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23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包括把手、紧固螺栓、紧固块、储存盖、连接转轴、侧壁、通风网、支撑板、网格槽、连接杆、遮光板、底板、隔层、支撑脚、支撑块、橡胶隔层和防滑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手的设置,使装置的移动更便捷省力,通风网设置在装置两侧,且通风网为矩形,遮光板和通风网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提升装置的通风性能,遮光板为矩形,且遮光板处于通风网前方,防止阳光照射入装置内部,网格槽为矩形,且网格槽内部放置有除湿剂,将除湿剂放置于网格槽内部,有助于防止装置内部潮湿,橡胶隔层和防滑纹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支撑脚有四个,且支撑脚分别连接在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提高装置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存装置,具体为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属于药材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现有的结构较为简单,其一、一般装置不具备移动能力,想移动装置十分困难,其二、一般装置通风性能较低,存在较大局限性,其三,一般装置不具备遮光能力,导致药材受到阳光照射,影响药用价值,其四、一般装置防潮性能差,药材放置在装置内极易受潮,其五、一般装置没有支撑脚,导致装置极易滑倒,存在较大局限性。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紧固螺栓(2)、紧固块(3)、储存盖(4)、连接转轴(5)、侧壁(6)、通风网(7)、支撑板(8)、网格槽(9)、连接杆(10)、遮光板(11)、底板(12)、隔层(13)、支撑脚(14)、支撑块(15)、橡胶隔层(16)和防滑纹路(17);所述把手(1)位于装置最顶端,所述把手(1)两侧连接紧固块(3),所述紧固螺栓(2)穿过紧固块(3)连接储存盖(4)顶部,所述储存盖(4)左侧通过连接转轴(5)连接左侧侧壁(6)顶端,所述侧壁(6)设置于装置两侧,所述侧壁(6)上端开设有通风网(7),所述两侧壁(6)之间连接有两块支撑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成品保存用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紧固螺栓(2)、紧固块(3)、储存盖(4)、连接转轴(5)、侧壁(6)、通风网(7)、支撑板(8)、网格槽(9)、连接杆(10)、遮光板(11)、底板(12)、隔层(13)、支撑脚(14)、支撑块(15)、橡胶隔层(16)和防滑纹路(17);所述把手(1)位于装置最顶端,所述把手(1)两侧连接紧固块(3),所述紧固螺栓(2)穿过紧固块(3)连接储存盖(4)顶部,所述储存盖(4)左侧通过连接转轴(5)连接左侧侧壁(6)顶端,所述侧壁(6)设置于装置两侧,所述侧壁(6)上端开设有通风网(7),所述两侧壁(6)之间连接有两块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位于装置前后位置,所述置于装置后方的支撑板(8)内壁上端设置有网格槽(9),所述遮光板(11)位于装置两侧,所述遮光板(11)通过连接杆(10)和侧壁(6)连接,所述遮光板(11)和侧壁(6)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杆(10),所述两侧壁(6)底部分别连接底板(12)两端,所述两支撑板(8)分别连接底板(12)前后端,所述底板(12)下表面边缘处连接,所述支撑脚(14)设置在隔层(13)下表面四角处,所述支撑脚(14)通过紧固螺栓(2)连接隔层(13)底部,所述支撑脚(14)由支撑块(15)、橡胶隔层(16)和防滑纹路(17)构成,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岩吴名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