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57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是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包括:底座外壳10、灯具底盖20、安装支架30以及接线盒40;以所述底座外壳10指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灯具底盖2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作为底盖背面,在所述底盖背面中设置有端子容置槽201,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接线母端子202,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使得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在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朝所述第一方向翻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
技术介绍
按照灯具的安规要求,灯具的金属外壳部分应该接地,灯具的安装支架通常也是金属的,也需要接地,这造成了灯具接线的地线和市电地线接线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除市电两根输入零线和火线的接线外,金属外壳的灯具还需要从灯具接一根地线和市电的地线相连,由于灯具底座的纵向空间不足,因此,零线和火线的接线端无法竖直设置,导致目前市场上的泛光灯灯具的安装一般需要需要两个工人协助完成,即一人负责手持手拿灯具,一人完成灯具接线。这样的设计耗费人工,增加用户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接线安装且结构简单的灯具底座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包括:底座外壳10、灯具底盖20、安装支架30以及接线盒40;以所述底座外壳10指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灯具底盖2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作为底盖背面,在所述底盖背面中设置有端子容置槽201,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接线母端子202,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使得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在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朝所述第一方向翻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上设置有枢接通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上设置有枢接凸起,所述枢接凸起与所述枢接通孔相适配,所述接线母端子202通过所述枢接凸起以及所述枢接通孔,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底盖20还包括枢接套壳203;所述枢接套壳203上设置有枢接凸起,所述枢接套壳203内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够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与所述枢接套壳203卡接;所述接线母端子202通过所述枢接套壳203内的枢接凸起以及所述枢接通孔,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底座还包括:接线公端子204;所述接线公端子204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02相互适配的卡接结构,所述接线公端子204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02卡接后,能够通过枢接结构收纳在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底座与三芯市电线相连接;所述三芯市电线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和地线端;所述零线端和所火线端与所述接线公端子204相连接;所述地线端与所述安装支架30相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底座还包括:安装螺丝50;所述底座外壳10、所述灯具底盖20以及所述安装支架30分别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安装螺丝50分别穿过所述座外壳10、所述灯具底盖20以及所述安装支架30的螺丝孔,将所述座外壳10、所述灯具底盖20以及所述安装支架30固定于所述接线盒40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外壳10内设置有灯具外壳地线101;所述灯具外壳地线10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外壳10中的金属部分,所述灯具外壳地线101的另一端为圆孔;所述安装螺丝50上设有压地线台阶,所述安装螺丝50穿过所述灯具外壳地线101的圆孔,所述压地线台阶与所述圆孔抵接,所述安装螺丝50与所述安装支架30相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具底座还包括:螺丝孔防水圈60;所述螺丝孔防水圈60套设在所述安装螺丝50内,用于密封所述底座外壳10上的螺丝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芯市电线的地线端通过P3端子与安装支架30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灯具底盖20的底盖背面中设置端子容置槽201,在端子容置槽201内通过枢接结构设置接线母端子202(用于接驳市电的零线或火线),接线母端子202通过枢接结构可以往第一方向(所述底座外壳10面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翻起,使得在接线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可以将接线母端子202往第一方向翻起,由于第一方向上的操作空间比较富余,因此,安装人员能够便捷地将市电的零线或火线接入该接线母端子202中,在接线完后,又可以将接线母端子202翻转回端子容置槽201内,从而快速的完成灯具的接线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外壳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灯具底盖的底盖背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灯具底盖的底盖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俯视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仰视角度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母端子和接线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母端子和接线公端子朝第一方向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接线母端子和接线公端子收纳在端子容置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螺丝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灯具底座安装完成后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的爆炸图,包括:以图1中的视觉为例,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底座外壳10、灯具底盖20、安装支架30以及接线盒4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外壳10为灯具底座的外壳结构,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金属材质,因此,灯具需要另外接地线进行导电。具体的,底座外壳10的内侧结构可以参考图2,底座外壳10中还包括有用于接地的灯具外壳地线101,所述灯具外壳地线10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外壳10中的金属部分,所述灯具外壳地线101的另一端为圆孔。请参考图3和图4,图3和图4分别为灯具底盖20的底盖背面示意图和底盖正面示意图。灯具底盖20为灯具内部构造的骨架结构,灯具底盖20的四周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的螺丝通孔;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底座外壳10指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灯具底盖2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作为底盖背面,在所述底盖背面中设置有端子容置槽201,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接线母端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设置的:/n底座外壳(10)、灯具底盖(20)、安装支架(30)以及接线盒(40);/n以所述底座外壳(10)面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灯具底盖(2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作为底盖背面,在所述底盖背面中设置有端子容置槽(201),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接线母端子(202),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使得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在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朝所述第一方向翻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设置的:
底座外壳(10)、灯具底盖(20)、安装支架(30)以及接线盒(40);
以所述底座外壳(10)面向所述接线盒(40)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以所述灯具底盖(20)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作为底盖背面,在所述底盖背面中设置有端子容置槽(201),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接线母端子(202),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使得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在所述端子容置槽(201)内朝所述第一方向翻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上设置有枢接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母端子(202)上设置有枢接凸起,所述枢接凸起与所述枢接通孔相适配,所述接线母端子(202)通过所述枢接凸起以及所述枢接通孔,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底盖(20)还包括枢接套壳(203);
所述枢接套壳(203)上设置有枢接凸起,所述枢接套壳(203)内设置有空腔结构,所述接线母端子(202)能够设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与所述枢接套壳(203)卡接;
所述接线母端子(202)通过所述枢接套壳(203)内的枢接凸起以及所述枢接通孔,与所述端子容置槽(201)的侧壁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线及安装的灯具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底座还包括:接线公端子(204);
所述接线公端子(204)上设置有与所述接线母端子(202)相互适配的卡接结构,所述接线公端子(204)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梦坤赵永胜姜运帅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