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升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24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具升降座,包括底座、升降杆、支撑组一、支撑、驱动座、卡线、固封板和滑轮驱动板凳,所述升降杆设于底座顶端,所述支撑组一设于底座顶端,所述支撑设于支撑组一顶端,所述驱动座设于支撑顶端,所述卡线座设于支撑顶端,所述固封板分别套装于组件一和组件二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连接面间,所述滑轮驱动板分别设于组件一和组件二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接触面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防磨耐用、升降顺畅、部件间排列紧密有序和不会出现抖动情况的家具升降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具升降座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具升降座。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多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可以升降的家具更是成为了时下追求的热流之一。而多功能家具是一种在具备传统家具初始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其它新设功能的现代家具类产品,是对家具的再设计。多功能家具区别于传统家具的四个显著特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精巧的可调式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磨耐用、升降顺畅、部件间排列紧密有序和不会出现抖动情况的家具升降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具升降座,包括:底座,包括底垫和底座连接孔组,所述底垫设于底座底端,所述底座连接孔组分别设于底座面端;升降杆,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限位块、限位垫、升降杆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垫,所述升降杆连接底座包括设于顶端的连接孔组;支撑组一,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支撑,设于支撑组一顶端,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包括从外到你设置的连孔组和镂空孔;驱动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旋转连座和旋转驱动板,所述旋转连座包括设于其外侧的旋转连孔,所述旋转驱动板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勾和连柱;卡线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矩形道一和圆道一;固封板,分别套装于组件一和组件二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连接面间;滑轮驱动板,分别设于组件一和组件二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接触面间,包括滑轮框和滑条,所述滑轮框分别设于滑轮驱动轮前后左右的四个面面端,所述滑条分别设于滑轮框内。优选地,所述滑条直径大于滑轮框高度。优选地,所述固封板材质为胶材。优选地,所述连接底座垫、限位垫和底垫材质均为PE材料或尼龙,所述连柱外直径与旋转连孔内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和限位垫直径均大于镂空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组与底座连接孔组孔径相等。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一和组件二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依次等量增加或减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支撑、组件一和组件二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依次等量增加或减少、通过所述连接底座垫、限位垫和底垫材质均为PE材料或尼龙和所述固封板材质为胶材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防磨耐用、升降顺畅、部件间排列紧密有序和不会出现抖动情况的家具升降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一和支撑的连接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图3中支撑组一和滑轮驱动板的连接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一和支撑的连接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图5中支撑和滑轮驱动板的连接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一的结构图之一;图8为本技术图7中组件一和滑轮驱动板的连接图;图9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一的结构图之二;图10为本技术图9中组件二和滑轮驱动板的连接图;图11为本技术中升降杆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中旋转驱动板的立体图;图13为本技术中滑条的立体图;图14为本技术中固封板的立体图;图15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立体图。图中:底座1、底垫11、底座连接孔组12、升降杆2、限位块21、限位垫22、升降杆连接底座23、连接底座垫24、顶端的连接孔组231、支撑组一3、组件一31、组件二32、支撑4、连接端板41、连孔组411、镂空孔412、驱动座5、旋转连座51、旋转驱动板52、旋转连孔511、驱动勾521、连柱522、卡线座6、矩形道一61、圆道一62、固封板7、滑轮驱动板8、滑轮框81、滑条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图15所示:一种家具升降座,包括:底座1,包括底垫11和底座连接孔组12,所述底垫11设于底座1底端,所述底座连接孔组12分别设于底座1面端;升降杆2,设于底座1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限位块21、限位垫22、升降杆连接底座23和连接底座垫24,所述升降杆连接底座23包括设于顶端的连接孔组231;支撑组一3,设于底座1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组件一31和组件二32;支撑4,设于支撑组一3顶端,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连接端板41,所述连接端板41包括从外到你设置的连孔组411和镂空孔412;驱动座5,设于支撑4顶端,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旋转连座51和旋转驱动板52,所述旋转连座51包括设于其外侧的旋转连孔511,所述旋转驱动板52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勾521和连柱522;卡线座6,设于支撑4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矩形道一61和圆道一62;固封板7,分别套装于组件一31和组件二32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31与支撑4连接面间;滑轮驱动板8,分别设于组件一31和组件二32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31与支撑4接触面间,包括滑轮框81和滑条82,所述滑轮框81分别设于滑轮驱动轮8前后左右的四个面面端,所述滑条82分别设于滑轮框81内。因为所述滑条82直径大于滑轮框81高度,所以当所述滑轮驱动板8分别设于组件一31和组件二32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31与支撑4接触面间进行使用时,通过滑条82的滑动,分别使得组件一31于组件二32内,所述组件一31于支撑4内,所述组件二32于组件一32外和支撑组一3与支撑4外顺畅上下升降滑动。所述固封板7材质为胶材,所以当所述固封板7分别卡套在组件一31和组件二32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31与支撑4时,能使得支撑组一3、支撑4间的紧密牢固连接,使得支撑组一3和支撑4在升降活动时,不会出现抖动的情况,也防止了水液和灰尘进入本技术内部,造成部件损坏。因为所述连接底座垫24、限位垫22和底垫11材质均为PE材料或尼龙,所以用户在使用本技术时,能通过连接底座垫24,在所述升降杆2与底座1对孔连接后,防止其两者直接接触造成磨损,也减少升降杆2升降时出现摩擦异响,也通过限位垫22,能使得升降杆2与连接端板41实现无损的限位连接,通过底垫11,能使得底座1避免用户在使用拖拉时,出现磨损,并且通过所述连柱522外直径与旋转连孔511内直径相等,所以用户在使用本技术时,能通过使得旋转驱动板52于旋转连座51内得到牢固的限位旋转移动。因为所述限位块21和限位垫22直径均大于镂空孔412,所以用户在使用本技术前,分部通过限位块21和限位垫22与升降杆2限位卡接,然后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杆2的限位带动,使得支撑4得到升降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具升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包括底垫和底座连接孔组,所述底垫设于底座底端,所述底座连接孔组分别设于底座面端;/n升降杆,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限位块、限位垫、升降杆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垫,所述升降杆连接底座包括设于顶端的连接孔组;/n支撑组一,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组件一和组件二;/n支撑,设于支撑组一顶端,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包括从外到你设置的连孔组和镂空孔;/n驱动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旋转连座和旋转驱动板,所述旋转连座包括设于其外侧的旋转连孔,所述旋转驱动板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勾和连柱;/n卡线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矩形道一和圆道一;/n固封板,分别套装于组件一和组件二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连接面间;/n滑轮驱动板,分别设于组件一和组件二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接触面间,包括滑轮框和滑条,所述滑轮框分别设于滑轮驱动轮前后左右的四个面面端,所述滑条分别设于滑轮框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具升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括底垫和底座连接孔组,所述底垫设于底座底端,所述底座连接孔组分别设于底座面端;
升降杆,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限位块、限位垫、升降杆连接底座和连接底座垫,所述升降杆连接底座包括设于顶端的连接孔组;
支撑组一,设于底座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组件一和组件二;
支撑,设于支撑组一顶端,包括设于其顶端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包括从外到你设置的连孔组和镂空孔;
驱动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旋转连座和旋转驱动板,所述旋转连座包括设于其外侧的旋转连孔,所述旋转驱动板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驱动勾和连柱;
卡线座,设于支撑顶端,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矩形道一和圆道一;
固封板,分别套装于组件一和组件二连接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连接面间;
滑轮驱动板,分别设于组件一和组件二接触面间和套装于组件一与支撑接触面间,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恒标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