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基站调整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基站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通常设置有电梯基站,电梯在没有乘客使用时会自动返回基站待机。对于群控电梯,为了减少乘客的候梯时间,基站通常等距地设置在电梯服务区域内,即分布在服务楼层的各个区域。当出现乘梯需求时,存在一台相对较近的电梯可以服务乘客,以减少乘客的平均候梯时间。然而,由于传统方案中电梯基站相对固定,而相对固定的基站在不同使用场合或不同使用时间下,存在电梯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乘客侯梯时间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梯基站相对固定导致的乘客候梯时间增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基站调整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电梯群组中每个电梯的召唤数据,所述召唤数据包括各楼层召唤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服务人数;根据所述召唤数据,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根据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以及预设服务次数权重系数和预设服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电梯群组中每个电梯的召唤数据,所述召唤数据包括各楼层召唤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服务人数;/n根据所述召唤数据,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n根据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以及预设服务次数权重系数和预设服务人数权重系数,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初始评价值;/n根据所述各楼层初始评价值,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中间评价值;/n根据所述各楼层中间评价值以及预设邻近楼层召唤权重系数,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所述各楼层评价值;/n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生成电梯基站调整计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梯群组中每个电梯的召唤数据,所述召唤数据包括各楼层召唤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服务人数;
根据所述召唤数据,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
根据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和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以及预设服务次数权重系数和预设服务人数权重系数,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初始评价值;
根据所述各楼层初始评价值,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各楼层中间评价值;
根据所述各楼层中间评价值以及预设邻近楼层召唤权重系数,计算所述电梯群组的所述各楼层评价值;
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生成电梯基站调整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楼层初始评价值VAx为:
VAx=KAC×ACx+KAP×APx
其中,ACx为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次数,APx为所述各楼层召唤平均服务人数,KAC为所述预设服务次数权重系数,以及KAP为所述预设服务人数权重系数,x为服务楼层;
所述各楼层中间评价值VBx为:
其中,i为服务楼层,n为最大服务楼层;
所述各楼层评价值Vx为:
其中,K为所述预设邻近楼层召唤权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生成所述电梯基站调整计划之前,根据所述各楼层初始评价值、预设低频运行系数以及预设外召分散度计算系数,判断是否满足电梯基站取消条件;
若满足所述电梯基站取消条件,则取消电梯基站;
否则,则执行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生成所述电梯基站调整计划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基站取消条件包括:所述各楼层初始评价值之和小于所述预设低频运行系数,和/或,所述各楼层中间评价值的最大值小于所述预设外召分散度计算系数与所述电梯群组的最大服务楼层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基站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生成电梯基站调整计划,包括:
判断所述电梯群组是否为单梯;
若所述电梯群组为单梯,则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预设单梯外召集中度判断系数以及预设单梯外召相邻度判断系数,设定电梯基站;
否则,根据所述各楼层评价值、所述电梯群组的电梯数量、预设群组基站分配衰减系数以及预设群组召唤集中度判断系数,设定所述电梯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民,陈文斌,郑松鹤,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