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凡专利>正文

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5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负压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包括负压罩,且在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固定管,固定管上设有负压管,负压管的端部设有连接管,负压罩外壁上还套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下方还设有胶圈垫,限位环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挂钩装置,挂钩装置包括挂钩,其中两个挂钩上粘接固定有刺面魔术贴束缚带,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对称的挂钩上还设有毛面魔术贴束缚带;该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在限位环上设有四个挂钩装置方便安装刺面魔术贴束缚带与毛面魔术贴束缚带,便于固定在不同患者的不同部位上松紧度可调节,胶圈垫具有一定伸缩弹性,与负压罩配合,避免泄露气压,更好的保证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
本技术涉及负压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
技术介绍
烧伤处的伤口组织末端难以接收到人体内部组织传送过来的营养物质,同时,当伤口处于裂开状态时,伤口处的病菌会进一步感染阻碍伤口愈合。在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负压辅助伤口愈合和治疗。负压辅助治疗是通过在伤口部位放置专利敷料并施加负压,帮助拉拢伤口边缘,去除局部感染物,并从细胞水平积极促进肉芽组织形成,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现有技术中,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不能针对不同的烧伤的地方进行很好的固定,从而导致负压罩不能很好的将烧伤部进行密封覆盖,进而导致部分烧伤部位被遗漏或负压罩与皮肤之间密封不严而造成负压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包括负压罩,所述负压罩内部为空心状,所述负压罩顶部呈半球形,且所述负压罩的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罩的底部开口,所述负压罩外壁上还套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靠近负压罩底部边缘处,所述限位环下方还设有胶圈垫,且所述胶圈垫的边缘超出所述负压罩的底部开口的边缘,所述限位环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挂钩装置,所述挂钩装置包括挂钩,其中一部分所述挂钩上粘接固定有刺面魔术贴束缚带,与固定所述刺面魔术贴束缚带对应的另外一部分所述挂钩上设有毛面魔术贴束缚带,所述毛面魔术贴束缚带能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相互粘接。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管的端部设有连接管,且所述负压管与连接管熔接固定,所述固定管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与固定管螺纹连接,负压管另一端与负压治疗仪连接,螺纹连接方便使用者手动将连接管与负压罩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环与负压罩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挂钩通过固定座与所述限位环连接,且所述固定座与限位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挂钩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便于在限位环上安装挂钩,通过挂钩将整个负压罩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罩底部设有第一弧形开口部,所述胶圈垫底部设有第二弧形开口部,且所述第二弧形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弧形开口部的弧形相似,所述第二弧形开口部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弧形开口部的边缘,胶圈垫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可以适应与不同患者不通过部位能够紧密贴合,第二弧形开口部与第一弧形开口部对应更能够紧密贴合患者的烧伤部位,避免泄露气压。作为优选,挂钩装置呈等间距分布,且数量上有四个,两个相邻的挂钩上固定连接刺面魔术贴束缚带,与其对应另外两个相邻的挂钩上固定连接毛面魔术贴束缚带,通过毛面魔术贴束缚带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相互粘接,将整个负压罩固定在患者烧伤部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负压管与连接管熔接固定,在连接管上设有内螺纹,负压罩顶部设有固定管,固定管上设有外螺纹,连接管与固定管螺纹连接,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负压罩外壁上套设限位环,限位环上设有四个挂钩装置,两个挂钩上固定刺面魔术贴束缚带,另外两个挂钩上固定毛面魔术贴束缚带,相互对立的刺面魔术贴束缚带与毛面魔术贴束缚带相互粘接,便于固定在患者伤口处,胶圈垫具有一定伸缩弹性,与负压罩配合,在第二弧形开口部与第一弧形开口部配合下,紧密的与患者贴合,避免泄露气压,更好的保证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刺面魔术贴与毛面魔术贴分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负压罩结构分解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负压罩结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负压罩;10、固定管;11、第一弧形开口部;2、负压管;20、连接管;3、限位环;30、挂钩装置;300、挂钩;301、固定座;4、胶圈垫;40、第二弧形开口部;5、刺面魔术贴束缚带;6、毛面魔术贴束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包括负压罩1。负压罩1内部为空心状。负压罩1顶部呈半球形,且在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固定管10。固定管10上设有负压管2。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负压罩1外壁上还套设有限位环3,并且限位环3靠近负压罩1底部边缘处。限位环3下方还设有胶圈垫4,且胶圈垫4的边缘超出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的边缘。限位环3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挂钩装置30。挂钩装置30包括挂钩300。其中一部分挂钩300上粘接固定有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对称的另外一部分挂钩300上还设有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能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相互粘接。使用时,将本负压罩罩设在烧伤部外,并通过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和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进行固定,因为胶圈垫4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则能与与患者不同部位紧密贴合,避免泄露气压。本实施例中,固定管10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负压管2的端部设有连接管20,并且负压管2与连接管20熔接固定。连接管20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管20与固定管10螺纹连接,方便使用者手动将连接管20与负压罩1连接,便于更换负压罩1。负压管2另一端与负压治疗仪连接,便于拆卸安装负压管2与负压治疗仪,方便操作人员的连接使用,还便于更换。进一步,负压罩1底部设有第一弧形开口部11。胶圈垫4底部设有第二弧形开口部40。并且第二弧形开口部40与第一弧形开口部11弧形大小相适配,第二弧形开口部40的边缘超出第一弧形开口部11的边缘。第二弧形开口部40与第一弧形开口部11对应更能够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包括负压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罩(1)内部为空心状,所述负压罩(1)顶部呈半球形,且所述负压罩(1)的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上设有负压管(2),所述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所述负压罩(1)外壁上还套设有限位环(3),且所述限位环(3)靠近负压罩(1)底部边缘处,所述限位环(3)下方还设有胶圈垫(4),且所述胶圈垫(4)的边缘超出所述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的边缘,所述限位环(3)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挂钩装置(30),所述挂钩装置(30)包括挂钩(300),其中一部分所述挂钩(300)上粘接固定有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与固定所述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对应的另外一部分所述挂钩(300)上设有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所述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能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相互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包括负压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罩(1)内部为空心状,所述负压罩(1)顶部呈半球形,且所述负压罩(1)的顶部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上设有负压管(2),所述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所述负压罩(1)外壁上还套设有限位环(3),且所述限位环(3)靠近负压罩(1)底部边缘处,所述限位环(3)下方还设有胶圈垫(4),且所述胶圈垫(4)的边缘超出所述负压罩(1)的底部开口的边缘,所述限位环(3)圆周外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挂钩装置(30),所述挂钩装置(30)包括挂钩(300),其中一部分所述挂钩(300)上粘接固定有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与固定所述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对应的另外一部分所述挂钩(300)上设有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所述毛面魔术贴束缚带(6)能与刺面魔术贴束缚带(5)相互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负压治疗仪的负压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2)的端部设有连接管(20),且所述负压管(2)与连接管(20)熔接固定,所述固定管(10)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0)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20)与固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凡周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邓凡周维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