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利燕专利>正文

一种导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6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器,包括包布片(2),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卡扣母端(3),包布片(2)的包裹面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钩刺面或毛绒面,包布片(2)的外露面的另一端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相对应的毛绒面或钩刺面,包布片(2)的外露面固定设置布带(5)向外延伸,布带(5)穿过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布带(5)滑行并滞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管固定器结构简单,用料易得,固定效果好,舒适性好,操作方便,消除了胶布固定的众多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是血液透析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为从大腿根部静脉或颈部静脉的相近两点位穿刺引出2路通血管路并列一起至体外,分别为导出与导入的2路通血导管,称其为血液透析导管,简称为导管。这样,病人可以随时启用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病人因病情不同需血液透析的时间从几周至一年以上不等,在此期间,血液透析导管就需留置在病人身上。通常留置在病人体外的导管长度在10cm以上,为了防止病人活动而牵扯到导管,导致疼痛不适与影响透析治疗,严重的会脱管而需二次插管,就需要将导管固定在病人身上,如此也可便于病人活动。目前临床上常用固定方式是将透析导管通过胶布贴在皮肤上,如此将导管直接粘贴在人体皮肤上。治疗开始时,需要把宽胶布从皮肤上撕掉,患者会有疼痛不适感。治疗开始时、透析治疗结束后,导管用纱布包好后需要用宽胶布贴在皮肤上;透析间期,胶布易松脱影响导管固定,皮肤上贴了宽胶布影响了皮肤清洁,胶布撕掉皮肤上会留下胶布痕迹;个别患者还对胶布过敏。长期导管需要携带很长时间,导管固定使用胶布使患者感觉不适,部分患者不愿使用胶布固定,导致导管非计划拔管,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这些使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每周2-3次进行导管的评估、使用、维护,长期暴露于医用粘贴剂之下,反复的接触表面消毒剂和去除、贴合敷贴会剥除表皮细胞,甚至是皮肤的角质层,使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医用粘贴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用于包裹导管(1)的包布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至少1个卡扣母端(3),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钩刺面或毛绒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的另一端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相对应的毛绒面或钩刺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固定设置至少1条布带(5)向外延伸,所述布带(5)穿过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所述布带(5)滑行,并在所述布带(5)的任意位置滞留。以下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间隔设置2个卡扣母端(3),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也间隔设置2条布带(5)向外延伸。所述包布片(2)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下面加设一块垫布片(8),或将所述包布片(2)的尺寸延长,使卡扣母端(3)位于垫布片(8)或延长的包布片(2)上面。所述卡扣母端(3)包括插入端与固定连接端,其插入端开设插口(11),中间对称设置与插口(11)相通的凹口(12),其固定连接端开设穿带口(7),所述包布片(2)设置连接带(13)穿过卡扣母端(3)的穿带口(7)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公端(6)也包括插入端与固定连接端,其插入端设置卡指(10),其固定连接端开设并列开设2个穿带口(7),布带(5)从其中一个穿带口(7)穿入又从另一个穿带口(7)穿出。本技术导管固定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布片、布带、魔术贴、塑料卡扣制作,材料易得,制作成本低,固定效果好,舒适性好,操作十分方便,彻底消除了使用胶布固定的众多不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导管固定器打开状态外露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导管固定器打开状态包裹面示意图。图3为示意图所使用的卡扣的公端、母端及卡入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导管固定器打开状态外露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导管固定器打开状态包裹面示意图。图6为病人大腿根部中心静脉置管的导管示意图。图7为导管包裹医用纱布状态示意图。图8为使用本技术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病人大腿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图1至图8所示,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用于包裹导管1的包布片2,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至少1个卡扣母端3,包布片2的包裹面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钩刺面或毛绒面,包布片2的外露面的另一端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相对应的毛绒面或钩刺面,包布片2的外露面固定设置至少1条布带5向外延伸,布带5穿过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布带5滑行,并在布带5的任意位置滞留。由于通常留置在病人体外的导管长度在10cm以上,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以间隔设置2个卡扣母端3为适宜,包布片2的外露面也间隔设置2条布带5向外延伸。当然,也可以只设置1个卡扣母端3,包布片2的外露面也只设置2条布带5。如图4、图5所示,包布片2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下面可加设一块垫布片8,或将包布片2的尺寸延长,使卡扣母端3位于垫布片8或延长的包布片2上面。这样,可避免卡扣件接触到病人皮肤,也会使病人比较舒服。包布片2与垫布片8及布带5以采用棉布为适合。卡扣可采用塑料卡扣。如图3所示,卡扣母端3包括插入端与固定连接端,其插入端开设插口11,中间对称设置与插口11相通的凹口12,其固定连接端开设穿带口7,包布片2设置连接带13穿过卡扣母端3的穿带口7与其固定连接;卡扣公端6也包括插入端与固定连接端,其插入端设置卡指10,其固定连接端开设并列开设2个穿带口7,布带5从其中一个穿带口7穿入又从另一个穿带口7穿出,布带5与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布带5滑行,并在布带5的任意位置滞留。大腿部置管的血液透析导管状态如图6所示,引出口14需粘贴医用胶布15,导管外面需用医用纱布16包裹成柱状,如图7所示。本技术导管固定器使用操作时,用包布片2卷绕包裹住置于病人大腿9部的导管1,将其魔术贴4的钩刺面与毛绒面相粘接,将布带5环绕病人大腿9一周后,将卡扣公端6卡指10插入卡扣母端3的插口11中,插入前后调整布带5长度至合适就可,如图8所示。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导管固定器经临床试用,固定效果好,舒适性好,操作方便,深受相关病人欢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用于包裹导管(1)的包布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至少1个卡扣母端(3),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钩刺面或毛绒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的另一端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相对应的毛绒面或钩刺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固定设置至少1条布带(5)向外延伸,所述布带(5)穿过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所述布带(5)滑行,并在所述布带(5)的任意位置滞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用于包裹导管(1)的包布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固定设置至少1个卡扣母端(3),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在卡扣母端(3)所在端的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钩刺面或毛绒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的另一端局部设置魔术贴(4)的相对应的毛绒面或钩刺面,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固定设置至少1条布带(5)向外延伸,所述布带(5)穿过卡扣公端(6)的穿带口(7)使该卡扣公端(6)可以沿所述布带(5)滑行,并在所述布带(5)的任意位置滞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片(2)的包裹面的其中一端间隔设置2个卡扣母端(3),所述包布片(2)的外露面也间隔设置2条布带(5)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利燕戴榕娟
申请(专利权)人:费利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