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承敏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14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包括有中心管和外附管;中心管:其内部右端设有锥形顶槽,其左端固定有弹簧,其左端活动穿插有抽插筒,所述抽插筒的侧面设有过血孔,所述抽插筒的左端固定有顶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顶块的右侧,所述抽插筒的左端穿过弹簧,所述抽插筒的右端穿过锥形顶块,所述锥形顶块位于锥形顶槽的正右方,通过锥形顶块抵住中心管,方便将血管插入该装置中之后进行固定。本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首先可方便穿入血管,并且在穿入血管内后进行血流阻断,操作简单,且可间歇控制血液的流动,防止血管黏结,且在间歇控制血流时控制血流方向,使血液不会遮挡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
技术介绍
在肝脏等手术中,需要对血流进行阻断,用以控制手术中的出血,现有血流阻断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完全血流阻断,即Pringle法,常见做法为:用13号导尿管或较细的胶带绕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再用血管钳收紧导尿管或胶带,但是医生有时误以为血管钳已经收紧胶带,但是血管钳已经脱落,导致阻断效果不明显,造成出血过多,且如果使用主动脉钳夹紧主动脉进行血流阻断,时间过程的话会使得血管内壁发生黏连。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松开主动脉钳,在主动脉钳松开口,主动脉会有血液流出,造成了手术中失血量的增加,增加了手术风险。并且在松开主动脉钳后,手术野中会涌入大量的血液遮挡手术野,这时是需要进行吸血操作,操作繁琐,延长了手术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风险,在对比申请号为201711057627.0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可对血流进行阻断,且增加阻断血流的密封性,但是其在穿入血管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心管(14)和外附管(4);/n中心管(14):其内部右端设有锥形顶槽,其左端固定有弹簧(1),其左端活动穿插有抽插筒(2),所述抽插筒(2)的侧面设有过血孔(17),所述抽插筒(2)的左端固定有顶块(3),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在顶块(3)的右侧,所述抽插筒(2)的左端穿过弹簧(1),所述抽插筒(2)的右端穿过锥形顶块(11),所述锥形顶块(11)位于锥形顶槽的正右方;/n外附管(4):其后端穿过中心管(14)的侧面,其内部固定有双头锥形管(16),其前端活动穿插有内穿管(5),所述内穿管(5)螺纹连接在外附管(4)内,所述内穿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心管(14)和外附管(4);
中心管(14):其内部右端设有锥形顶槽,其左端固定有弹簧(1),其左端活动穿插有抽插筒(2),所述抽插筒(2)的侧面设有过血孔(17),所述抽插筒(2)的左端固定有顶块(3),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在顶块(3)的右侧,所述抽插筒(2)的左端穿过弹簧(1),所述抽插筒(2)的右端穿过锥形顶块(11),所述锥形顶块(11)位于锥形顶槽的正右方;
外附管(4):其后端穿过中心管(14)的侧面,其内部固定有双头锥形管(16),其前端活动穿插有内穿管(5),所述内穿管(5)螺纹连接在外附管(4)内,所述内穿管(5)的后端固定有密封球(15),所述密封球(15)的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血孔,所述密封球(15)位于双头锥形管(16)的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血管黏结的血流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转块(6)和外接管(7),所述内穿管(5)的前端穿过调节转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承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