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8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推杆,所述筒体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具有注射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射孔之间为腔体,所述推杆由所述开口深入到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注射孔一端的外部设有体表定位部,所述体表定位部可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并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针注射器,能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针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器。
技术介绍
:有针的药物注射是传统的注射方式,其基本操作过程是以中空的锐器(针头)刺入人体相应的组织中,然后将药物通过针头送达该组织。这种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1.针头需要刺入相应的人体组织,对组织是一种较大的创伤;2.有针注射由于创伤、疼痛、出血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恐惧和压力,儿童尤甚;3.由于针头的刺入人体组织,增加了组织感染的机会,因此,有针注射对注射环境,尤其是对针头的无菌状态要求很高;4.医护人员在对高危传染病(艾滋病、乙肝等)患者注射时,接触患者内环境后,带毒的针头在拔出时有刺伤医护人员而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可能;5.医护人员在对高危的传染病(艾滋病、乙肝等)患者注射后,带毒的针头作为医疗垃圾有很大的危害性,而焚烧等有效销毁方式成本很高。无针注射器的出现解决了上述缺陷,无针注射器没有针头,无针注射器在进行药物注射时不需要借助针头,使用高压射流原理,使得药液形成较细的流体,瞬间穿透皮肤达到皮下。无针注射器的注射端大部分为圆锥状,在圆锥状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注射孔,该注射孔孔径仅为零点几个毫米,而在无针注射器内设置有容药腔体,在腔体内还设置有活塞推杆,所述推杆通过弹簧或者其他助推器进行推动,以产生强大的压力对药液进行压缩,使其由注射孔高速喷射出去并进入到人体皮下。现有的无针注射器将注射部直接抵在人体体表,存在定位不够准确、容易发生滑动、不易控制等问题。在中国专利CN204208136U中公开了一种无针注射器,并具体公开了本体,本体设有注射端,注射端具有凹入式端部。凹入式端部包括凸起设置的边缘部以及凹入设置的注射部,且边缘部位于注射部的周缘。其中边缘部用于在注射时对无针注射器进行定位。上述专利中的无针注射器的注射部与边缘部为一体设置,并且相通,因此,该文件中的无针注射器在注射时容易发生压力的不稳、不均缺陷,影响药液的注射效果。并且上述专利设置的边缘部其稳固效果较差,在注射过程中还是比容容易发生滑移的,另外,上述专利中设置的边缘部会造成对注射部的视觉影响,无法精确地进行注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定位且稳固效果好、视觉效果好的无针注射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推杆,所述筒体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具有注射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射孔之间为腔体,所述推杆由所述开口深入到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注射孔一端的外部设有体表定位部,所述体表定位部可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并固定。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无针注射器,在定位时可将体表定位部上移避免影响注射部的视觉,使得可以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并且还能够达到稳固效果好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所述体表定位部包括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前端设置有定位件。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所述定位件为朝前的喇叭形开口。为进一步提高固位效果,所述喇叭形开口两侧具有裂口。并且采用这样的方式还能使得提高视觉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前端具有可与体表相抵的底面,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摩擦粒。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效果,在所述筒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滑槽,所述套筒外套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槽轴向长度大于套筒的轴向长度,所述滑槽内壁与所述套筒外壁螺纹连接。为进一步提高操作便利性,在所述筒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滑槽,所述套筒外套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槽轴向长度大于套筒的轴向长度,在所述滑槽外壁上设置有朝向后部的卡齿,在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朝向前部的且与所述卡齿向配合的扣齿。为进一步便于操作,在所述套筒的后部外壁上还设置有向外伸出的支臂。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能够使得在无针注射之前,对注射体表的准确定位,在无针注射过程之中对针体进行稳固,避免针体发生滑移,另外,还能够使得注射过程中达到稳压、压力恒定、注射效果好的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还具有操作便利,使用方便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针注射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无针注射器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筒体1和推杆2,所述筒体1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具有注射孔14,所述开口与所述注射孔之间为腔体12,所述推杆2由所述开口深入到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推杆2前端设置有活塞21,在所述筒体1的注射孔一端13的外部设有体表定位部3,所述体表定位部3可沿所述筒体1的轴向移动并固定。其中,所述体表定位部3可为现有的定位工具,当然为了安全性能,采用的体表定位部件必须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而通过体表定位部的轴向移动,使得在需要抽取药液和将注射部对准目标体表时不会遮挡视线,而在注射过程中,将体表定位部向下移动对体表进行固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体表定位部包括套设在所述筒体1外壁上的套筒31,在所述套筒前端设置有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为绕套筒一周的回转件,如碗状、桶状、喇叭状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朝前的喇叭形开口31,也就是说所述定位件向前伸出向四周扩散的同时,在其尾部还具有卷边,所述卷边形成了与体表接触的底面,而在所述底面上还可设置有提高摩擦力的摩擦粒。或者可提高摩擦力的其他手段,如设置为磨砂状、设置网格等。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喇叭形开口两侧具有裂口34。设置裂口有三个优势,一是可通过裂口进一步确认注射部是否定位准确,二是将喇叭形开口分为两瓣,通过两瓣的形式可将体表两侧向下压,使得中部凸起,更贴近注射部,使得注射效果更佳,三是通过非圆周的定位力施加,能够更好的避免注射部的滑移。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套筒31是可沿筒体的轴向滑动并定位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滑槽11,所述套筒外套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槽轴向长度大于套筒的轴向长度,所述滑槽内壁与所述套筒外壁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套筒,实现套筒在筒体上的轴向移动并定位,当无需注射时或者注射端需要吸取药液时,转动套筒使其位于最后端,也就是远离注射端,吸取完药液之后将注射部精确地对准体表需要注射的地方,然后转动套筒使其向前移动直至与体表相抵,使得两瓣喇叭状开口对体表进行向内的挤压,使得体表与注射部更加抵紧,通过喇叭形定位件和套筒能够很好的对注射部进行稳固,避免其轴向偏移或滑动,并且能够使得注射部的压力更加稳定,压强更大,压力更加恒定注射效果更好。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所述筒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滑槽,所述套筒外套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滑槽轴向长度大于套筒的轴向长度,在所述滑槽外壁上设置有朝向后部的卡齿,在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朝向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推杆,所述筒体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具有注射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射孔之间为腔体,所述推杆由所述开口深入到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注射孔一端的外部设有体表定位部,所述体表定位部可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推杆,所述筒体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具有注射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射孔之间为腔体,所述推杆由所述开口深入到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注射孔一端的外部设有体表定位部,所述体表定位部可沿所述筒体的轴向移动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表定位部包括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前端设置有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朝前的喇叭形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开口两侧具有裂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前端具有可与体表相抵的底面,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摩擦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闫建华周春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