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和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95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和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该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均填充有生物膜填料;用上述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水能依次流过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或反向流动,以使第一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中的生物膜填料交替处于厌氧和有氧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减小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第一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中的生物膜填料交替处于厌氧和有氧环境能够有效的脱氮除磷,能够应用于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和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和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污水处理排放要求的提高,通常都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了之后再进行排放。氮、磷元素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脱氮除磷是目前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功能之一。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能力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核心难点。污水处理相关技术脱氮除磷效率低,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较大。另外,相关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还需要配置相应的二沉池,利用二沉池将污水中的污泥沉淀,即利用二沉池使泥水分离后,再进一步进行污水的处理;二沉池的配置导致相关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进一步增大。近几年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迅速,同样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占地面积要求较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占地面积小的装置与技术是污水处理领域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和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该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不需要设置二沉池,进而能够减小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均填充有生物膜填料,所述生物膜填料在所述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的填充率均为50%-100%;所述第二处理池被配置为好氧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厌氧处理池,另一个被配置为有氧处理池,且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还被配置为交替作为所述厌氧处理池和所述有氧处理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均填充有生物膜填料,所述生物膜填料在所述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的填充率均为50%-100%;所述第二处理池被配置为好氧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厌氧处理池,另一个被配置为有氧处理池,且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还被配置为交替作为所述厌氧处理池和所述有氧处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和第一搅拌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内还设置有第一溶解氧检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三曝气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池内还设置有第二溶解氧检测仪。


7.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均填充有生物膜填料;所述第二处理池被配置为好氧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三处理池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厌氧处理池,另一个被配置为有氧处理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锋孙事昊庞洪涛邵彦青曹效鑫杨红平刘诗集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