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6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供的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和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两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管体内含有灌肠管,灌肠管镶嵌在管体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在管体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灌肠管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灌肠管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灌肠管外口为弯管形状,所述导丝从管体的后端穿插在管体中,管体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和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导丝与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和灌肠管内侧壁之间有间隙,管体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的30cm左右以下设有若干排气孔。该灌肠排气引流管同时达到深部灌肠和充分排气引流的效果,灌肠的同时不影响肛管排便排气,从而使深部宿便、气体排出,降低腹内压,使患者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肛肠清洗引流管,在临床应用时候,出现材质较软布容易进入肛门、材质较硬的容易损伤肠道组织,损伤直肠,也会出现长度短只能到达直肠,引流管前段引流孔易造成肛门处组织损伤,另外排气孔少,排气效果差,灌肠液进不到乙状结肠,同时达不到肠腔深部排气。治疗肛瘘的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多半都需要放置引流管,一般留置二到十天,有时长达一至数月,在引流管留置期间,保证引流管顺畅和妥善固定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在放置引流管期间会有脓液等液体排出,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流,轻则创面愈合慢重则因表皮生长快而形成假性愈合,最终导致肛瘘复发。脓液也会引起更严重的发炎和脓肿。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无创伤、易装卸、成本低且同时达到深部灌肠和充分排气引流的效果,灌肠的同时不影响肛管排便排气,从而使深部宿便、气体排出,降低腹内压,使患者增加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能很好的达到深部灌肠和充分排气引流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和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两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管体内含有灌肠管,灌肠管镶嵌在管体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在管体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灌肠管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灌肠管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灌肠管外口为弯管形状,所述导丝从管体的后端穿插在管体中,管体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和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导丝与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和灌肠管内侧壁之间有间隙,管体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的30cm左右以下设有若干排气孔。其中所述管体的长度为80-90厘米,优选80厘米,该管体的外径为0.6-1.2厘米;优选排气孔为20-30个,优选20个,导丝优选为不诱钢导丝;其中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的硅胶管体或可塑性的塑料管或可塑性的橡胶管制成,优选硅胶管体;优选灌肠管内口为圆形或椭圆孔;所述的丝的后端呈锥台形,为了在插入导丝时,导丝的后端不进入到管体内,便于抽出导丝,导丝长度长于管体长度,导丝抽出后与引流袋连接。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导丝及引流管等,进入肛门到直肠再到结肠30cm左右的长度,且孔达到20个左右,灌肠液通道和排便、排气不是同一个通道,解决了可以边灌肠边排气的问题,更是解决了深部灌肠和深部排气的效果,达到满意的灌肠效果,为术后或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肠胀气和宿便者保驾护航。降低腹内压,增加回心血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患者治疗提供可靠辅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1、管体;2、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3、灌肠管内侧壁;4、导丝;5、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6、灌肠管内口;7、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8、灌肠管外口;9、排气孔;10、灌肠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导丝(4),导丝(4)为不诱钢导丝,管体(1)为一体成型的硅胶管体,管体的长度为80厘米,该管体(1)的外径为1.0-2.0厘米,管体(1)两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管体(1)内含有灌肠管(10),灌肠管(10)镶嵌在管体(1)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10)在管体(1)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3),灌肠管(10)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6),灌肠管(10)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8),灌肠管外口(8)为弯管形状,所述导丝(4)从管体(1)的后端穿插在管体(1)中,管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和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7),导丝(4)与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和灌肠管内侧壁(3)之间有间隙,管体(1)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的30cm左右以下设有20-30个排气孔(9)。导丝(4)的后端呈锥台形,导丝长度长于为90厘米,导丝(4)抽出后与引流袋连接。使用本实施例前,可先按患者肛管的生理尺寸选择具有适当长度和管径的管体(1)的引流管并对其消毒,然后在其外套上涂抹含杀菌、消毒药物的药膏(如含金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的软膏)。对患者肛门周围清理、消毒后,将本灌肠排气引流管从肛门插入肠道,插入约30厘米处后,拔出导丝(4),病人体内的废液通过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或少量从若干排气孔(9)流入、到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7)排出,需要加药时,从灌肠管外口(8)加药。这种灌肠排气引流管易于插入患者的肛门,减少插入时患者的痛苦。管体(1)内设有导丝(4),使引流更顺畅,在插入导丝(4)时,导丝(4)的后端不进入到管体(1)内,便于抽出导丝(4)。灌肠的同时不影响肛管排便排气,从而使深部宿便、气体排出,降低腹内压,使患者增加舒适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导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两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管体(1)内含有灌肠管(10),灌肠管(10)镶嵌在管体(1)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10)在管体(1)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3),灌肠管(10)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6),灌肠管(10)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8),灌肠管外口(8)为弯管形状,所述导丝(4)从管体(1)的后端穿插在管体(1)中,管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和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7),导丝(4)与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和灌肠管内侧壁(3)之间有间隙,管体(1)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的30cm左右以下设有若干排气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导丝(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两外侧壁为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管体(1)内含有灌肠管(10),灌肠管(10)镶嵌在管体(1)内且为一体结构,灌肠管(10)在管体(1)内部分为灌肠管内侧壁(3),灌肠管(10)前端设有灌肠管内口(6),灌肠管(10)后端设有灌肠管外口(8),灌肠管外口(8)为弯管形状,所述导丝(4)从管体(1)的后端穿插在管体(1)中,管体(1)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和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口(7),导丝(4)与灌肠排气引流管外壁(2)和灌肠管内侧壁(3)之间有间隙,管体(1)的前端灌肠排气引流管内口(5)的30cm左右以下设有若干排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排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长度为80-90厘米,管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