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27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与活性萜纳米纤维膜,通过多层复合热压交联处理获得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其纳米纤维直径为120‑170nm,孔隙率为87‑94%,平均孔径为2‑3μm。该材料具有结构紧密,网状交联均匀、透气性好的优点,其对粒数中值直径125nm Na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为98.01‑99.74%,透气率为1024‑1312mm/s,具有较佳的抗病毒感染效果。该材料特别适用于个人防护产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细菌和传播性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将长期、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譬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而对于处于流动的人群来说,阻断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口罩。一般口罩只有物理截留病毒的功效,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时期,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口罩除了截留病毒还需及时地杀灭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除了具有截留病毒的效能,还能及时灭活口罩纤维中截留的病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将聚丙烯在170-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制备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将聚丙烯在170-180℃下熔融,加入P25型气相法二氧化钛作为壳层熔体,将平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乳酸在200-220℃下熔融,加入纳米银溶液作为核层熔体,通过熔体同轴静电纺丝制得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nS2.制备活性萜纳米纤维膜:将平均分子量为150000的聚丙烯腈、活性萜复合物和β-环糊精溶解于DMF作为纺丝液,以步骤S1制备的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静电纺丝制得活性萜纳米纤维膜;/nS3.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四次,制得5层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与5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将聚丙烯在170-180℃下熔融,加入P25型气相法二氧化钛作为壳层熔体,将平均分子量为60000的聚乳酸在200-220℃下熔融,加入纳米银溶液作为核层熔体,通过熔体同轴静电纺丝制得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
S2.制备活性萜纳米纤维膜:将平均分子量为150000的聚丙烯腈、活性萜复合物和β-环糊精溶解于DMF作为纺丝液,以步骤S1制备的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为基膜通过静电纺丝制得活性萜纳米纤维膜;
S3.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四次,制得5层银/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纤维膜与5层活性萜纳米纤维膜间隔嵌层复合膜,在氮气氛围下140-170℃热压交联30-45s获得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0.3g/10min,聚丙烯和P25型气相法二氧化钛的用量比例为(10-15)g:(0.3-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纳米银溶液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nm,纳米银溶液浓度为1000ppm,聚乳酸、纳米银溶液的用量比例为(5-15)g:(0.3-0.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复合纳米纤维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佳鹏葛彦朱俐付译鋆谢浩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