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661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综合管廊通风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事故分区为两个防火分区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个通风单元包括两个防火分区、三个防火门,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进风机和排风机;在通风单元顶部设有进风管和排风管,进风管与进风机相连,进风管上间隔均布有多个进风口,进风口上设有进风调节阀,排风管与排风机相连,排风管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排风调节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当任一防火分区发生事故时,通过控制各防火门、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进行事故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每个防火分区均能各自形成闭合通风区间,每个防火分区均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故分区,不牵扯其他防火分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综合管廊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综合管廊的通风单元长度一般与防火分隔间距长度保持一致,即不超过200米,无防火分隔要求的舱室一般与有防火分隔舱室的通风单元长度保持一致。通风单元的长度决定了通风节点的数量和出地面风亭的数量以及风机数量。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弊端:(1)一个通风单元长度,即不大于200米就有两座出地面风亭,大量占用道路面积,影响了道路景观和车辆及行人视觉;(2)一个通风单元长度,即不大于200米就有两个通风节点,使综合管廊标准段占比下降,综合管廊造价高;(3)对于使用风机的舱室,一个通风单元长度,即不大于200米就需要两个风机,设备成本高;(4)综合管廊在跨河或跨大型交叉路口等超过200米的情况,出地面风亭间距只能大于200米,则通风单元需大于200米,即防火分隔间距大于200,这是违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GB50838-2015第7.1.6条要求的。现有以两个防火分区为一个通风单元的专利,但是在该专利中,可控常开防火门必须为常开状态,才能保证整个通风单元通风。且在该专利中,当任意一个防火分区出现火灾,火灾熄灭后,需要动用两个防火分区才能排出浓烟,也就是说,浓烟会扩散至两个防火分区,两个防火分区为一个事故区域,扩大了事故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事故分区为两个防火分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包括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第一进风井、第一排风井、第二进风井和第二排风井;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和天然气舱通风系统均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通风单元,一个通风单元包括两个相连的防火分区,分别为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之间设有第二防火分隔,第一防火分隔、第二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上分别设有第一防火门、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进风机房和排风机房,进风机房内设有进风机,排风机房内设有排风机;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分别与第一进风井相连通,第一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进风亭,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分别与第一排风井相连通,第一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排风亭;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与第二进风井相连通,第二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进风亭,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与第二排风井相连通,第二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排风亭;在通风单元顶部通长设有进风管和排风管,进风管与进风机相连,进风管上间隔均布有多个进风口,进风口上设有进风调节阀,排风管与排风机相连,排风管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排风调节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进风机上设有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上设有排风机电动风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通风单元和与其左侧相邻的通风单元共用一个进风机房,每个通风单元和与其右侧相邻的通风单元共用一个排风机房。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平时通风时,使第二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开启进风管上的进风调节阀以及排风管上的排风调节阀,间歇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步骤B、需要强制通风时,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进行强制通风换气;步骤C、当任意一个防火分区发生火灾事故时,关闭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该防火分区两端的防火门,使该防火分区成为一个密闭不通风单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窒息灭火;步骤D、当任意一个防火分区需要排出有害气体时,关闭该防火分区两端的防火门;关闭该防火分区所在的通风单元内的另一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进行强制换气;确认有害气体排除干净后,开启该防火分区两端的防火门,保证通风单元畅通,开启另一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D中,在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的同时,还开启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以加快排出有害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C中,当第一防火分区发生火灾事故时,关闭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第一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一防火门和第二防火门,使第一防火分区成为一个密闭不通风单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窒息灭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C中,当第二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关闭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关闭第二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使第二防火分区成为一个密闭不通风单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窒息灭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D中,当第一防火分区需要排出有害气体时,关闭第一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一防火门和第二防火门;关闭第二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开启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进行强制换气;确认有害气体排除干净后,开启第一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一防火门和第二防火门,保证通风单元畅通,开启第二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D中,当第二防火分区需要排出有害气体时,关闭第二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关闭第一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开启进风机、进风机电动风阀、排风机、排风机电动风阀,开启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相邻排风机、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进行强制换气;确认有害气体排除干净后,开启第二防火分区两端的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保证通风单元畅通,开启第一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两个防火分区为一个通风单元,通风单元的长度与两个防火分区的长度一致,即大于200米,小于400米,减少了出地面风亭的数量,减少道路占用;减少了通风节点数量,使综合管廊标准段占比增加,降低了综合管廊造价;减少了风机数量,降低设备成本;综合管廊在跨河或跨大型交叉路口等超过200米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均能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包括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第一进风井、第一排风井、第二进风井和第二排风井;所述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和天然气舱通风系统均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通风单元,一个通风单元包括两个相连的防火分区,分别为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之间设有第二防火分隔,所述第一防火分隔、第二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上分别设有第一防火门、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进风机房和排风机房,进风机房内设有进风机,排风机房内设有排风机;所述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分别与第一进风井相连通,第一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进风亭,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分别与第一排风井相连通,第一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排风亭;所述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与第二进风井相连通,第二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进风亭,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与第二排风井相连通,第二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排风亭;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单元(3)顶部设有进风管(22)和排风管(23),所述进风管(22)与进风机(10)相连,进风管(22)上间隔均布有多个进风口(27),进风口(27)上设有进风调节阀(26),所述排风管(23)与排风机(11)相连,排风管(23)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排风口(28),排风口(28)上设有排风调节阀(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包括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第一进风井、第一排风井、第二进风井和第二排风井;所述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和天然气舱通风系统均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通风单元,一个通风单元包括两个相连的防火分区,分别为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第一防火分区和第二防火分区之间设有第二防火分隔,所述第一防火分隔、第二防火分隔和第三防火分隔上分别设有第一防火门、第二防火门和第三防火门,通风单元两端分别设有进风机房和排风机房,进风机房内设有进风机,排风机房内设有排风机;所述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分别与第一进风井相连通,第一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进风亭,污水舱通风系统、电力舱通风系统、综合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分别与第一排风井相连通,第一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一出地面排风亭;所述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进风机房与第二进风井相连通,第二进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进风亭,天然气舱通风系统的排风机房与第二排风井相连通,第二排风井上方设有第二出地面排风亭;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单元(3)顶部设有进风管(22)和排风管(23),所述进风管(22)与进风机(10)相连,进风管(22)上间隔均布有多个进风口(27),进风口(27)上设有进风调节阀(26),所述排风管(23)与排风机(11)相连,排风管(23)上间隔均布有多个排风口(28),排风口(28)上设有排风调节阀(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10)上设有进风机电动风阀(12),所述排风机(11)上设有排风机电动风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3)和与其左侧相邻的通风单元共用一个进风机房(24),通风单元(3)和与其右侧相邻的通风单元共用一个排风机房(25)。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管的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平时通风时,使第二防火门(8)处于常开状态,开启进风管(22)上的进风调节阀(26)以及排风管(23)上的排风调节阀(29),间歇开启进风机(10)、进风机电动风阀(12)、排风机(11)、排风机电动风阀(13);
步骤B、需要强制通风时,开启进风机(10)、进风机电动风阀(12)、排风机(11)、排风机电动风阀(13),进行强制通风换气;
步骤C、当任意一个防火分区发生火灾事故时,关闭进风机(10)、进风机电动风阀(12)、排风机(11)、排风机电动风阀(13),关闭相邻通风单元的相邻进风机(14)、相邻进风机电动风阀(16)、相邻排风机(15)、相邻排风机电动风阀(17);关闭该防火分区两端的防火门,使该防火分区成为一个密闭不通风单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窒息灭火;
步骤D、当任意一个防火分区需要排出有害气体时,关闭该防火分区两端的防火门;关闭该防火分区所在的通风单元(3)内的另一防火分区内的进风调节阀(26)和排风调节阀(29);开启进风机(10)、进风机电动风阀(12)、排风机(11)、排风机电动风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潜王茜张玮玮钱中阳何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