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0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地毯。它包括地毯本体和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毯本体和包边由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编织组成,地毯本体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的反光区域和荧光区域,反光区域由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荧光区域由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由于荧光丝和反光丝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光区域、荧光区域也具有发光效果,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毯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毯,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地毯。
技术介绍
地毯一般用于装饰地面的作用,现有地毯都是通过改变花色或者编织图案以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地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备荧光反光能力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地毯,包括地毯本体和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毯本体和包边由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编织组成,地毯本体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的反光区域和荧光区域,反光区域由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荧光区域由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由于荧光丝和反光丝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因此本技术的反光区域、荧光区域也具有发光效果,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光区域和荧光区域为循环交替设置。作为优选,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区域内的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1。作为优选,所述荧光区域内的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1。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边内也混合纺织有反光丝,使包边也具备反光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区域和荧光区域的宽度相同,两者的间距为各自宽度的三倍。因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反光区域和荧光区域混入反光丝和荧光丝,是本技术具有反光发光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一种新型地毯,包括地毯本体1和包边2,地毯本体1和包边2由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编织组成,地毯本体1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的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反光区域11由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荧光区域12由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由于荧光丝和反光丝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因此本技术的反光区域、荧光区域也具有发光效果,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为循环交替设置。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反光区域11内的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1。荧光区域12内的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1∶1。包边2内也混合纺织有反光丝,使包边也具备反光效果。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的宽度相同,两者的间距为各自宽度的三倍。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毯,包括地毯本体(1)和包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毯本体(1)和包边(2)由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编织组成,地毯本体(1)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的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反光区域(11)由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荧光区域(12)由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毯,包括地毯本体(1)和包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毯本体(1)和包边(2)由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编织组成,地毯本体(1)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间隔的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反光区域(11)由反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荧光区域(12)由荧光丝、涤纶、丙纶、棉纱混合纺织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区域(11)和荧光区域(12)为循环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地毯,其特征在于:涤纶、丙纶、棉纱的比例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绍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威地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