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慧专利>正文

一种综合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3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产床,包括:床架、坐垫、背垫;所述床架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六处万向轮,且床架与万向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设置在床架中间的上部位置,且坐垫与床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背垫设置在坐垫的左端,且背垫与坐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杆设置在背垫的一侧,且吊杆与背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道设置在背垫底部的两侧,且滑道与背垫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产妇坐躺使用较为方便,以及具备吊瓶悬挂功能,大大增强其功能性及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产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综合产床。
技术介绍
综合产床在各大医院的内已经相当普遍,它不但在产妇顺产时用,也可以用做许多妇科病的检查用床,因此使用综合性较强,是妇科的专用医疗器械。但是目前常见的综合产床还存在位于床体两侧的扶手以及承托产妇双腿的拖垫无法向下翻转,从而导致本身就行动不便的产妇进行坐躺使用时极为不便,并且缺少吊瓶悬挂功能,导致在转移产妇时需要护士或家属依靠手举导致诸多不便等。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产妇坐躺较为方便的综合产床,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产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综合产床还存在位于床体两侧的扶手以及承托产妇双腿的拖垫无法向下翻转,从而导致本身就行动不便的产妇进行坐躺使用时极为不便,并且缺少吊瓶悬挂功能,导致在转移产妇时需要护士或家属依靠手举导致诸多不便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产床,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综合产床,包括:床架、万向轮、支撑杆、坐垫、腿垫、调节杆、吊耳、转轴、扶手、球头支撑杆、托腿垫、背垫、吊杆、滑道、双螺杆升降器、滑块;所述床架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六处万向轮,且床架与万向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床架右端的上部位置,且支撑杆与床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设置在床架中间的上部位置,且坐垫与床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腿垫设置在坐垫的右端,且腿垫与左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腿垫底部的两侧,且调节杆与腿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设置在坐垫的两侧,且吊耳与坐垫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吊耳的中间,且转轴与吊耳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转轴左侧的上部位置,且扶手与转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头支撑杆设置在转轴右侧的上部位置,且球头支撑杆与转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腿垫设置在球头支撑杆的顶端,且托腿垫与球头支撑杆卡接;所述背垫设置在坐垫的左端,且背垫与坐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杆设置在背垫的一侧,且吊杆与背垫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道设置在背垫底部的两侧,且滑道与背垫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双螺杆升降器设置在床架左端的上部位置,且双螺杆升降器与床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双螺杆升降器的顶端,且滑块与双螺杆升降器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所述转轴的右端设有外螺纹,且转轴与吊耳铰接并通过螺帽拧紧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所述调节杆为一侧呈竖向排列方式开设有多处U形卡槽的长条板状结构,且调节杆的U形卡槽与支撑杆卡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所述吊杆为下部呈横向排列方式至少焊接有三处挂钩的长条板状结构,且吊杆与背垫铰接并通过螺帽拧紧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所述滑块为矩形状,且滑块与U形状的滑道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所述托腿垫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球形槽,且托腿垫底部的球形槽与球头支撑杆之间通过间隙配个卡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通过将转轴与吊耳之间设为铰接并利用右端的螺母拧接固定的设计方式,可以通过旋拧螺帽使转轴上的扶手及托脚垫进行向下180度翻转,从而可以方便产妇在该装置上进行坐躺使用,从而大大增强其实用价值。2、本技术一种综合产床,通过在背垫一侧设置吊杆,可以方便将吊瓶利用吊杆上的挂钩进行悬挂,从而使该装置充分增强其功能性。3、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产妇坐躺使用较为方便,以及具备吊瓶悬挂功能,大大增强其功能性及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道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床架1、万向轮2、支撑杆3、坐垫4、腿垫5、调节杆6、吊耳7、转轴8、扶手9、球头支撑杆10、托腿垫11、背垫12、吊杆13、滑道14、双螺杆升降器15、滑块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产床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综合产床,包括:床架1、万向轮2、支撑杆3、坐垫4、腿垫5、调节杆6、吊耳7、转轴8、扶手9、球头支撑杆10、托腿垫11、背垫12、吊杆13、滑道14、双螺杆升降器15、滑块16;床架1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六处万向轮2,且床架1与万向轮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杆3设置在床架1右端的上部位置,且支撑杆3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坐垫4设置在床架1中间的上部位置,且坐垫4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腿垫5设置在坐垫4的右端,且腿垫5与左垫4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调节杆6设置在腿垫5底部的两侧,且调节杆6与腿垫5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吊耳7设置在坐垫4的两侧,且吊耳7与坐垫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转轴8设置在吊耳7的中间,且转轴8与吊耳7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扶手9设置在转轴8左侧的上部位置,且扶手9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球头支撑杆10设置在转轴8右侧的上部位置,且球头支撑杆10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托腿垫11设置在球头支撑杆10的顶端,且托腿垫11与球头支撑杆10卡接;背垫12设置在坐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产床,包括:床架(1)、万向轮(2)、支撑杆(3)、坐垫(4)、腿垫(5)、调节杆(6)、吊耳(7)、转轴(8)、扶手(9)、球头支撑杆(10)、托腿垫(11)、背垫(12)、吊杆(13)、滑道(14)、双螺杆升降器(15)、滑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六处万向轮(2),且床架(1)与万向轮(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设置在床架(1)右端的上部位置,且支撑杆(3)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4)设置在床架(1)中间的上部位置,且坐垫(4)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腿垫(5)设置在坐垫(4)的右端,且腿垫(5)与坐垫(4)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杆(6)设置在腿垫(5)底部的两侧,且调节杆(6)与腿垫(5)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7)设置在坐垫(4)的两侧,且吊耳(7)与坐垫(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轴(8)设置在吊耳(7)的中间,且转轴(8)与吊耳(7)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扶手(9)设置在转轴(8)左侧的上部位置,且扶手(9)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头支撑杆(10)设置在转轴(8)右侧的上部位置,且球头支撑杆(10)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腿垫(11)设置在球头支撑杆(10)的顶端,且托腿垫(11)与球头支撑杆(10)卡接;所述背垫(12)设置在坐垫(4)的左端,且背垫(12)与坐垫(4)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杆(13)设置在背垫(12)的一侧,且吊杆(13)与背垫(12)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道(14)设置在背垫(12)底部的两侧,且滑道(14)与背垫(1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双螺杆升降器(15)设置在床架(1)左端的上部位置,且双螺杆升降器(15)与床架(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16)设置在双螺杆升降器(15)的顶端,且滑块(16)与双螺杆升降器(15)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产床,包括:床架(1)、万向轮(2)、支撑杆(3)、坐垫(4)、腿垫(5)、调节杆(6)、吊耳(7)、转轴(8)、扶手(9)、球头支撑杆(10)、托腿垫(11)、背垫(12)、吊杆(13)、滑道(14)、双螺杆升降器(15)、滑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六处万向轮(2),且床架(1)与万向轮(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杆(3)设置在床架(1)右端的上部位置,且支撑杆(3)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坐垫(4)设置在床架(1)中间的上部位置,且坐垫(4)与床架(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腿垫(5)设置在坐垫(4)的右端,且腿垫(5)与坐垫(4)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杆(6)设置在腿垫(5)底部的两侧,且调节杆(6)与腿垫(5)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耳(7)设置在坐垫(4)的两侧,且吊耳(7)与坐垫(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转轴(8)设置在吊耳(7)的中间,且转轴(8)与吊耳(7)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扶手(9)设置在转轴(8)左侧的上部位置,且扶手(9)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头支撑杆(10)设置在转轴(8)右侧的上部位置,且球头支撑杆(10)与转轴(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腿垫(11)设置在球头支撑杆(10)的顶端,且托腿垫(11)与球头支撑杆(10)卡接;所述背垫(12)设置在坐垫(4)的左端,且背垫(12)与坐垫(4)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吊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胡彩霞肖中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张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