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59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包括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音乐发声模块经游人踩踏后触发LED灯带与音乐播放器,音乐发声模块下陷带动类活塞模块,类活塞模块内部的水流通过出水管由喷泉头喷出,落入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结合水生植物对水质进行处理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上观景平台在供游人娱乐的同时通过喷泉对水体进行曝气,利用漂浮式微型湿地改善水质,集环保性、观赏性、娱乐互动性于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脚踏方式工作的喷泉式水净化装置二、
技术介绍
人类活动所产生污水的含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河流等水体后,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使水体发展成富营养状态,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在分解死亡的藻类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增加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溶解氧有助于污染水体的水质净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611178099公开了“一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这种水质原位修复装置采用了水质处理菌剂固定技术并通过喷泉曝气带动除菌剂发散,保证水质原位的修复,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处理成本;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710650749.4公开了“一种喷泉式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将除菌装置内置,可以防止杀菌药物随水流失,节约了人工与资源成本;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910034151.1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喷泉景观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内部设有的处理室及多重超细滤网板和活性炭板,对景观水进行处理过滤加工净化,使得喷泉水更加的干净,结构简单且较为的环保。上述水处理设备虽然大多满足通过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以及水质净化的功能,但它们的水流净化构件多设置在设备内部,水流净化构件无法随时维护与更换,没有重视景观功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娱乐性、景观性、环保性于一体的人工踩踏式喷泉水质处理设备,旨在解决现存水质净化装置功能单一、处理时间短、结构复杂、水流净化构件更换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包括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音乐发声模块包括防水踏板、重力传感器、LED灯带、防滑凸点、蓄电池、中央处理器、音乐播放器、防水外壳;类活塞模块包括驱动块、弹簧、活塞外壳、单向进水阀、活塞进水管;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包括喷泉头、栅格式溢水槽、漂浮材料、水生植物、细集料、中粗集料、粗集料、填料装载箱、圆柱形生长槽、喷泉入水管、塔形装载箱。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防水踏板采用磨砂超白钢化玻璃,高透光性并且耐候性能强,抗紫外线、抗冲击、耐高低温的能力良好,厚度适中,确保抗冲击强度。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防水踏板,面板的顶端设有磨砂材质的防滑凸点,增加与脚底之间的摩擦力。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重力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重力变化所引起的晶体变形转变成为电信号输出。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LED灯带使用贴片式光源,发光角度为120度,使得该光源有良好的配光,确保在任何角度都不会产生暗区与偏色现象。红、绿、蓝光的亮度高,可实现以少量电能转换更多光能的效果,更加节能环保。为实现电路保护,设计在每颗LED内部增加齐纳二极管,从而起到静电保护作用。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接收上层重力传感器转换的电信号,并控制LED灯带、音乐播放器的开关。所述音乐发声模块中防水外壳材质采用不锈钢,连接处采用硅胶密封,内部采用透明电子有机硅胶全密封灌胶工艺,确保电子元器件和灯不和空气接触,使元器件不容易被腐蚀,防水性能更加可靠。所述类活塞模块中活塞外壳采用一体式结构,内部填充硅胶进行密封。驱动块与活塞外壳构成封闭空间,驱动块上套装有橡胶密封层,该密封层与活塞外壳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驱动块与音乐发声模块下部相连,利用踩踏产生的重力将腔体内水流挤压喷出。所述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中栅格式溢水槽内部布置多个栅格,栅格板表面满布半球型凹陷。栅格式溢水槽在多次浸水后,栅格表面就会长出一层由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而半球形凹陷会增加生物膜与水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之所以设计成栅格溢水槽,就是为了增加生物膜与水的接触时间,使水质得到相对较长时间净化。所述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塔形装载箱以聚乙烯塑料作外壳,内充聚胺脂泡沫塑料,耐腐蚀、寿命长且无污染、不破坏环境,可以凭借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水流从栅格式溢水槽溢出沿塔形体身流下时,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水中溶解氧的浓度。所述漂浮式微型人工湿地模块中填料装载箱内部沿圆周切割出多个圆柱形生长槽,圆柱形生长槽内部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细集料、中粗集料、粗集料来种植水生植物,细集料采用天然砂和石屑,中粗集料采用沸石和陶粒,粗集料采用碎石和破碎砾石。圆柱形生长槽底部开孔贯穿填料装载箱底板,让植物根系可以深入到水中,生长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同时对喷泉装置所在的景观池内的水生植物进行布置,所选挺水植物-有小香蒲、黄花鸢尾、茭草、再力花,所选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所选沉水植物有金鱼藻、黑藻。自然状态下黄花鸢尾、香蒲、睡莲、荇菜、茭草、再力花常常成群丛生长,这种布置方式使得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更接近于自然。这种由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的生态水景,形成了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并且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使水体COD、BOD大大下降,兼具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喷泉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并将水质净化模块外化为小型人工湿地,凸显出生物净化功能,而且该装置兼具耗能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易行、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与景观布置剖面图;图3为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与景观布置立体图;图中标记如下:音乐发声模块1、类活塞模块2、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3、防滑凸点4、防水踏板5、重力传感器6、LED灯带7、蓄电池8、中央处理器9、音乐播放器10、防水外壳11、驱动块12、弹簧13、活塞外壳14、单向进水阀15、活塞进水管16、喷泉头17、栅格式溢水槽18、漂浮材料19、水生植物20、细集料21、中粗集料22、粗集料23、填料装载箱24、圆柱形生长槽25、喷泉入水管26、塔形装载箱27。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包括音乐发声模块1、类活塞模块2、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3;音乐发声模块1包括防滑凸点4、防水踏板5、重力传感器6、LED灯带7、蓄电池8、中央处理器9、音乐播放器10、防水外壳11;类活塞模块2包括驱动块12、弹簧13、活塞外壳14、单向进水阀15、活塞进水管16;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3包括喷泉头17、栅格式溢水槽18、漂浮材料19、水生植物20、细集料21、中粗集料22、粗集料23、填料装载箱24、圆柱形生长槽25、喷泉入水管26、塔形装载箱27。所述音乐发声模块1由防滑凸点4、防水踏板5、重力传感器6、LED灯带7、蓄电池8、中央处理器9、音乐播放器10、防水外壳11组成。所述音乐发声模块1包括防水外壳11形成箱体,其中箱盖为防水踏板5构成,防水踏板5上设有防滑凸点4、防水踏板5下部贴合重力传感器6、箱体内设有LED灯带7,蓄电池8、中央处理器9、音乐播放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类活塞模块上方设有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与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通过喷泉入水管连通;/n其中音乐发声模块由防滑凸点、防水踏板、重力传感器、LED灯带、蓄电池、中央处理器、音乐播放器、防水外壳组成;类活塞模块由驱动块、弹簧、活塞外壳、单向进水阀、活塞进水管组成;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由喷泉头、栅格式溢水槽、漂浮材料、水生植物、细集料、中粗集料、粗集料、填料装载箱、圆柱形生长槽、喷泉入水管、塔形装载箱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类活塞模块上方设有音乐发声模块;类活塞模块与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通过喷泉入水管连通;
其中音乐发声模块由防滑凸点、防水踏板、重力传感器、LED灯带、蓄电池、中央处理器、音乐播放器、防水外壳组成;类活塞模块由驱动块、弹簧、活塞外壳、单向进水阀、活塞进水管组成;漂浮式微型湿地模块由喷泉头、栅格式溢水槽、漂浮材料、水生植物、细集料、中粗集料、粗集料、填料装载箱、圆柱形生长槽、喷泉入水管、塔形装载箱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乐发声模块由防水外壳围成箱体构成,防水踏板在箱体顶部,防水踏板下部贴合重力传感器;箱体内设有LED灯带;箱体底部设有蓄电池、中央处理器以及音乐播放器,重力传感器、LED灯带和音乐播放器通过数据线受中央处理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乐发声模块中防水踏板采用磨砂超白钢化玻璃,防水踏板上设有防滑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休闲与富氧一体化的微型湿地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活塞模块中活塞外壳与驱动块构成封闭空间,活塞内部弹簧固定于驱动块与活塞外壳底板之间;其中驱动块上套装有橡胶密封层,该密封圈与活塞外壳的内壁紧密接触;活塞外壳底板上通过接头连接有与活塞内腔相连通的活塞进水管,活塞底板进水口安装单向进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燕文明温茂增赵倩维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