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天凤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65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包括底板和第二传动单元;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橡胶块,且橡胶块上设有支板,支板的表面设有数控铣床,且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单元,且底板的底面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动单元对应的移动单元,且底板的底面的另一端设有转向单元;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蜗杆、蜗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二电机设于底板的表面,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底板,所述蜗轮设于传动轴的另一端,且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本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可以实现自动移动,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降低了人工失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
本技术涉及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
技术介绍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是一种加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等都是在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都离不开铣削方式,而由于数控铣床比较沉重,且内部零件结构复杂,在进行移动时极为不便,现有的大多的移动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移动,耗费了人力,且效率较低,容易损坏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可以实现自动移动,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降低了人工失误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包括底板和第二传动单元;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橡胶块,且橡胶块上设有支板,支板的表面设有数控铣床,且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单元,且底板的底面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动单元对应的移动单元,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第二传动单元(5);/n底板(1):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橡胶块(2),且橡胶块(2)上设有支板(3),支板(3)的表面设有数控铣床(31),且底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单元(4),且底板(1)的底面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动单元(4)对应的移动单元(8),且底板(1)的底面的另一端设有转向单元(7);/n第二传动单元(5):所述第二传动单元(5)包括第二电机(51)、蜗杆(52)、蜗轮(53)和传动轴(54),所述第二电机(51)设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蜗杆(5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第二传动单元(5);
底板(1):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橡胶块(2),且橡胶块(2)上设有支板(3),支板(3)的表面设有数控铣床(31),且底板(1)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单元(4),且底板(1)的底面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动单元(4)对应的移动单元(8),且底板(1)的底面的另一端设有转向单元(7);
第二传动单元(5):所述第二传动单元(5)包括第二电机(51)、蜗杆(52)、蜗轮(53)和传动轴(54),所述第二电机(51)设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蜗杆(5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54)的一端穿过底板(1),所述蜗轮(53)设于传动轴(54)的另一端,且蜗轮(53)与蜗杆(52)相互啮合;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32),所述PLC控制器(32)设于支板(3)的一端,PLC控制器(3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且PLC控制器(32)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4)包括第一电机(41)、主锥齿轮(42)、转轴(43)和副锥齿轮(44),所述第一电机(41)设于底板(1)的表面,所述主锥齿轮(42)设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所述转轴(43)的一端穿过底板(1),所述副锥齿轮(44)设于转轴(43)的另一端,且副锥齿轮(44)与主锥齿轮(42)相互啮合,且第一电机(41)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凤
申请(专利权)人:梁天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