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科康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产妇在生产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卧床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下肢水肿,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恢复速度。目前产妇的产后锻炼一般由看护人员陪同产妇散步,但是产妇生产后身体虚弱,无法长时间走动,需要看护人员长时间扶持,增加了看护人员的护理负担;且产妇长时间卧床背部易出现压疮,需要适当的按摩促进背部血液循环,避免压疮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产妇产后腿部锻炼不便,及产妇背部易出现压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且中空的床体,床体上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其后侧且上下贯通的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内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前后移动的推杆,两个推杆的上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动槽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床体上侧壁的前侧开设有两个与滑动槽一一对应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两个推杆的下端分别伸出其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前后方向且中空的床体(1),其特征在于,床体(1)上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其后侧且上下贯通的滑动槽(2),两个滑动槽(2)内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前后移动的推杆(3),两个推杆(3)的上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动槽(2)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4),床体(1)上侧壁的前侧开设有两个与滑动槽(2)一一对应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5),两个推杆(3)的下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动槽(2)且设有L形的拉杆(6),两个拉杆(6)的上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移动槽(5)滑动连接,两个拉杆(6)上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按摩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包括前后方向且中空的床体(1),其特征在于,床体(1)上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其后侧且上下贯通的滑动槽(2),两个滑动槽(2)内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前后移动的推杆(3),两个推杆(3)的上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动槽(2)且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4),床体(1)上侧壁的前侧开设有两个与滑动槽(2)一一对应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5),两个推杆(3)的下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动槽(2)且设有L形的拉杆(6),两个拉杆(6)的上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移动槽(5)滑动连接,两个拉杆(6)上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按摩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腿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旋转轴(8),两个旋转轴(8)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同步带轮(9),每前后相对的两个同步带轮(9)之间经齿形带(10)连接,两个齿形带(10)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两个推块(11),每个推块(11)均可与其对应侧的推杆(3)后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培,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