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春蓉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434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包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包括圆台型筒体和设置于圆台型筒体尖端的收紧套,圆台型筒体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圆台型筒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且每组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滑轮,且多个滑轮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同一个转环,转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轴,圆轴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覆膜盘,覆膜盘的两侧均设置有多组限位滚珠,圆轴的外侧一端活动套接有限位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缆芯穿出收紧套后可将缆芯逐渐收紧在一起,覆膜盘在缆芯外侧进行均速缠绕,可将包覆膜均匀包覆在缆芯外侧,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了覆膜质量和覆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包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增长,各领域对电线电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在已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173263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包覆装置,包括一卷合模具,卷合模具包括一入线端和一出线孔,于出线孔设置一可改变该出线孔的孔径的模孔模具,设有调节装置,可快速更换导线套,减免传统需更换整一模具的繁杂工序,保证正常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还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来控制调节螺丝,无需人工监控,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卷合模具整体呈一圆锥喇叭形,利于引导电线电缆对正,提高了配合精度,又避免了产品产生褶皱等现象,从整体上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增强竞争。但是,现有的电线电缆包覆设备大多不便有效的将多根缆芯收紧在一起,且不便高效的为其实施覆膜处理,覆膜速率和厚度不易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包括圆台型筒体(1)和设置于圆台型筒体(1)尖端的收紧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型筒体(1)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圆台型筒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4),且每组支架(4)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滑轮(5),且多个滑轮(5)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同一个转环(6),所述转环(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轴(7),所述圆轴(7)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覆膜盘(8),所述覆膜盘(8)的两侧均设置有多组限位滚珠(9),所述圆轴(7)的外侧一端活动套接有限位套(10),所述限位套(10)的外侧和圆轴(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轴(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包括圆台型筒体(1)和设置于圆台型筒体(1)尖端的收紧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型筒体(1)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圆台型筒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架(4),且每组支架(4)上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滑轮(5),且多个滑轮(5)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同一个转环(6),所述转环(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轴(7),所述圆轴(7)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覆膜盘(8),所述覆膜盘(8)的两侧均设置有多组限位滚珠(9),所述圆轴(7)的外侧一端活动套接有限位套(10),所述限位套(10)的外侧和圆轴(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轴(11),所述限位滚珠(9)转动套接于相对应的定位轴(11)的外侧,且多组限位滚珠(9)均与覆膜盘(8)的外侧活动抵接,所述圆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外侧螺纹套接有螺母(13),所述螺母(13)的外侧与限位套(10)的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27),所述齿轮(27)与转环(6)的外侧相啮合,所述收紧套(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收紧卡箍(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6)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条(14),所述齿轮(27)与齿条(1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分芯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蓉
申请(专利权)人:董春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