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58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且具有箱门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驱动双金属复合坯料旋转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可沿垂直于箱门方向往复运动的传输机构、位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传输机构衔接的上料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真空泵机组、及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电子束焊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在保证复合坯料覆层与芯部的装配间隙为真空环境下对复合坯料的两端进行封口,为后续的热轧工艺提供净界面的环境以保证两种材料的冶金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不锈钢覆层钢筋是指以不锈钢做覆材,以普通碳钢或普通低合金钢做芯部,通过热轧的方式制成的双金属复合材料。这种双金属复合材料兼具不锈钢耐腐蚀性和普通碳钢高强度的优点,与纯不锈钢筋相比,有相同或相近的耐腐蚀性能,但价格便宜且力学性能更优。与普碳钢相比,力学性能相当但耐腐蚀性能优势明显。因此,双金属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目前,不锈钢复合钢筋的制备方法基本以物理方法把碳钢用不锈钢管或不锈钢板焊接后直接加热轧制。这类方法制备的不锈钢覆层钢坯,外层不锈钢与芯部之间有间隙,间隙中存在空气会对芯棒造成氧化,严重影响不锈钢覆层与芯棒之间的结合。怎样将不锈钢覆层与芯棒之间间隙处的空气抽走和在真空下将坯料两端焊接封口,使两者的结合达到净界面结合,是影响两种金属是否达到冶金结合的关键。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真空焊接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在保证复合坯料覆层与芯部的装配间隙为真空环境下对复合坯料的两端进行封口,为后续的热轧工艺提供净界面的环境以保证两种材料的冶金结合,且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具有动作简单、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且具有箱门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驱动双金属复合坯料旋转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可沿垂直于箱门方向往复运动的传输机构、位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传输机构衔接的上料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真空泵机组、及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电子束焊枪。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且输出轴贯穿所述移动平台的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移动平台滑动方向一致,且所述齿条的长度与所述箱体的长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于所述移动平台上且间隔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和尾座、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旋转卡盘、设于所述尾座的顶杆,所述旋转卡盘和所述顶杆夹持固定所述双金属复合坯料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包括与所述尾座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杆、设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旋转手柄、设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且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的顶针,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调速电机或伺服电机。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箱体内真空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为手动门或自动门,且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接触部位设置通过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束焊枪为两个,分别对应所述双金属复合坯料的两端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设于所述上料平台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衔接。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机组包括真空泵、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真空泵吸气口与箱体的抽气管、连接所述真空泵排气口与箱体的充气管,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充气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皮料真空焊接装置,能实现抽走复合坯料覆层与芯部装配空间的空气,并能将复合坯料两端在真空环境下封口,从而保证复合坯料覆层与芯部装配空间的真空状态,为后续的热轧工艺提供净界面的环境以保证两种材料的冶金结合。二、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具有动作简单、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的工件上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焊接后的一种工件焊缝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焊接后的另一种工件焊缝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的工件上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100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且具有箱门21的箱体2、设于箱体内的传输机构3和旋转机构4、设于箱体外的上料机构5、设于箱体2顶部的电子束焊枪6、与箱体2连接的真空泵机组7。箱体2支撑固定于支架1上,其呈长方体结构,需要真空焊接时,首先将箱体2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在箱体内完成真空焊接。箱体2的一侧具有箱门21,当双金属复合坯料处于上料、输送进出箱体2状态时箱门21开启;在进行真空焊接时,箱门21处于关闭状态,且为了保证箱体2内的真空度,箱体2需要密封。优选的,箱门21与箱体接触部位设置密封圈(未图示),接触部位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本技术中,箱门21可以为手动门或自动门,其开启方式可以为左右推拉、上下抽拉、翻转方式。对应地,左右推拉、上下抽拉的开启方式,需要在箱体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滑动轨道。当箱门21设置为自动门时,箱门21的开启和关闭由控制器(未图示,下文中提及)控制。传输机构3包括第一轨道31、与第一轨道31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32、驱动移动平台32沿第一轨道31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3。其中第一轨道31为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轨道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箱门21;移动平台32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轨道31配合连接的滑块321,滑块321沿第一轨道31滑动而带动移动平台32运动。第一驱动装置33包括固定于移动平台的第一驱动电机331、设于第一驱动电机331输出轴端部的齿轮332、与齿轮332啮合的齿条333,其中第一驱动电机331的输出轴贯穿移动平台32设置,且第一驱动电机331位于移动平台32一端的中心位置,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且具有箱门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驱动双金属复合坯料旋转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可沿垂直于箱门方向往复运动的传输机构、位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传输机构衔接的上料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真空泵机组、及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电子束焊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且具有箱门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驱动双金属复合坯料旋转的旋转机构、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可沿垂直于箱门方向往复运动的传输机构、位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传输机构衔接的上料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真空泵机组、及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电子束焊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且输出轴贯穿所述移动平台的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移动平台滑动方向一致,且所述齿条的长度与所述箱体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复合坯料真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于所述移动平台上且间隔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和尾座、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旋转卡盘、设于所述尾座的顶杆,所述旋转卡盘和所述顶杆夹持固定所述双金属复合坯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麟芳向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