻网络、第二电阻网络和第三电阻网络;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差分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阻网络耦合在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和所述第二电阻网络之间;
所述补偿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和所述第二电阻网络之间,用于对所述电阻衰减网络的寄生电容做补偿。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网络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网络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且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串联。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网络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网络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网络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经由第一节点相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耦合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经由第二节点相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耦合在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且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串联。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在于,所述补偿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在于,所述补偿电容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耦合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节点之间。


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容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五电容耦合在第二节点和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六电容耦合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衰减网络还包括接地电容;
所述接地电容耦合至所述第三电阻网络的共模点。


一种无线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端转差分电路、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信号衰减网络和差分放大器;
所述单端转差分电路,用于将无线信号转换为第一差分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输入到所述信号衰减网络;
所述信号衰减网络,用于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进行衰减,得到第二差分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输入到所述差分放大器;
所述差分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斌莫秉轩张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