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楚彬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0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茶杯,包括缸体、上盖机构以及堵水机构,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便于出水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位置上设有堵水机构,所述堵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出水孔内的堵块,所述堵块的内部下方开设有一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上方四周位置设有用以将锥形空腔与外界连通的过水孔,所述堵块中部设有与堵块同心的、且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的堵头,且所述堵头位于堵块的锥形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冲泡茶叶时,将茶叶置于过滤网上方位置,待茶叶泡好之后,将驱动杆下方的堵头向下运动,使过水孔导通,便于茶水的流出,达到茶叶与水的分离,饮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杯
本技术涉及茶杯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茶杯。
技术介绍
随着现阶段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于日常饮料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其中茶叶作为分布中国最广泛的饮料,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喝茶时,一般采用茶杯对茶水进行盛放。目前市面上的茶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采取单一化结构,在冲泡时,茶水和茶叶混合在一起,倾倒时,茶水会携带茶叶离开,从而影响喝茶的体验;同时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沏茶腔内部的茶水导入杯体内部,倾倒时需要额外滤网组件对茶叶进行过滤,操作复杂,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茶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茶杯的茶叶分离难度大,过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设计有可上下移动的驱动杆,便于操作人员向内部存放茶叶并冲泡,倾倒时,能够避免茶叶随水流流出;操作人员能够在茶盖闭合状态下,将茶水导入水杯内,便于茶水进行导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上盖机构以及堵水机构,所述缸体(1)的底部开设有便于出水的出水孔(12),所述出水孔(12)的位置上设有堵水机构,所述堵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出水孔(12)内的堵块(8),所述堵块(8)的内部下方开设有一锥形空腔(14),所述锥形空腔(14)上方四周位置设有用以将锥形空腔(14)与外界连通的过水孔(13),所述堵块(8)中部设有与堵块(8)同心的、且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的堵头(9),且所述堵头(9)位于堵块(8)的锥形空腔(14)内,所述驱动杆(6)在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所述堵头(9)将堵块(8)上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上盖机构以及堵水机构,所述缸体(1)的底部开设有便于出水的出水孔(12),所述出水孔(12)的位置上设有堵水机构,所述堵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出水孔(12)内的堵块(8),所述堵块(8)的内部下方开设有一锥形空腔(14),所述锥形空腔(14)上方四周位置设有用以将锥形空腔(14)与外界连通的过水孔(13),所述堵块(8)中部设有与堵块(8)同心的、且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的堵头(9),且所述堵头(9)位于堵块(8)的锥形空腔(14)内,所述驱动杆(6)在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所述堵头(9)将堵块(8)上开设的过水孔(13)进行封堵;所述缸体(1)的上方位置铰接有上盖机构,所述上盖机构的表面安装有用以控制驱动杆(6)进行上下移动的按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设置于缸体(1)的中心靠下的位置,所述过滤网(11)安装在堵块(8)的上方台阶位置,且通过盖帽(7)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茶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楚彬
申请(专利权)人:蔡楚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