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修立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37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包括位于地面下的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所述管道本体内还通过转杆安装有凸轮,所述转轴和转杆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凸轮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外壁相接触的弧形板,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两端与连接杆外壁和收纳管端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吸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流冲击以及车辆挤压减速带下移的方式带动凸轮转动,实现吸油板的来回移动,将污水表面的油污吸附并挤出落至收集盒内收集,无需借助外界设备,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污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
技术介绍
污水管道系统由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组成。污水由支管流入干管,再流入主干管,最后流入污水处理厂。管道由小到大,分布类似河流,呈树枝状,与给水管网的环流贯通情况完全不同。而常见的市政污水中油污较多,需要使用隔油池清除浮油,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极大增加了污水除油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包括位于地面下的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所述管道本体内还通过转杆安装有凸轮,所述转轴和转杆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凸轮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外壁相接触的弧形板,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两端与连接杆外壁和收纳管端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吸油板。优选地,所述吸油板由碳海绵材料制成,所述吸油板呈梯形设置,且所述吸油板远离收纳管的一端截面较大。优选地,所述管道内固定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上侧壁固定有倾斜设置且端部位于收纳管端部下侧的导流板。优选地,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壁上固定嵌设有轴承,所述转轴和转杆的端部插设在轴承内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地面上活动有减速带,所述减速带的下侧壁固定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外壁上套设有位于减速带和管道上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转轴的端部还固定有与齿板相啮合的齿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的优点在于:1、通过水流冲击扇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带动凸轮转动,实现吸油板的来回移动,吸油板将污水表面的油污吸除;2、吸油板回移时,吸油板与收纳管的端部接触挤压,将吸油板内吸附的油污挤出落至导流板上,再下滑至收集盒内进行收集;3、车辆驶过减速带时,挤压减速带和齿板下移,通过齿板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整体不需借助外界能源,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管道本体、2转轴、3扇叶、4凸轮、5收纳管、6连接杆、7弧形板、8复位弹簧、9吸油板、10导流板、11收集盒、12减速带、13齿板、14齿轮、15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包括位于地面下的管道本体1,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轴2,转轴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3,管道内进行污水的排放时,在水流与扇叶3的接触以及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推动多个扇叶3转动,管道本体1内还通过转杆安装有凸轮4,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嵌设有轴承,转轴2和转杆的端部插设在轴承内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转轴2和转杆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5,转轴2和转杆的端部外壁上固定有皮带轮,皮带15套在两个皮带轮的外壁上,当扇叶3和转轴2转动时,通过皮带15的作用下带动凸轮4进行转动。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收纳管5,收纳管5内插设有连接杆6,连接杆6靠近凸轮4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4外壁相接触的弧形板7,连接杆6的外壁上套设有两端与连接杆6外壁和收纳管5端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8,连接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吸油板9,凸轮4进行转动时,当凸轮4的较长端转至与弧形板7接触时,弧形板7往收纳管5一侧移动,进行伸缩弹簧8的拉伸,当凸轮4的较长端转离弧形板7时,在伸缩弹簧8的反向弹力下,连接杆6回移,进而实现吸油板9的来回移动,当吸油板9与污水接触时,将污水表面的油污吸附。吸油板9由碳海绵材料制成,吸油板9呈梯形设置,且吸油板9远离收纳管5的一端截面较大,碳海绵为现有的一种最轻的物质,内部具有很多空隙,且具备吸油不吸水的特性,能很好地将油从油水冲吸附分离出来,当吸油板9回移时,吸油板9与收纳管5的端部接触挤压,将吸油板9内吸附的油污挤出落至导流板10上,再下滑至收集盒11内进行收集,进一步地,收纳管5的直径位于吸油板9最大截面直径和最小截面直径之间。管道1内固定有收集盒11,收集盒11的上侧壁固定有倾斜设置且端部位于收纳管5端部下侧的导流板10,导流板10能对落下的油污进行导流。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地面上活动有减速带12,减速带12的下侧壁固定有齿板13,齿板13的外壁上套设有位于减速带12和管道1上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转轴的端部还固定有与齿板13相啮合的齿轮14,当车辆驶过减速带12时,挤压减速带12和齿板13下移,通过齿板13带动齿轮1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可通过水流冲击以及车辆挤压减速带12下移结合的方式带动转轴转动,或采用水流冲击以及车辆挤压减速带12下移单一的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包括位于地面下的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3),所述管道本体(1)内还通过转杆安装有凸轮(4),所述转轴(2)和转杆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5),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收纳管(5),所述收纳管(5)内插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靠近凸轮(4)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4)外壁相接触的弧形板(7),所述连接杆(6)的外壁上套设有两端与连接杆(6)外壁和收纳管(5)端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8),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吸油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包括位于地面下的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叶(3),所述管道本体(1)内还通过转杆安装有凸轮(4),所述转轴(2)和转杆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5),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收纳管(5),所述收纳管(5)内插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靠近凸轮(4)的一端固定有与凸轮(4)外壁相接触的弧形板(7),所述连接杆(6)的外壁上套设有两端与连接杆(6)外壁和收纳管(5)端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8),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吸油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地下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板(9)由碳海绵材料制成,所述吸油板(9)呈梯形设置,且所述吸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修立
申请(专利权)人:邵修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