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6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部按摩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部按摩器,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部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者仰卧位下使用,并将按摩器放置在使用者的要部下面;并通过三角形的支撑部支撑按摩辊,能够贴合人体腰椎生理曲线;由使用者移动带动按摩辊滚动,以按摩放松使用者的腰部肌群,从而缓解腰部疲劳和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部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腰部按摩器。
技术介绍
人体腰椎的生理曲线是向前弯曲的,在长期的坐站或者弯腰等活动后,腰椎容易向后弓,造成腰部各大小肌群疲劳产生疼痛,甚至产生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而需要腰部肌肉放松、缓解疲劳和疼痛的人群,往往很难实现自我放松,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或者成本高昂的医疗介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对于腰部放松治疗仪器复杂、花费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部按摩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按摩腰部、放松腰部肌群、缓解腰部疲劳和疼痛。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腰部按摩器,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部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本技术在使用者仰卧位下使用,并将按摩器放置在使用者的要部下面;并通过三角形的支撑部支撑按摩辊,能够贴合人体腰椎生理曲线;由使用者移动带动按摩辊滚动,以按摩放松使用者的腰部肌群,从而缓解腰部疲劳和疼痛。优选的,所述支撑部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以使得使用者在移动中受到支撑部的支撑相同。作为支撑部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板、第一侧支部、第二侧支部;所述第一侧支部顶端与按摩辊铰接,所述第一侧支部底端与底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顶端与按摩辊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底端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位置可变。通过第二支撑部底端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位置变动,以调节按摩辊轴线到底板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腰椎生理曲线和按摩力度。作为第二支撑部底端位置的调节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板正对第一侧支部的一侧转动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长度方向与底板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螺杆一端部抵靠在第二侧支部底部外侧。支撑部的具体尺寸为:所述底板的宽度为40cm,所述第一侧支部、第二侧支部的宽度均为22cm。作为第二支撑部底端位置的调节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纵向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二侧支部底部卡设在卡槽内。通过第二侧支部底部卡设在不同的卡槽内,以改变按摩辊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支部底部铰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设在卡槽内。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二侧支部晃动影响按摩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支撑部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部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在使用者仰卧位下使用,并将按摩器放置在使用者的要部下面;并通过三角形的支撑部支撑按摩辊,能够贴合人体腰椎生理曲线;由使用者移动带动按摩辊滚动,以按摩放松使用者的腰部肌群,从而缓解腰部疲劳和疼痛。2、支撑部包括底板、第一侧支部、第二侧支部;所述第一侧支部顶端与按摩辊铰接、底端与底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顶端与按摩辊铰接、底端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位置可变。通过第二支撑部底端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位置变动,以调节按摩辊轴线到底板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腰椎生理曲线和按摩力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零部件名称:1-支撑部,2-按摩辊,3-底板,4-第一侧支部,5-第二侧支部,6-螺杆,7-卡槽,8-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腰部按摩器,包括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截面为三角形,也就是说,支撑部1为三棱柱状。所述支撑部1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2,可以理解的是,按摩辊2轴线与三棱柱状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按摩辊2可在支撑部1顶部绕按摩辊2转动。按摩辊2通常是在圆柱形的筒体表面设置若干凸起,通过凸起刺激腰部肌群以起到按摩的效果。本技术在使用者仰卧位下使用,并将按摩器放置在使用者的要部下面,即使用时,将支撑部1的底端放置在床上或者地面上等。并通过三角形的支撑部1支撑按摩辊2,使得按摩器能够贴合人体腰椎生理曲线;由使用者移动带动按摩辊2滚动,以按摩放松使用者的腰部肌群,从而缓解腰部疲劳和疼痛。优选的,所述支撑部1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以使得使用者在移动中受到支撑部1的支撑相同。作为支撑部1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1包括底板3、第一侧支部4、第二侧支部5。所述第一侧支部4顶端与按摩辊2铰接,所述第一侧支部4底端与底板3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5顶端与按摩辊2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5底端在底板3宽度方向的位置可变。通过第二支撑部5底端在底板3宽度方向的位置变动,以调节按摩辊2轴线到底板3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腰椎生理曲线和调节按摩力度。作为第二支撑部5底端位置的调节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板3正对第一侧支部4的一侧转动螺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长度方向与底板3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螺杆6一端部抵靠在第二侧支部5底部外侧。使用时,通过旋转螺杆6,由螺杆6的转动调节第二支撑部5、第一支撑部4的倾斜角度,以实现调节按摩辊2高度的目的。支撑部1的具体尺寸为:所述底板3的宽度为40cm,所述第一侧支部4、第二侧支部5的宽度均为22cm。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底板3纵向设有若干卡槽7,所述第二侧支部5底部卡设在卡槽7内。通过第二侧支部5底部卡设在不同的卡槽7内,以改变按摩辊2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支部5底部铰接有卡接部8,所述卡接部8卡设在卡槽7内,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二侧支部5晃动影响按摩效果。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部按摩器,包括支撑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部(1)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部按摩器,包括支撑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支撑部(1)顶端转动连接有按摩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底板(3)、第一侧支部(4)、第二侧支部(5);
所述第一侧支部(4)顶端与按摩辊(2)铰接,所述第一侧支部(4)底端与底板(3)的一侧铰接;
所述第二侧支部(5)顶端与按摩辊(2)铰接,所述第二侧支部(5)底端在底板(3)宽度方向的位置可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部按摩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