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供热系统及泄漏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659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供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用户以及蓄热器,所述供热管网包含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热水通过供水管网进入用户供热,供热后的冷水通过回水管网返回到热源;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用户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是并联结构。通过设置蓄热器,能够将热源的部分热量储存在蓄热器中,以达到热量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供热系统及泄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进行蓄热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在22%-25%之间,其中约40%用于建筑采暖,北方城镇地区采用热网集中供热或小区集中供热的能耗约占建筑采暖能耗的6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长江流域许多新建的社区也开始采用集中供热,很多城市也在规划大规模集中供热网。可见,有集中采暖需求的地域越来越广。另外,建筑面积的快速增加,采暖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度增长,这些都使得国家的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目前供热通常是用锅炉燃烧化石燃料烧出低温热水(60-90℃)直接供给用户采暖,或利用供热站将集中热网中130℃左右的热水(一次侧热水)转换成低温热水(二次侧热水)再供给用户采暖,虽然换热前后的热量总量没有改变,但是换热环节造成的可用能量损失却非常大,其供热效率总是小于1.0的,在长时间运行下,造成大量的采暖能耗。而另一些采暖设备比如热泵等,从低品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供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用户以及蓄热器,所述供热管网包含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热水通过供水管网进入用户供热,供热后的冷水通过回水管网返回到热源;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用户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是并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供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用户以及蓄热器,所述供热管网包含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热水通过供水管网进入用户供热,供热后的冷水通过回水管网返回到热源;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用户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是并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用户所在的管路是并联结构;或者用户是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蓄热器的入口管路上,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二阀门设置在用户的入口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互相配合,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的和保持不变,这样使得总流量保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室内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的用户室内温度控制相应的用户所在管路上阀门的开度大小。


5.一种热力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管网及用户,所述供热管网包含供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管网在线监测系统根据设定的固定时间间隔读取热源、管网分支点与用户处压力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
包括如下步骤:
数据准备:对数据库中的供热系统压力数据进行重新审查和校验,对缺失数据、无效数据、不一致数据进行纠正,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以及逻辑上的一致性;
生成数据集:将准备好的数据分成训练集/训练集标签、测试集/测试集标签;
网络训练: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不断经过卷积、池化,得到特征向量,送入全连接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输出与训练集标签,得到网络误差,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不断修正网络权值、偏置、卷积系数、池化系数,使误差满足设定的精度要求,网络训练完成;
网络测试:将测试集数据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网络中,输出故障检测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力供热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准备包括如下步骤:
1)缺失数据的处理:由于网络传输的故障,数据库中会出现缺失值,对缺失的数据值,采用估算的方法,用样本均值代替缺失值;
2)无效数据的处理:由于传感器的故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守军刘铭郭敏田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