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鼻饲注食装置
本技术涉及后期护理
,具体为一种简易鼻饲注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用50ml注射器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进行鼻饲注食,在后期家属参与护理过程中也是教家属运用注射器为患者注食。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用注射器注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具体如下:由于注射器管径较小,在抽吸食物过程中费力,遇到粘稠度稍大一点的食物根本就吸不进。临床工作中容量最大的注射器为50ml,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常规每次注食200ml,那么得分四次才能达到注食要求,反复将鼻饲顶端的堵盖打开关闭,易增加细菌污染,此过程还要反复抽吸,无形中增加了护士及家属的工作量及费时。因注射器前端较短,注射器与鼻饲接洽处易渗液。注射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管壁与活塞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抽吸力度加大,不易抽吸,此时便要重新更换注射器才能进行注食,就我们科室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评均两天需重新更换一枚注射器,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及社会医疗垃圾的增多,部分家属未按规定将废弃的注射器丢入指定位置,随意丢弃,不利于环保。 >注射器管筒较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鼻饲注食装置,包括注食支架(1)和位于注食支架(1)上的手压把手(7),其特征在于:在注食支架(1)内设置三通管结构(9),其中位于底部的通管与吸管(2)连接,位于上方的通管与喷嘴(3)连通,位于中部的通管形成中间存储腔(4),在中间存储腔(4)内设置活塞(5),与活塞(5)铰接的活塞杆(6)伸出中间存储腔(4)并与手压把手(7)连接,该手压把手(7)上端与注食支架(1)采用铰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鼻饲注食装置,包括注食支架(1)和位于注食支架(1)上的手压把手(7),其特征在于:在注食支架(1)内设置三通管结构(9),其中位于底部的通管与吸管(2)连接,位于上方的通管与喷嘴(3)连通,位于中部的通管形成中间存储腔(4),在中间存储腔(4)内设置活塞(5),与活塞(5)铰接的活塞杆(6)伸出中间存储腔(4)并与手压把手(7)连接,该手压把手(7)上端与注食支架(1)采用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鼻饲注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存储腔(4)的内端为锥状结构,在中间存储腔(4)内设置预紧弹簧(8),且该预紧弹簧(8)位于锥状结构和活塞(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炜,黄渊,钟跃勤,朱先坤,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