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承炎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72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属于降解塑料领域,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首先通过引导崩解柱,在降解时,首先引导细菌从引导崩解柱向塑料内部蔓延,实现塑料的预崩解,同时在预崩解后,层叠光解层遇光,能够被及时光解,进而进一步加速本塑料的自崩解成为碎片,降低碎片体积,并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同时配合其内部内置引崩球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降解时土壤中的细菌,从而实现在整体崩解成碎片后,细菌向崩解后塑料碎片的内部聚集,从而实现降解时,内外双向同步进行生物降解的效果,显著提高降解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破碎,有效降低了对于降解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解塑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
技术介绍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塑料的使用,造成了环境巨大的污染,因而后续出现了全降解塑料,但是每天关于塑料的消耗量巨大,导致即使是全降解塑料,其降解速度依然很慢,对于环境来说全降解塑料依然是一定的负担,通常塑料降解时,会进行机器操作,将其打碎,降低其颗粒度,从而提升塑料的降解速度,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投入较多的降解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它可以通过引导崩解柱,在降解时,首先引导细菌从引导崩解柱向塑料内部蔓延,实现塑料的预崩解,同时在预崩解后,层叠光解层遇光,能够被及时光解,进而进一步加速本塑料的自崩解成为碎片,降低碎片体积,并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同时配合其内部内置引崩球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降解时土壤中的细菌,从而实现在整体崩解成碎片后,细菌向崩解后塑料碎片的内部聚集,从而实现降解时,内外双向同步进行生物降解的效果,显著提高降解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破碎,有效降低了对于降解的成本投入。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包括两个外塑料层以及连接在两个外塑料层之间的塑料夹层,所述外塑料层和塑料夹层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预制引光孔,每组所述预制引光孔之间均设有多个层叠光解层,所述层叠光解层镶嵌在塑料夹层内,且层叠光解层两端分别与同组中两个预制引光孔连接,所述外塑料层远离塑料夹层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崩槽,所述预崩槽与预制引光孔相对应,所述预崩槽槽口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所述预崩槽内部填充有预崩解粉末,所述预制引光孔远离塑料夹层的一端设有引导崩解柱,所述引导崩解柱位于预崩槽内底端和预制引光孔内顶端之间,可以通过引导崩解柱,在降解时,首先引导细菌从引导崩解柱向塑料内部蔓延,实现塑料的预崩解,同时在预崩解后,层叠光解层遇光,能够被及时光解,进而进一步加速本塑料的自崩解成为碎片,降低碎片体积,并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同时配合其内部内置引崩球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降解时土壤中的细菌,从而实现在整体崩解成碎片后,细菌向崩解后塑料碎片的内部聚集,从而实现降解时,内外双向同步进行生物降解的效果,显著提高降解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破碎,有效降低了对于降解的成本投入。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光解层端部贯穿预制引光孔边缘,且层叠光解层延伸至预制引光孔内部,使得当预制引光孔上的引导崩解柱处被土壤细菌集中预先分解后,外界光线可以照射到预制引光孔内,使得层叠光解层能够及时感光,从而使得层叠光解层能够被及时光解,从而便于降解时,本塑料的快速崩解,从而有效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崩解柱为折线状,相较于平直的线状,可以有效提高其轻度,从而提高外塑料层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引导崩解柱为截面直径为0.5-1mm,使得在在正常使用时,引导崩解柱不易因强度过低,导致外塑料层开裂崩解,从而有效保证本塑料的正常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封口层和外塑料层为一体结构,且外塑料层、塑料夹层和封口层均为淀粉全降解材料制成,使得本塑料能够完全被降解,可以有效降低本塑料在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光解层为光解聚合物材料制成,使得层叠光解层遇光能够分解,所述层叠光解层包括多个相互接触的L形连接件,且一个L形连接件的端部与另一个L形连接件的中部相连,可以用有效提高层叠光解层整体向塑料夹层内延伸的范围,一方面有效扩大光解范围,便于本塑料在降解时整体的崩解,使得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加速降解。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夹层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置引崩球,通过内置引崩球,可以有效吸引降解时土壤中的细菌,从而实现细菌向崩解后塑料碎片的内部聚集,从而实现降解时,内外双向同步进行生物降解的效果,显著提高降解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内置引崩球包括包裹外层,所述包裹外层内部填充有聚集崩解粉末,所述包裹外层外端固定连接有崩解主须,所述崩解主须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崩解支须。进一步的,所述崩解主须和崩解支须均为多孔结构,便于增大崩解主须和崩解支须与细菌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崩解主须和崩解支须部分的降解,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该部分的细菌量,加速细菌从内向外的蔓延降解,且引导崩解柱、包裹外层、崩解主须和崩解支须均为添加有腐殖质的淀粉全降解材料制成,腐殖质可以用作细菌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对于细菌的吸引,使得本塑料内外双向可以同步进行降解。进一步的,所述聚集崩解粉末和预崩解粉末均为腐殖质和枯木粉末的混合物,且腐殖质和枯木粉末混合比例为0.5-1:1,腐殖质和枯木粉末用作引导降解细菌向本塑料内部蔓延,从而辅助本塑料的崩解降解。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光解层表面涂设有黑色颜料层,便于光的吸收,加速层叠光解层的光解,所述预制引光孔内壁涂设有银色颜料层,便于将多余的光反射,进而加大层叠光解层的吸光效率。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首先通过引导崩解柱,在降解时,首先引导细菌从引导崩解柱向塑料内部蔓延,实现塑料的预崩解,同时在预崩解后,层叠光解层遇光,能够被及时光解,进而进一步加速本塑料的自崩解成为碎片,降低碎片体积,并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同时配合其内部内置引崩球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降解时土壤中的细菌,从而实现在整体崩解成碎片后,细菌向崩解后塑料碎片的内部聚集,从而实现降解时,内外双向同步进行生物降解的效果,显著提高降解效率,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破碎,有效降低了对于降解的成本投入。(2)层叠光解层端部贯穿预制引光孔边缘,且层叠光解层延伸至预制引光孔内部,使得当预制引光孔上的引导崩解柱处被土壤细菌集中预先分解后,外界光线可以照射到预制引光孔内,使得层叠光解层能够及时感光,从而使得层叠光解层能够被及时光解,从而便于降解时,本塑料的快速崩解,从而有效增大本塑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降解效率。(3)引导崩解柱为折线状,相较于平直的线状,可以有效提高其轻度,从而提高外塑料层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引导崩解柱为截面直径为0.5-1mm,使得在在正常使用时,引导崩解柱不易因强度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包括两个外塑料层(11)以及连接在两个外塑料层(11)之间的塑料夹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塑料层(11)和塑料夹层(12)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预制引光孔(2),每组所述预制引光孔(2)之间均设有多个层叠光解层(4),所述层叠光解层(4)镶嵌在塑料夹层(12)内,且层叠光解层(4)两端分别与同组中两个预制引光孔(2)连接,所述外塑料层(11)远离塑料夹层(12)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崩槽(61),所述预崩槽(61)与预制引光孔(2)相对应,所述预崩槽(61)槽口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62),所述预崩槽(61)内部填充有预崩解粉末,所述预制引光孔(2)远离塑料夹层(12)的一端设有引导崩解柱(3),所述引导崩解柱(3)位于预崩槽(61)内底端和预制引光孔(2)内顶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包括两个外塑料层(11)以及连接在两个外塑料层(11)之间的塑料夹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塑料层(11)和塑料夹层(12)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预制引光孔(2),每组所述预制引光孔(2)之间均设有多个层叠光解层(4),所述层叠光解层(4)镶嵌在塑料夹层(12)内,且层叠光解层(4)两端分别与同组中两个预制引光孔(2)连接,所述外塑料层(11)远离塑料夹层(12)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崩槽(61),所述预崩槽(61)与预制引光孔(2)相对应,所述预崩槽(61)槽口处固定连接有封口层(62),所述预崩槽(61)内部填充有预崩解粉末,所述预制引光孔(2)远离塑料夹层(12)的一端设有引导崩解柱(3),所述引导崩解柱(3)位于预崩槽(61)内底端和预制引光孔(2)内顶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光解层(4)端部贯穿预制引光孔(2)边缘,且层叠光解层(4)延伸至预制引光孔(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崩解柱(3)为折线状,且引导崩解柱(3)为截面直径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内外双向自崩解型全降解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层(62)和外塑料层(11)为一体结构,且外塑料层(11)、塑料夹层(12)和封口层(62)均为淀粉全降解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承炎
申请(专利权)人:潘承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