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俊瑜专利>正文

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26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涉及个体安全防护领域技术领域,所述面料克重170‑350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体安全防护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对劳动者的安全逐渐重视,对安全防护服装所使用的面料要求也越来越高,既需要能达到不同危险场合的防护作用,又要符合劳动者对面料实用性的要求,实现防护与舒适度的统一。市场现有很多高可视的面料,大多数由涤纶织造,产品燃烧会释放高热量,而且有融滴,会造成皮肤的二次伤害。还有部分面料是腈氯纶或者芳纶类梭织阻燃面料,虽然实现了永久性阻燃,但是不能达到我们对贴身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全方位要求,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所述面料克重170-350g/m2,所述面料为荧光黄或荧光橙色,所述面料包括以下原料:60-70%的阻燃腈纶、0-20%的腈纶、2%导电纤维、15-40%的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所述面料制成包括混纺纱线、织造和染色;所述面料织造包括单层组织织造和双层组织织造,所述染色采用阳离子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优选的,所述混纺纱线支数为24-60S。优选的,所述阻燃腈纶为腈氯纶;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或麻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优选的,所述阻燃腈纶纤维细度为1.67DTEX,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腈纶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导电纤维细度为3DTEX,纤维长度为51mm。优选的,所述天然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纤维素纤维长度为35-76mm。优选的,所述单层组织结构面料的织造过程:纱线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穿套。优选的,所述双层组织结构面料的织造过程:双层纱线同时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穿套,双层组织的正反面由中间纱线连接。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精选优质原料,织造一款阻燃抗静电绒布面料,其中,织造过程可为单层组织织造或双层组织织造;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阻燃抗静电面料进行检验,检验后对阻燃抗静电面料进行配缸;S3、对阻燃抗静电面料进行除油,除油条件为:温度80℃,时长为15分钟;S4、对步骤S3中除油后的阻燃抗静电面料进行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条件为:温度100℃,时长40分钟;其中,染色过程中使用环保型染料,不含有偶氮有害物质,且阳离子染料对面料中的阻燃腈纶和腈纶进行染色;S5、对步骤S4中染色后的面料用水进行还原清洗,水清洗条件为:80℃,15分钟,水清洗后继续对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条件为:60℃,时长30分钟,其中,活性染料对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S6、对步骤S5中染色后的面料进行皂洗,皂洗条件为:95℃,15分钟;S7、对步骤S6中皂洗后的面料进行:出缸--剖幅--浸轧柔顺剂处理--烘筒烘干--拉幅--定型--成品检验--包装入库。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定型条件为:150℃,25米/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纤维比例的选择,是由长期的开发总结和大量的测试经验所得,实现了面料阻燃性,抗静电性能,高可视性,防电弧性能于一体,舒适手感,完美外观的统一结合。同时也保证了面料的价格合理化;面料燃烧没有融滴,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阴燃和续燃时间可以控制在2S以内。符合欧洲标准EN11612的测试要求;本专利技术面料为荧光黄或荧光橙色,面料有高可视性,具有高度的警示作用,面料符合欧洲ENISO20471:2013《高能见度服装-测试方法和要求》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面料色泽饱满,面料不含有金属、偶氮等粒子,不含有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耐水洗,染色牢度好,色牢度达到4级。通过欧洲荧光标准EN20471检测。通过欧洲阻燃标准EN11612的检测标准。通过欧洲抗静电标准EN1149-3的检测标准。通过欧洲电弧标准EN61482-1-2,CLASS1。本专利技术面料具有耐高温、不燃烧的特点,贴皮肤面的面料是碳化燃烧,起到高度的警示作用,具有优异的防电弧性能,且面料舒适、柔软、保暖性好,可贴身穿着。本专利技术开发的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可用于内衣,夹克,圆领运动服等,实现了舒适和实用的全方位统一。尤其是这类产品的荧光性能,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增加了使用场合和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制备的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本专利技术所用织布机器为市售的纬编提花机。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腈氯纶具有永久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所用腈氯纶纤维是日本kaneka公司生产的产品,阻燃性能优异。具体地,所述腈纶纤维为固体腈纶,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导电纤维细度为3DTEX,纤维长度为51mm,所述导电纤维是日本Belltron的产品,型号Belltron638。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导电纤维起抗静电的作用,不需要染色。具体地,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或麻纤维,加入天然纤维,面料的柔软性提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等。可选用长绒棉提高面料的强力。具体地,所述天然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长度为35-76mm。具体地,所述面料组织结构为单层组织结构或双层组织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层组织结构包括单面汗布、单面网眼等,所述双层组织结构包括双面网眼、双层绒布、双层棉毛等;所述单层组织结构面料的织造过程:纱线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穿套。具体地,所述双层组织结构面料的织造过程:双面(正反面)纱线同时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穿套,双层组织的正反面由中间纱线连接,所述正反面纱线、中间纱线为同种纱线,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纱线;下述实施例中选用的腈氯纶为纤维细度为1.67DTEX,纤维长度为38mm,日本kaneka公司生产的产品;腈纶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38mm;导电纤维细度为3DTEX,纤维长度为51mm,日本Belltron的产品,型号是Belltron638;棉纤维长度为38mm;粘胶纤维长度为35-76mm。实施例一(1)采用60%腈氯纶、18%腈纶、20%棉纤维、2%导电纤维混纺成24S的纱线,织造一款220g/m2阻燃抗静电面料;其中,单层组织的织造过程:纱线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克重170-35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克重170-350g/m2,所述面料为荧光黄或荧光橙色,所述面料包括以下原料:60-70%的阻燃腈纶、0-20%的腈纶、2%导电纤维、15-40%的天然纤维或纤维素纤维;所述面料制成包括混纺纱线、织造和染色;所述面料织造包括单层组织织造和双层组织织造,所述染色采用阳离子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支数为24-6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腈纶为腈氯纶;所述天然纤维为棉纤维或麻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腈纶纤维细度为1.67DTEX,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腈纶纤维细度为1.5DTEX,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导电纤维细度为3DTEX,纤维长度为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纤维素纤维长度为35-7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纶针织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组织结构面料的织造过程:纱线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纱线按顺序弯曲成圈,并互相穿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的阻燃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瑜
申请(专利权)人:钱俊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