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11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涉及聚合物相反转水分散领域,装置包括连续相循环系统、分散相进料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分散相进料系统由单通道双向推拉型注射器和三通阀门和止回阀与连接连续相循环系统,溶剂回收系统的汽提塔串联于循环回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超声波辅助多孔膜表面的聚合物相反转,促使分散相获取更大的扩散表面积,提高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散能力,有益于制取更小及均匀的颗粒;连续相循环设计和溶剂提取系统可控制溶剂在分散液中的含量,实现提高溶剂的扩散效率以及分散液的稳定程度的效果,降低水分散液VOC含量,更加环保。该装置制备过程条件温和,可用于聚合物水分散液的制备以及微胶囊包埋等,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
本技术属于聚合物相反转分散
,特别涉及一种超声辅助条件下,可更换多种材质、孔径和厚度的膜,可并能精确控制温度和流速的循环式聚合物水分散液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相反转是指一定条件下连续相转变为分散相的过程,在相反转点附近体系的界面张力很低,易于形成小尺寸分散相,是聚合物树脂微粒化水基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受聚合物链结构、官能团、溶剂/非溶剂及分散工艺等因素影响,粒径尺寸及结构形态调控手段缺乏,且制备效率较低。传统的方法是靠输入大量的能量,施加高剪切应力以使聚集体变形和破坏。如采用高压均化器,超声均化器和转子/定子系统如搅拌容器,胶体磨或齿盘分散机制备。所施加的能量仅仅只有1%用于形成乳液液滴,其余的作为热量消散,这会导致产品的温度升高,这产生负面地影响。另外,局部剪切力过大导致制备出的乳液及微球粒径不均一,不可控,需要繁琐的后期筛分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而且产品收率低,制备重复性差。此外,对于分散相黏度较高的体系,传统方法则很难制备出所需的水分散液。自1988年日本科学家Nakashima等提出膜乳化法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相进料系统、连续相循环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所述分散相进料系统包括分散相储罐(8)、双向推拉型注射器、三通阀门A(12),三通阀门B(13)和止逆阀门(14),所述连续相循环系统包括处理室(2),处理室(2)包括呈上下设置的膜组件(4)和超声换能器(3),所述溶剂回收系统包括通过溶剂蒸气导管(20)相接的汽体塔(15)和蒸气冷凝器(21),/n所述分散相储罐(8)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三通阀门A(12)的一端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所述双向推拉型注射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三通阀门A(12)的一端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所述三通阀门A(12)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相进料系统、连续相循环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所述分散相进料系统包括分散相储罐(8)、双向推拉型注射器、三通阀门A(12),三通阀门B(13)和止逆阀门(14),所述连续相循环系统包括处理室(2),处理室(2)包括呈上下设置的膜组件(4)和超声换能器(3),所述溶剂回收系统包括通过溶剂蒸气导管(20)相接的汽体塔(15)和蒸气冷凝器(21),
所述分散相储罐(8)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三通阀门A(12)的一端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所述双向推拉型注射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三通阀门A(12)的一端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所述三通阀门A(12)的一端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止逆阀门(14)的一端,止逆阀门(14)的另一端通过分散相连接软管(29)连接膜组件(4)的入口端,所述膜组件(4)的出口端设置有超声换能器(3),所述处理室(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续相管路(1)与汽体塔(15)相接通形成回路,所述汽体塔(15)通过汽路外接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推拉型注射器包括背对背设置的注射器A(10)和注射器B(11),注射器A(10)和注射器B(11)之间设置有注射泵挡板(9),所述注射器A(10)和注射器B(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三通阀门A(12)和三通阀门B(13)的一端;双向推拉型注射器配合两个三通阀门控制两个注射器连续注射,最大流速范围为lul/min-100ml/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体塔(15)底部通过连续相管路(1)连接处理室(2)的流入端,处理室(2)的流出端通过连续相管路(1)连接汽体塔(15)的中段;所述连续相管路(1)自汽体塔(15)的流出端至处理室(2)的流入端依次设置有连续相管路热交换器(22)、管路温度计(23)、连续相管路阀门(5)、连续相输送泵(6)和流量计(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辅助循环式膜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输送泵(6)为蠕动泵、耐溶剂隔膜泵或电磁泵,所述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黎明李红梅刘强王仁丽周俊宫贵贞黄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