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744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容器由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隔膜、填充物组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容器
,特别涉及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生产生巨大的威胁,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高效的可再生能量转化和存储装置的开发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但是由于其在时间与空间的不连续性与不均匀性,电能转化与存储的效率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构建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能量存储装置以实现间歇性可再生能量存储仍然是当今最大的挑战之一。锂离子电容器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结合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因此同时具备了双电层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和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势,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以及循环寿命长、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锂离子电容器的用途广泛。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对锂离子电容器进行研究与开发,然而如何简单制备出电容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且具有稳定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却成为限制锂离子电容器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锂离子电容器同时具有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的储能机理,因此需要分别来设计合成所需的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材料。研究发现,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容器材料,它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无间隙锥形能带结构,且其理论比表面积、导电率以及杨氏模量分别高达2630m2·g-1、200S·m-1、1.0TPa,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活性材料并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由于石墨烯片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键和范德华力,导致其容易发生团聚或堆叠,从而大幅度减小该材料的比表面积并且严重损害其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专利CN201210096513.8公开了石墨烯/二氧化锰薄膜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包括:(1)将氧化石墨分散到超纯水中,超声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水合肼和氨水作为还原剂,然后搅拌,再于90~100℃保温1~2h,得到石墨烯粉体;(2)将锰盐分散在异丙醇溶液中,超声后于80-85℃冷凝回流,得到二氧化锰粉体;(3)将上述石墨烯粉体分散到超纯水中,配制成石墨烯分散液;将二氧化锰粉体分散到超纯水中,得到二氧化锰分散液;最后将上述的石墨烯分散液和二氧化锰分散液依次分层抽滤,即得;专利CN201710446973.1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锰/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烯纸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将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液中,采用蒸发溶剂成膜的方法制备出石墨烯-PVDF柔性膜电极,并采用两步电沉积工艺把碳纳米管和氧化锰直接修饰到该柔性电极表面,制备出具有高电容的碳纳米管-氧化锰/石墨烯-PVDF柔性电极;专利CN201510749502.9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测试的方法,首先制备离子液体修饰电极,然后利用恒电位法在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表面依次电沉积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材料,得到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碳糊电极,用所述的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法对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进行测试。但电容性能和稳定循环性能仍旧不理想。因此,目前研究者采用构造3D结构的立体石墨烯来解决石墨烯团聚问题,并且通过对3D石墨烯进行多孔结构设计以及复合MnO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容性能,快速简单地制备出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材料,从而得到电容性能好、安全且具有稳定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容器,并应用于能源储能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以便制备电容性能好且具有稳定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容器,实现对传统储能器件的取代和补充,并且具有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化批量制备和生产,并可将其应用于能源储能领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由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隔膜、填充物组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基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取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聚偏氟乙烯)溶于NMP(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并超声处理后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均匀地涂在铝箔上,经真空干燥,得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2)制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取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溶于NMP中,搅拌并超声处理后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均匀地涂在铜箔上,经真空干燥,得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3)制备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在无水无氧、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完成锂离子电容器的组装,依次组装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隔膜、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及填充物,再滴加有机电解液,最后进行封装,得3D石墨烯-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步骤中按质量比计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PVDF的用量比为8: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1)中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PVDF、NMP的固液比为1:1.5。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步骤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2h。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步骤中按质量比计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PVDF的用量比为8:1:1。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步骤2)中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PVDF、NMP的固液比为1:1.5。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步骤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2h。所述无水无氧的条件为:水氧指标<1ppm。所述有机电解液为1MLiPF6的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甲酯混合液;其中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甲酯的质量比为1:1:1。所述多孔3D石墨烯,其合成方法为:(1)将过氧化氢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并超声处理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前述所得混合溶液加热到100℃,保温搅拌6h,离心清洗后,于6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多孔氧化石墨烯;(2)将多孔氧化石墨烯、抗坏血酸和氢氧化钠加入到水中,经室温搅拌1h、超声处理1h后,将所得物转移至反应釜中,置于烘箱中水热反应,经离心清洗后,于60℃条件下真空干燥12h,得多孔3D石墨烯。进一步地,所述多孔3D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中按体积比计过氧化氢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1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由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隔膜、填充物组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由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隔膜、填充物组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所述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为主料,经水热反应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取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和PVDF溶于NMP中,搅拌并超声处理后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均匀地涂在铝箔上,经真空干燥,得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
2)制备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取多孔3D石墨烯/MnO、导电炭黑和PVDF溶于NMP中,搅拌并超声处理后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均匀地涂在铜箔上,经真空干燥,得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
3)制备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在无水无氧、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完成锂离子电容器的组装,依次组装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隔膜、多孔3D石墨烯/MnO负极电极片以及填充物,再滴加有机电解液,最后进行封装,得3D石墨烯-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步骤中按质量比计多孔3D石墨烯、导电炭黑、PVDF的用量比为8: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多孔3D石墨烯正极电极片步骤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温度100℃,时间1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石墨烯@MnO锂离子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刘江涛石斌陈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