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75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包括管道、第一伴热带和第二伴热带,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均呈弧形结构,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相对布置在管道两侧并沿管道轴向延伸;第一伴热带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安装套两端均设有向第二伴热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台;第二伴热带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安装套,第二安装套两端均设有向第一伴热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外部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套、第二安装套,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加热效率,并提供伴热带的伴热温度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安装套两端设置第一连接台、第二安装套两端设置第二连接台,方便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伴热带
,尤其涉及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
技术介绍
电伴热带是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其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应用领域以来,广泛应用于液态物体在管道中输送和罐体的防冻保温、维持工艺温度、加热公路、坡道、人行横道、屋檐及地板等。传统的管道用电伴热带使用时通过固定带将电伴热带与管道固定,连接稳定性不高,电伴热带往往会出现跑偏晃动等情况,影响电伴热带的工作效果,保温效果较差,电伴热带的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包括管道、第一伴热带和第二伴热带,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均呈弧形结构,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相对布置在管道两侧并沿管道轴向延伸,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的内弧面均与管道外壁贴合;第一伴热带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安装套两端均设有向第二伴热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台,第一连接台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第二伴热带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安装套,第二安装套两端均设有向第一伴热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台,第二连接台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第二装配孔分别与多个第一装配孔一一对应连通并且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通过螺丝连接。优选的,第一安装套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安装套沿管道轴向间隔布置。优选的,第二安装套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安装套沿管道轴向间隔布置。优选的,第一安装套两端分别包裹第一伴热带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外壁贴合。优选的,第二安装套两端分别包裹第二伴热带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外壁贴合。优选的,第一伴热带包括第一导线、第一内护套绝缘层、第一发热层、第一外护套层、第一金属屏蔽层、第一加强护套层,第一导线呈弧形结构,第一导线外包裹有第一内绝缘层;第一内护套绝缘层、第一发热层、第一外护套层、第一金属屏蔽层、第一加强护套层依次包裹在第一内绝缘层外部,第一外护套层的内弧侧靠近第一金属屏蔽层一面呈波纹状,第一金属屏蔽层的内弧侧靠近第一外护套层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一金属屏蔽层与第一外护套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导热腔,第一导热腔内填充有第一导热层。优选的,第一外护套层的外弧侧靠近第一金属屏蔽层一面呈波纹状,第一金属屏蔽层的外弧侧靠近第一外护套层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一金属屏蔽层与第一外护套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隔热腔,第一隔热腔内填充有第一隔热层。优选的,第二伴热带包括第二导线、第二内护套绝缘层、第二发热层、第二外护套层、第二金属屏蔽层、第二加强护套层,第二导线呈弧形结构,第二导线外包裹有第二内绝缘层;第二内护套绝缘层、第二发热层、第二外护套层、第二金属屏蔽层、第二加强护套层依次包裹在第二内绝缘层外部,第二外护套层的内弧侧靠近第二金属屏蔽层一面呈波纹状,第二金属屏蔽层的内弧侧靠近第二外护套层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二金属屏蔽层与第二外护套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二导热腔,第二导热腔内填充有第二导热层。优选的,第二外护套层的外弧侧靠近第二金属屏蔽层一面呈波纹状,第二金属屏蔽层的外弧侧靠近第二外护套层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二金属屏蔽层与第二外护套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二隔热腔,第二隔热腔内填充有第二隔热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呈弧形结构,能够与管道外壁贴服,提高加热面积并提高加热速度;在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外部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套、第二安装套,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加热效率,并提供伴热带的伴热温度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安装套两端设置第一连接台、第二安装套两端设置第二连接台,方便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的安装,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安装结构稳定,第一伴热带、第二伴热带不会出现跑偏或晃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包括管道1、第一伴热带2和第二伴热带3,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均呈弧形结构,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相对布置在管道1两侧并沿管道1轴向延伸,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的内弧面均与管道1外壁贴合。第一伴热带2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多个沿管道1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套4,第一安装套4两端分别包裹第一伴热带2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1外壁贴合,第一安装套4两端均设有向第二伴热带3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台5,第一连接台5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第二伴热带3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多个沿管道1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安装套6,第二安装套6两端分别包裹第二伴热带3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1外壁贴合,第二安装套6两端均设有向第一伴热带2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台7,第二连接台7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第二装配孔分别与多个第一装配孔一一对应连通并且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通过螺丝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呈弧形结构,能够与管道1外壁贴服,提高加热面积并提高加热速度;在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外部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套4、第二安装套6,能够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加热效率,并提供伴热带的伴热温度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安装套4两端设置第一连接台5、第二安装套6两端设置第二连接台7,方便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的安装,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安装结构稳定,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不会出现跑偏或晃动的情况。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伴热带2包括第一导线21、第一内护套绝缘层22、第一发热层23、第一外护套层24、第一金属屏蔽层25、第一加强护套层26。第一导线21呈弧形结构,第一导线21外包裹有第一内绝缘层27,第一内护套绝缘层22、第一发热层23、第一外护套层24、第一金属屏蔽层25、第一加强护套层26依次包裹在第一内绝缘层27外部。进一步的,第一外护套层24的内弧侧靠近第一金属屏蔽层25一面呈波纹状,第一金属屏蔽层25的内弧侧靠近第一外护套层24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一金属屏蔽层25与第一外护套层24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导热腔,第一导热腔内填充有第一导热层28。进一步的,第一外护套层24的外弧侧靠近第一金属屏蔽层25一面呈波纹状,第一金属屏蔽层25的外弧侧靠近第一外护套层24一面呈波纹状并且第一金属屏蔽层25与第一外护套层24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隔热腔,第一隔热腔内填充有第一隔热层29。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伴热带2内设置波纹状的第一导热层28、第一隔热层29,提高向内侧的导热速度并减慢向外的传热速度。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伴热带3包括第二导线31、第二内护套绝缘层32、第二发热层33、第二外护套层34、第二金属屏蔽层35、第二加强护套层36。第二导线31呈弧形结构,第二导线31外包裹有第二内绝缘层37,第二内护套绝缘层32、第二发热层33、第二外护套层34、第二金属屏蔽层35、第二加强护套层36依次包裹在第二内绝缘层37外部。进一步的,第二外护套层34的内弧侧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第一伴热带(2)和第二伴热带(3),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均呈弧形结构,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相对布置在管道(1)两侧并沿管道(1)轴向延伸,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的内弧面均与管道(1)外壁贴合;/n第一伴热带(2)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安装套(4),第一安装套(4)两端均设有向第二伴热带(3)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台(5),第一连接台(5)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n第二伴热带(3)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安装套(6),第二安装套(6)两端均设有向第一伴热带(2)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台(7),第二连接台(7)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第二装配孔分别与多个第一装配孔一一对应连通并且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通过螺丝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第一伴热带(2)和第二伴热带(3),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均呈弧形结构,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相对布置在管道(1)两侧并沿管道(1)轴向延伸,第一伴热带(2)、第二伴热带(3)的内弧面均与管道(1)外壁贴合;
第一伴热带(2)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安装套(4),第一安装套(4)两端均设有向第二伴热带(3)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台(5),第一连接台(5)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装配孔;
第二伴热带(3)外弧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二安装套(6),第二安装套(6)两端均设有向第一伴热带(2)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台(7),第二连接台(7)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第二装配孔分别与多个第一装配孔一一对应连通并且第二装配孔与第一装配孔通过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套(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安装套(4)沿管道(1)轴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套(6)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安装套(6)沿管道(1)轴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套(4)两端分别包裹第一伴热带(2)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1)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套(6)两端分别包裹第二伴热带(3)两端后向内延伸与管道(1)外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一伴热带(2)包括第一导线(21)、第一内护套绝缘层(22)、第一发热层(23)、第一外护套层(24)、第一金属屏蔽层(25)、第一加强护套层(26),第一导线(21)呈弧形结构,第一导线(21)外包裹有第一内绝缘层(27);第一内护套绝缘层(22)、第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贻连卜基峰姚月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