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澜祯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22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防尘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进气口两侧的楔块,两个楔块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相互吸引的磁块,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和治疗仪本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楔块靠近治疗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杆,治疗仪本体内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塞,连杆固定在活塞端面,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第一气囊,两个活塞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连接管,治疗仪本体上位于出气口的两侧均设有夹块,两个夹块均固定有第二气囊,两根连接管分别和两个第二气囊连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臭氧治疗仪进气口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
技术介绍
臭氧治疗仪是利用臭氧发生器制取一定浓度的臭氧输出作用于患处达到治疗目的地仪器设备,如妇科治疗仪、腰椎间盘治疗仪、臭氧熏蒸治疗仪、臭氧消杀机、口腔消杀机等。早在1920年,人们就已经开始运用臭氧消融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后来该技术逐渐普及到德、法、美等国。德国、法国多使用臭氧水保持口腔无菌做牙科手术,使用臭氧与放射治疗合用治疗癌症,注射臭氧治疗静脉曲张和椎间盘。随着医疗科技的国际化、市场化,近年来,国内已经成熟的将臭氧疗法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实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类疾病的无痛苦治疗。另外,臭氧治疗妇科类炎症将无菌治疗和无痛疗法完美结合,是近年来国内医学的重要进步。臭氧治疗仪的臭氧生成原料为氧气,通常利用氧气瓶通过气管向臭氧治疗仪输入氧气,并根据医护人员设定的浓度需求,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臭氧后,将注射器插在臭氧治疗仪上,设备自动向注射器内输入臭氧,但是现有的臭氧治疗仪由于缺乏相应的固定装置,导致注射器在设备上取气,臭氧顶起注射器活塞的同时也会带动注射器发生移动,使臭氧发生泄漏,不仅如此,在臭氧治疗仪闲置时,由于进气端未采用封闭装置,导致一些灰尘杂物容易进入设备内部,使的在后期的臭氧制作过程中臭氧内部容易掺杂一些,影响臭氧的治疗效果。基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710236305.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防尘单元的臭氧治疗仪,通过防尘板密封臭氧治疗仪的进气端,进而达到防尘效果,但由于防尘板的端部位硬性的相抵的结构,而防尘板之间的缝隙还是可能存在杂质进入,对臭氧治疗仪进气端的封闭效果并不理想,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以解决对臭氧治疗仪进气端的封闭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上设有用于注入氧气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臭氧的出气口,治疗仪本体上位于进气口处设有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进气口两侧的楔块,两个楔块的楔面相对,两个楔块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相互吸引的磁块,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和治疗仪本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楔块靠近治疗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杆,治疗仪本体内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塞,连杆固定在活塞端面,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第一气囊,两个活塞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连接管,治疗仪本体上位于出气口的两侧均设有夹块,两个夹块相对的一面均固定有第二气囊,两根连接管分别和两个第二气囊连通。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1、两个楔块受到磁块的相互吸引作用以及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相贴合,同时带动连杆滑动,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桶内滑动,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空间减小,气体进入第一气囊,两个第一气囊膨胀后相互贴紧,由于楔块端部的相互贴合密封效果不好,因此设置第一气囊相互贴紧,进一步辅助密封进气口,取得较好的防尘效果。2、使用时,将氧气输送管插入进气口时,管道和两个楔块的楔面相抵并推动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给楔块一个向靠近氧气输送管方向的运动趋势,使得楔块夹紧氧气输送管。此时,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的同时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桶内滑动,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空间增大,抽取第一气囊内的气体进入活塞桶内,两个第一气囊缩小,使得两个第一气囊之间打开供氧气输送管通过的间隙。3、两个活塞桶相互远离的一端空间减小,活塞桶该侧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二气囊内,第二气囊膨胀,进一步将注射器夹紧,由于夹块对注射器的刚性夹持力度过大时可能将注射器损坏,但力度较小又难以夹紧,即夹块的夹紧力度难以保证,因此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气囊辅助夹紧注射器,通过第二气囊的柔性夹紧,取得较好的注射器夹紧效果。进一步,两个磁块相对的一端通过企口相接。有益效果:通过企口连接,使得两个磁块的连接处呈台阶状,进一步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两个磁块连接处的间隙进入治疗仪本体内。进一步,夹块相对的一面呈弧形。有益效果:更加便于对注射器的夹紧。进一步,夹块横向滑动连接在治疗仪本体上,治疗仪本体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夹块滑动的微型气缸。有益效果:通过夹块滑动,更加适应性的对不同尺寸的注射器进行夹紧。进一步,第二气囊内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和夹块的滑动方向垂直。有益效果:第二弹簧对第二气囊膨胀方向有一定限位作用,尽可能的使得第二气囊的膨胀方向为夹块的滑动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治疗仪本体1、进气口2、注射器3、夹块4、第二气囊5、楔块6、第一弹簧7、活塞桶8、活塞9、连杆10、条形槽11、第一气囊12、连接管13、磁块14。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治疗仪本体1上设有用于注入氧气的进气口2和用于排出臭氧的出气口,治疗仪本体1上位于进气口2处设有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进气口2两侧的楔块6,两个楔块6的楔面相对,两个楔块6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相互吸引的磁块14,两个磁块14相对的一端通过企口相接。两个楔块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和治疗仪本体1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7。楔块6靠近治疗仪本体1的一端固定有连杆10,治疗仪本体1上设有供连杆10滑动的条形槽11,楔块6的长度、宽度均大于条形槽11,治疗仪本体1内固定有活塞桶8,活塞桶8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塞9,连杆10固定在活塞9端面,两个活塞桶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第一气囊12,两个活塞桶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连接管13。治疗仪本体1上位于出气口的两侧均横向滑动连接有夹块4,两个夹块4相对的一面呈弧形。治疗仪本体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夹块4滑动的微型气缸。两个夹块4相对的一面均固定有第二气囊5,两根连接管13分别和两个第二气囊5连通,第二气囊5内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伸缩方向和夹块4的滑动方向垂直。具体使用时,将注射器3插入出气口内,启动微型气缸,微型气缸驱动夹块4想靠近注射器3方向滑动,夹紧注射器3。将氧气输送管插入进气口2时,管道和两个楔块6的楔面相抵并推动两个楔块6相互远离,第一弹簧7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上设有用于注入氧气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臭氧的出气口,治疗仪本体上位于进气口处设有防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进气口两侧的楔块,两个楔块的楔面相对,两个楔块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相互吸引的磁块,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和治疗仪本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楔块靠近治疗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杆,治疗仪本体内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塞,连杆固定在活塞端面,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第一气囊,两个活塞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连接管,治疗仪本体上位于出气口的两侧均设有夹块,两个夹块相对的一面均固定有第二气囊,两根连接管分别和两个第二气囊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尘效果良好的智能型医用臭氧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上设有用于注入氧气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臭氧的出气口,治疗仪本体上位于进气口处设有防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进气口两侧的楔块,两个楔块的楔面相对,两个楔块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相互吸引的磁块,两个楔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和治疗仪本体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楔块靠近治疗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连杆,治疗仪本体内固定有活塞桶,活塞桶内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塞,连杆固定在活塞端面,两个活塞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第一气囊,两个活塞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且连通有连接管,治疗仪本体上位于出气口的两侧均设有夹块,两个夹块相对的一面均固定有第二气囊,两根连接管分别和两个第二气囊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澜祯林如丹谭杰泷李晓鹏周丽丽郑旋丁小盼
申请(专利权)人:陈澜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