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用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港用贴膜,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贴膜四边张力大引起张力性皮肤损伤以及固定不牢的技术问题。该输液港用贴膜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其中第一贴膜中部设置有圆形孔,第二贴膜为空心半球形结构,其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港的空腔,第二贴膜边缘沿圆形孔的边缘与第一贴膜相连,从而使空腔覆盖在无损伤针的突出部位。由于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为一体式设置且第二贴膜为带有空腔的半球形结构,因此该输液港用贴膜整体上为中部向上隆起从而形成一半球形、边部为平面贴膜的异形贴膜。在使用时将第二贴膜覆盖在无损伤针上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贴膜固定服帖且贴膜边部不卷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港用贴膜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港用贴膜。
技术介绍
输液港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输液港安装固定在患者皮肤下方后,通过特制的无损伤针插在输液港上就能够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与传统的注射方式相比,输液港能够有效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同时也能有效保护血管,避免患者出现血管炎等并发症状。但是输液港在护理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输液港用贴膜为平面贴膜,仅仅覆盖在无损伤针上方,用于遮盖无损伤针,但是由于无损伤针相对于传统的留置针等凸起程度较大,导致无损伤针处固定不服帖,且贴膜的四边张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卷边的问题,在患者活动时极易掉落,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输液港用贴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贴膜四边张力大、固定不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输液港用贴膜,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其中所述第一贴膜中部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二贴膜为空心半球形结构,其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港的空腔,所述第二贴膜边缘沿所述圆形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贴膜相连,从而使所述空腔覆盖在无损伤针的突出部位。由于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为一体式设置且第二贴膜为带有空腔的半球形结构,因此该输液港用贴膜整体上为中部向上隆起从而形成一半球形、边部为平面贴膜的异形贴膜。在使用时将第二贴膜覆盖在无损伤针上方,从而能够有效保证贴膜固定服帖且贴膜边部不卷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贴膜上还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隧道,与无损伤针相连的导管经所述隧道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由于无损伤针需要与导管相连,因此为了保证导管能从贴膜下方伸出,同时也为了能够方便的排出贴膜下方的空气,设置第一贴膜上有一横截面为弧形的隧道,导管经该隧道从贴膜下方伸出,同时空腔内的空气也经该隧道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管与所述隧道通过高举平台的固定方式相连。高举平台法固定能够有效保证导管与隧道之间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漏气或者固定不牢的情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下固定组件,所述下固定组件一侧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正对所述隧道端部从而使所述U形开口的两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贴膜上。由于导管会随着患者的动作而出现晃动,从而带动贴膜靠近导管的一侧出现松动,为了解决该问题设置该装置还包括一个侧边具有U形开口的下固定组件,其中U形开口正对隧道端部设置从而使U形开口的两侧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贴膜上,导管经该下固定组件上方伸出,从而在不影响导管的情况下实现对贴膜边的有效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隧道端部设置有V形开口。该V形开口有助于排出空腔内的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无损伤针和所述导管连接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无损伤针。由于无损伤针从注射座的上方插入,因此无损伤针与人体皮肤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为了避免患者活动时影响无损伤针的固定,因此设置无损伤针与导管的连接处下方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能够对无损伤针起到承托作用,避免无损伤针出现晃动或者固定不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为无菌纱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为U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标识条,所述标识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贴膜上表面。由于护士需要同时护理多个病人,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设置第一贴膜上表面有一标识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位于所述导管远离所述第一贴膜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导管伸出所述隧道外的部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标识条上表面涂覆有书写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港用贴膜,该贴膜中部向上凸起呈半球形,下方设置有一空腔,输液港无损伤针位于该空腔内;另外,贴膜侧部还设置有用于供与无损伤针相连的导管伸出的隧道结构,该隧道结构为向上拱起的弧形;在该隧道结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进一步固定贴膜侧边的下固定组件,该下固定组件与隧道相对一侧为U形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输液港用贴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导管与隧道相连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下固定组件与所述无损伤针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下固定组件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贴膜;11、隧道;12、V形开口;2、第二贴膜;21、空腔;3、无损伤针;4、导管;5、下固定组件;51、U形开口;6、支撑组件;7、标识条;8、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附图1是本技术输液港用贴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为一体式设置,其中第二贴膜相对于第一贴膜向上隆起形成一半球形结构,该半球形结构下方为空腔,输液港无损伤针(图中未画出)位于该空腔内;另外,与无损伤针相邻的导管经位于第一贴膜上的隧道结构伸出,从图中能够清楚的看出该隧道与导管通过高举平台法连接起来;另外,隧道端部设置有一下固定组件;导管远离贴膜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该固定带用于对导管做进一步的固定,避免导管随着患者的动作晃动从而影响该输液港无损伤针固定的稳定性;另外,第一贴膜的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书写的标识条。附图2是图1中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能够清楚的看到,该隧道结构为弧形,且第二贴膜内部为一空腔结构。附图3是图2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港用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其中所述第一贴膜中部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二贴膜为空心半球形结构,其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港的空腔,所述第二贴膜边缘沿所述圆形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贴膜相连,从而使所述空腔覆盖在无损伤针的突出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港用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设置的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其中所述第一贴膜中部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二贴膜为空心半球形结构,其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输液港的空腔,所述第二贴膜边缘沿所述圆形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贴膜相连,从而使所述空腔覆盖在无损伤针的突出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用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膜上还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隧道,与所述无损伤针相连的导管经所述隧道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用贴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固定组件,所述下固定组件一侧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正对所述隧道端部从而使所述U形开口的两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贴膜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用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端部设置有V形开口。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叶丽马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