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23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包括外壳和转轴,所述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液管,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软壳,软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杆,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杆;通过外壳、出液管、软壳、顶杆、齿杆、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挤压软壳以达到压迫药液液面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输液管将药液输送到患者的嘴中,喂药也会更为方便,并且在溶液刻度线的显示下,可以控制患者的药液摄入量,保证了患者的正常治疗,这样更适合实际状况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由于接收的患者有一部分是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而这些病情严重的患者有很多都是属于生活难以自理的人,这就使得医护人员需要将药液喂到患者的嘴巴里,而采用的工具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喝药,但是依旧会有大量的药液流出患者的嘴巴,这样就会造成药液的损失,并且也会污染患者的被褥,影响其正常的治疗工作,当有固体药品需要喂给患者时,还可能会出现固体药品没有充分溶解在水中,这样就极易使得患者发生呛药的情况,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具备喂药方便、避免呛药的优点,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将药液喂到患者的嘴巴里,而采用的工具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喝药,但是依旧会有大量的药液流出患者的嘴巴,这样就会造成药液的损失,并且也会污染患者的被褥,影响其正常的治疗工作,当有固体药品需要喂给患者时,还可能会出现固体药品没有充分溶解在水中,这样就极易使得患者发生呛药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喂药方便、避免呛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包括外壳和转轴,所述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液管,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软壳,软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杆,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外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杆,活塞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瓶体,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轨;优选的,转轴活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顶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外部与齿杆活动连接,齿杆活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优选的,管道有两个,一个是气管,另一个是输液管,气管的一端与软壳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瓶体的外部,输液管的一端与出液管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瓶体的内部;优选的,活塞的外部设置有摩擦层,搅拌杆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搅拌杆活动连接在瓶体的内部;优选的,齿轮一的外部与齿杆啮合,齿轮二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齿条,对应的压块也有两个,输液管的外部活动连接在两个压块的外部,并且输液管的规格与压块相匹配;优选的,滑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槽,两个齿条活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滑轨固定在外壳的内部;优选的,管道活动连接在活塞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外部设置有溶液刻度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通过外壳、出液管、软壳、顶杆、齿杆、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挤压软壳以达到压迫药液液面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输液管将药液输送到患者的嘴中,喂药也会更为方便,并且在溶液刻度线的显示下,可以控制患者的药液摄入量,保证了患者的正常治疗,这样更适合实际状况下的使用。2、该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通过活塞、搅拌杆、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医护人员在对固体药品进行稀释时,可以加快稀释的速度,并且避免了患者吃固体药品而造成呛药情况的发生。3、该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通过转轴、齿轮一、齿轮二、齿条、压块、连杆、滑块、滑轨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在进行压迫软壳的同时可以将输液管的夹持装置打开,这样就避免了本装置不使用时,不会出现药液的倒灌,进而造成药液的污染,更适合神经内科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齿条、压块、连杆、滑块和滑轨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轴、齿杆、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转轴;3、出液管;4、软壳;5、顶杆;6、齿杆;7、管道;8、活塞;9、搅拌杆;10、瓶体;11、齿轮一;12、齿轮二;13、齿条;14、压块;15、连杆;16、滑块;17、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包括外壳1和转轴2,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液管3,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软壳4,软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5,顶杆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杆6,转轴2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顶杆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外部与齿杆6活动连接,齿杆6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7,通过外壳1、出液管3、软壳4、顶杆5、齿杆6、管道7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挤压软壳4以达到压迫药液液面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输液管将药液输送到患者的嘴中,喂药也会更为方便,并且在溶液刻度线的显示下,可以控制患者的药液摄入量,保证了患者的正常治疗,这样更适合实际状况下的使用;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塞8,管道7活动连接在活塞8的内部;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杆9,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瓶体10,管道7有两个,一个是气管,另一个是输液管,气管的一端与软壳4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瓶体10的外部,输液管的一端与出液管3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瓶体10的内部;活塞8的外部设置有摩擦层,搅拌杆9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搅拌杆9活动连接在瓶体10的内部,瓶体10的外部设置有溶液刻度线;通过活塞8、搅拌杆9、瓶体10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医护人员在对固体药品进行稀释时,可以加快稀释的速度,并且避免了患者吃固体药品而造成呛药情况的发生;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14,齿轮一11的外部与齿杆6啮合,齿轮二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两个齿条13,对应的压块14也有两个,输液管的外部活动连接在两个压块14的外部,并且输液管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包括外壳(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液管(3),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软壳(4),软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5),顶杆(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杆(6),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7),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塞(8),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杆(9),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瓶体(10),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14),压块(1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包括外壳(1)和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液管(3),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软壳(4),软壳(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5),顶杆(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杆(6),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管道(7),外壳(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活塞(8),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杆(9),活塞(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瓶体(10),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转轴(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14),压块(14)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滑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顶杆(5)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外部与齿杆(6)活动连接,齿杆(6)活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呛药情况发生的神经内科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秀丽王丹丹杨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