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雪峰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34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其结构包括驱动箱、设备主体、控制面板、工作台、捋料护磨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旋捋结构配合设有的捋屑组件,对料辊表面附着有的金属屑做柔性的捋除作用,以避免在输送旋转所产生的机械热作用下,使得该金属附着物呈顽固贴合继而导致输送道出现堵塞现象,与此同时在包纳槽为加热结构的配合下,有利于实现对料辊表面的油性顽固杂质做包容性的热熔包纳,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拭护机构以及拭捋组件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对经由捋除后的附着物做进一步的收纳处理,从而确保料辊表面始终呈光滑状,继而可有效的避免在加工时所产生的机械热影响下,导致料辊表面出现额外的突出加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在对于轴类零件进行表面结构的加工打磨时,常采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由于零件待加工时其结构较大且以人力较难以完成上料加工,故而在数控车床内结合采用机械化的上料设备以完成上料。由于在通过上料设备对料辊输送至数控车床内部并进行加工时,由于其处于车间内部,而车间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油气较易使得料辊以及设备表面出现顽固的油性,并使得气浮物与之相贴合附着,导致料辊在利用上料架做输送时,其输送管道内部堆积有大量的附着物,并在长期的堆积作用下,其输送管道无法荷载,导致卡壳进而产生短路现象。同时,因在输送的过程中料辊表面会产生有大量的机械热,而在机械热的影响下料辊则会夹带有少量的金属屑输出,导致料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该金属屑出现表面现有多余的突出加厚,继而使得料辊加工精度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其结构包括驱动箱(1)、设备主体(2)、控制面板(3)、工作台(4)、捋料护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2)设于驱动箱(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设备主体(2)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4)安装于设备主体(2)内中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捋料护磨装置(5)安装于设备主体(2)左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n所述捋料护磨装置(5)包括安装板(5a)、螺旋板(5b)、旋捋结构(5c)、拭护机构(5d),所述螺旋板(5b)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安装板(5a)外表面,所述旋捋结构(5c)设于安装板(5a)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其结构包括驱动箱(1)、设备主体(2)、控制面板(3)、工作台(4)、捋料护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2)设于驱动箱(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设于设备主体(2)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工作台(4)安装于设备主体(2)内中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捋料护磨装置(5)安装于设备主体(2)左侧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捋料护磨装置(5)包括安装板(5a)、螺旋板(5b)、旋捋结构(5c)、拭护机构(5d),所述螺旋板(5b)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安装于安装板(5a)外表面,所述旋捋结构(5c)设于安装板(5a)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拭护机构(5d)安装于旋捋结构(5c)后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捋结构(5c)包括框环(5c1)、复位弹簧(5c2)、推板(5c3)、衔接扣(5c4)、捋屑组件(5c5),所述推板(5c3)共设有五块且分别通过衔接扣(5c4)相连接,所述推板(5c3)后表面通过复位弹簧(5c2)与框环(5c1)内侧壁垂直相连接,所述捋屑组件(5c5)共设有五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板(5c3)内侧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上料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捋屑组件(5c5)包括安装条(5c51)、刮条(5c52)、囊层(5c53)、贴条(5c54),所述刮条(5c52)设于安装条(5c51)前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囊层(5c53)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安装条(5c51)左右两侧,所述贴条(5c54)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呈不规则对称状安装于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雪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