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58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透液性表层、吸收体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层叠设置一体相连组成,所述透液性表层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或两道防漏隔边,位于两侧防漏隔边之间的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以本体的纵向中心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立式反折护围,位于两立式反折护围内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1‑5根橡筋,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固接在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向上向外的翻折部,各翻折部设于两立式反折护围相互靠近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解决了吸收物品隔漏效果差、芯体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次性婴儿和成人纸尿裤、片或垫在大量的尿液排出下吸收芯体不能快速吸收时,尿液将会漫出防漏隔边漏出纸尿裤外,从而污染衣物被褥类等。现有的纸尿裤如申请日为2013年10月29日的中国专利CN203591390U公开了一个纸尿裤方案,具体为双重防漏纸尿裤,包括吸尿芯体及连接于所述吸尿芯体四周的尿裤边缘,所述吸尿芯体的两侧边分别设有防漏隔边,两所述防漏隔边的内侧分别设有至少一前后放置的带有高吸水性树脂的棉芯条。在该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在防漏隔边内嵌置棉芯条以使防漏隔边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保持防漏效果,但该技术方案中,受限于棉芯条的结构,防漏隔边存在无法立起的问题,增加了棉芯条反而影响了原有防漏隔边的实际效果;又如中国专利CN204766180U公开了一种立体吸收多重隔漏纸尿裤,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自下而上依次由防水底层、吸收芯体和导水面层组成,所述吸收芯体包括左翼区、右翼区和中心区,所述中心区与防水底层连接,所述左翼区和右翼区可相对于防水底层摆动。该技术方案中,将原有的吸收芯体分为三个区域,左右两侧的左翼区、右翼区可摆动的结构,但该技术方案中,一体式的吸收芯体会随着本体的完全而竖起形成弯折的船型结构,但该结构与传统的纸尿裤吸收效果差别不大,并无具体实现多重隔漏的条件以及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解决了吸收物品隔漏效果差、芯体利用率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透液性表层、吸收体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层叠设置一体相连组成,所述透液性表层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或两道防漏隔边,位于两侧防漏隔边之间的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以本体的纵向中心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立式反折护围,各所述立式反折护围内均填充有吸液材料一,两立式反折护围远离本体中心的一纵向侧端与所述透液性表层固接,位于两立式反折护围内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1-5根橡筋,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固接在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向上向外的翻折部,各翻折部设于两立式反折护围相互靠近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吸收体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吸收芯组成,两吸收芯的横向间距为0-5mm。优选的,所述翻折部的横向宽度为10-25mm。优选的,各吸收芯均由外层的拒水无纺布层、位于拒水无纺布层内部的亲水无纺布层以及铺设在亲水无纺布层表面的吸液材料组成。优选的,所述吸液材料是纸桨纤维与吸水树脂混合物、蓬松无纺布加吸水树脂、吸水纸中的一种。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在两防漏隔边之间分别设置对称的立式反折护围,而立式反折护围为带吸液材料的吸收体,配合下方的吸收芯,能够在纸尿裤接收排泄物时,使排泄物落在两立式反折护围与吸收芯之间的空腔内,不仅具有防漏作用,而且结构上使得吸水材料的利用率增大,减少浪费,同时又因为立式反折护围具有反折的结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排泄物包裹,避免使用者皮肤与排泄物长时间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中为本体被拉直时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3及图4,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透液性表层1、吸收体2和不透液性底层3依次层叠设置一体相连组成,所述透液性表层1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一道防漏隔边11,防漏隔边11内部且靠近本体中部位置沿纵向设置有防漏隔边橡筋111,位于两侧防漏隔边11之间的所述透液性表层1上以本体的纵向中心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立式反折护围4,各所述立式反折护围4内均填充有吸液材料一43,具体的,如图3及图4所示,两立式反折护围4远离本体中心的一纵向侧端与所述透液性表层1固接,即所述立式反折护围4远离本体中心位置的一侧端4a是被防漏隔边11覆盖住的;位于两立式反折护围4内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2根橡筋41,橡筋的拉伸比为3-4倍,两立式反折护围4的纵向两端固接在所,透液性表层1上,两立式反折护围4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向上向外的翻折部42,各翻折部42设于两立式反折护围4相互靠近的一端;在本体穿着后,在橡筋41的作用下,两立式反折护围4向本体的中心缩紧,而立式反折护围4的纵向两侧端固定,在翻折部42的结构作用下,橡筋41使两端翻折部42之间的部分收缩,进而实现站立且反折的形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体2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吸收芯21组成,两吸收芯21的横向间距21a为5mm。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折部42的横向宽度42a为10mm,这里说的翻折部42横向宽度42a,即为立式反折护围4两侧端翻折区域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各吸收芯21均由外层的拒水无纺布层211、位于拒水无纺布211层内部的亲水无纺布层212以及铺设在亲水无纺布层212表面的吸液材料213组成。本技术中,两吸收芯21的横向间距21a可以为0,即两吸收芯21横向侧端相互贴近,也可以是一个单独、整体的、覆盖住两立式反折护围4之间区域的吸收体。同时,所述吸液材料二213是纸桨纤维与吸水树脂混合物、蓬松无纺布加吸水树脂、吸水纸中的一种,以上材料均可实现本实施例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并且存在多种配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指出的是,在生产需要时,也可将吸收芯21的长度设置为与两立式反折护围4的长度相同。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透液性表层、吸收体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层叠设置一体相连组成,所述透液性表层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或两道防漏隔边,位于两侧防漏隔边之间的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以本体的纵向中心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立式反折护围,各所述立式反折护围内均填充有吸液材料一,两立式反折护围远离本体中心的一纵向侧端与所述透液性表层固接,位于两立式反折护围内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1-5根橡筋,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固接在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向上向外的翻折部,各翻折部设于两立式反折护围相互靠近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包围防漏吸收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透液性表层、吸收体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层叠设置一体相连组成,所述透液性表层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一道或两道防漏隔边,位于两侧防漏隔边之间的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以本体的纵向中心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立式反折护围,各所述立式反折护围内均填充有吸液材料一,两立式反折护围远离本体中心的一纵向侧端与所述透液性表层固接,位于两立式反折护围内且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1-5根橡筋,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固接在所述透液性表层上,两立式反折护围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向上向外的翻折部,各翻折部设于两立式反折护围相互靠近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倩儿王添辉谢锡佳利莉陈宗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