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1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属于鞋底领域,包括外底和中底,所述外底和中底之间设置有鞋底框和防刺穿板,所述防刺穿板镶嵌在鞋底框内,所述外底的两侧、鞋头及鞋跟处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设置有通孔,所述鞋底框靠近外底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外底通过插片嵌入到凹槽内,所述凹槽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孔内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斜孔将外底和鞋底框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片、凹槽和插块将外底和鞋底框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通过模块设计,更换防刺穿板和外底时,拔出插块就能将外底与鞋底框分离,实现外底和防刺穿板可更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
本技术公开一种鞋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
技术介绍
防刺穿鞋,一种特制的保护鞋。防刺穿鞋是五金冲压、电镀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印刷包装、和钢铁造船的生产车间及受外部恶劣环境影响的区域危害而穿着的一种保护足部的工作鞋。脚通常处于作业姿势的最低部位,随时会接触到笨重、坚硬、带棱角的物体,以至于被砸伤、戳伤或者挤伤;另一方面,如果脚没有站稳,身体就会失去平衡,破坏了正常的作业姿势,可能引发事故。目前,出现了如专利号CN200520106365.9的技术,一种防刺穿鞋底,是在鞋底的内部夹有两层防刺金属片,由金属板钻孔成型后夹在鞋底的上层和中间,可以全部隐藏在鞋底部,与鞋底成为一个整体。两层防刺金属板的孔眼相互错位设置。上述技术能有效地防护人在运动中脚体的垂直面不受尖状物伤害。市面上的防刺穿鞋底,在中底的钢板损坏后基本就报废不能使用了,防刺穿鞋未损坏的其他部件也只能跟随报废,这样的防刺穿鞋底不能循环使用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能够更换鞋底损坏的部件,使防刺穿鞋未损坏的其他部件能够循环使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包括外底和中底,所述外底和中底之间设置有鞋底框和防刺穿板,所述防刺穿板镶嵌在鞋底框内,所述外底的两侧、鞋头及鞋跟处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设置有通孔,所述鞋底框靠近外底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外底通过插片嵌入到凹槽内,所述凹槽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孔内配备有与其配合的插块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斜孔将外底和鞋底框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框靠近外底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位置相对应的凹槽,外底通过插片嵌入到凹槽内,插块插入斜孔将外底和鞋底框固定,当需要更换防刺穿板和外底时,拔出插块就能将外底与鞋底框分离,使外底和防刺穿板能够更换。作为优选,所述鞋底框位于前脚掌处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钢包头、限位板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板将钢包头限制在前脚掌处,所述限位块插入插槽位于鞋底框两侧的末端,将限位板限制在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将钢包头限制在前脚掌处,限位块插入插槽位于鞋底框两侧的末端,将限位板限制在插槽内,使钢包头固定在鞋底框。作为优选,所述插块包括插头和插柱,所述插头设置有贯穿的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设置有贯穿的孔,方便使用者使用工具插入孔内,将插块拔出。作为优选,所述外底底部前脚掌及后脚掌处的两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为半弧形柱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增加外底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防刺穿板为蜂窝状的铝合金,且铝合金上覆盖有芳纶复合的网状鞋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窝状的铝合金表面会被氧化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不但减轻了鞋底的重量,还加强了防刺穿能力,芳纶复合的网状鞋垫既轻,且防刺穿性能高。作为优选,所述外底上前脚掌及后脚掌处设置有密集的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底上前脚掌及后脚掌处设置有密集的气孔,起到透气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外底的材料为凯夫拉布片及微孔聚氨酯复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孔聚氨酯采用液体注模工艺,制成的鞋底既透气又防水,凯夫拉布片材料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凯夫拉布片制成鞋底具有高柔性和重量轻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外底设置有巴拿马式花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巴拿马花纹可以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而且不易积存泥浆。作为优选,所述外底底部的前脚掌及后脚掌处表面覆盖有透气防水薄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防水薄膜使积水不会因为气孔而渗入鞋底,使鞋体内部沾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通过插块固定外底和鞋底框,更换防刺穿板和外底时,拔出插块就能将外底与鞋底框分离,通过模块设计实现了外底和防刺穿板可更换性;其二,通过限位板和限位块将钢包头固定在鞋底框,实现了钢包头的可拆卸性;其三,在外底设置巴拿马花纹,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而且不易积存泥浆。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的整体结构;图2为鞋底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外底和鞋底框的连接结构;图3为鞋底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限位板和限位块的连接结构;图4为外底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外底的纹路及结构。附图标记:1、中底;2、外底;3、鞋底框;4、插块;5、钢包头;6、限位板;7、限位块;8、防刺穿板;201、插片;202、通孔;203、凸块;204、气孔;301、凹槽;302、斜孔;303、插槽;401、插头;402、插柱;801、网状鞋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外底2和中底1,防刺穿板8镶嵌在鞋底框3内,其中防刺穿板8为蜂窝状的铝合金,且铝合金上覆盖有芳纶复合的网状鞋垫801,蜂窝状的铝合金表面会被氧化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不但减轻了鞋底的重量,还加强了防刺穿能力,芳纶复合的网状鞋垫801既轻,且防刺穿性能高。外底2的两侧、鞋头及鞋跟处设置有插片201,插片201设置有通孔202,鞋底框3靠近外底2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201位置相对应的凹槽301,外底2通过插片201嵌入到凹槽301内,凹槽301对应通孔202的位置设置有斜孔302,斜孔302配备有与其配合的插块4,插块4插入斜孔302将外底2和鞋底框3固定,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当需要更外底2和防刺穿板8时,只要拔出插块4使外底2脱离鞋底框3,就能更换外底2,将镶嵌在鞋底框3的防刺穿板8取出更换。插块4包括插头401和插柱402,插头401有贯穿的孔,方便使用者借助工具插入插头401的孔中将插块4拔出。鞋底框3位于前脚掌处设置有插槽303,插槽303内设置有钢包头5、限位板6和限位块7,限位板6将钢包头5限制在前脚掌处,限位块7插入插槽303位于鞋底框3两侧的末端,将限位板6限制在插槽303内,要取出损坏的钢包头5需要将限位块7拔出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包括外底(2)和中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2)和中底(1)之间设置有鞋底框(3)和防刺穿板(8),所述防刺穿板(8)镶嵌在鞋底框(3)内,所述外底(2)的两侧、鞋头及鞋跟处设置有插片(201),所述插片(201)设置有通孔(202),所述鞋底框(3)靠近外底(2)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201)位置相对应的凹槽(301),所述外底(2)通过插片(201)嵌入到凹槽(301)内,所述凹槽(301)对应通孔(202)的位置设置有斜孔(302),所述斜孔(302)配备有与其配合的插块(4),所述插块(4)插入斜孔(302)将外底(2)和鞋底框(3)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包括外底(2)和中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2)和中底(1)之间设置有鞋底框(3)和防刺穿板(8),所述防刺穿板(8)镶嵌在鞋底框(3)内,所述外底(2)的两侧、鞋头及鞋跟处设置有插片(201),所述插片(201)设置有通孔(202),所述鞋底框(3)靠近外底(2)的一侧设置有与插片(201)位置相对应的凹槽(301),所述外底(2)通过插片(201)嵌入到凹槽(301)内,所述凹槽(301)对应通孔(202)的位置设置有斜孔(302),所述斜孔(302)配备有与其配合的插块(4),所述插块(4)插入斜孔(302)将外底(2)和鞋底框(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刺穿鞋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框(3)位于前脚掌处设置有插槽(303),所述插槽(303)内设置有钢包头(5)、限位板(6)和限位块(7),所述限位板(6)将钢包头(5)限制在前脚掌处,所述限位块(7)插入插槽(303)位于鞋底框(3)两侧的末端,将限位板(6)限制在插槽(30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恩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一帆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