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亚楠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13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该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探照灯,帽体的圆周面固定套接有紧固环,帽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两端均与紧固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探照灯的背面与紧固环圆周面固定连接,帽体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垫,帽体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帽体的内壁和缓冲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帽体的内壁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两个橡胶垫。该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通过设置缓冲垫、铰接装置和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与施工人员的头部进行适配,并且市面上行流通的施工安全帽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
技术介绍
安全防护帽是用来保护头部而戴的钢制或塑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安全防护帽的主体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安全防护帽的主体和内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与施工人员的头部进行适配,不同人员佩戴安全帽还要进行专门的调节,并且市面上行流通的施工安全帽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与施工人员的头部进行适配,并且市面上行流通的施工安全帽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探照灯,帽体的圆周面固定套接有紧固环,帽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两端均与紧固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探照灯的背面与紧固环圆周面固定连接,帽体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垫,帽体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帽体的内壁和缓冲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帽体的内壁与缓冲垫之间设置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橡胶垫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和帽体固定连接,帽体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装置,帽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装置远离帽体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装置包括第一保护板、软板和连杆,第一保护板的上端与帽体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气孔,软板的上端与缓冲垫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远离帽体的一端铰接有两个弯杆,连杆的一端与帽体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弯杆之间并与两个弯杆铰接,两个弯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支撑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嘴托和两个扎带,两个扎带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嘴托的左右侧面铰接,扎带远离嘴托的一端贯穿软板的底端之后与两个弯杆固定连接,软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扎带位于软板底端的一端与转轴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弧形结构,缓冲垫的弧度与帽体内部的弧度相同,缓冲垫与施工人员的头部接触,弧形结构可以与施工人员的头部更好的接触。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有五个,左右两侧的两个弹簧以中间弹簧的轴心线对称分布,设置弹簧可以起到缓冲冲击力的效果。优选的,两个铰接装置以帽体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铰接装置均为弧形结构,铰接装置可以与施工人员的双颊配合,能够起到很好固定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嘴托为弧形结构,嘴托与施工人员的下巴形状配合,两个扎带以嘴托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设置,两个扎带可以起到固定嘴托的效果。(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通过设置缓冲垫、铰接装置和支撑装置,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时候,双手分开两个第一保护板,此时佩戴好安全帽,当头部接触到缓冲垫的时候,缓冲垫可以带动两个软板向上移动,使两个第一保护板与施工人员的双颊接触,此时两个连杆开始拉动弯杆,弯杆受力的时候开始拉动两个扎带互相远离,两个扎带互相远离的时候,可以带动嘴托向上移动,嘴托向上移动的时候可以与施工人员的下巴结合,可以起到快速佩戴安全帽以及使安全帽更好的施工人员结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帽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与施工人员的头部进行适配,并且市面上行流通的施工安全帽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2、该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通过设置探照灯,探照灯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在光线较为昏暗的位置施工,通过设置透气孔,透气孔可以向外传输热量,可以起到使施工人员施工的时候,安全帽的内部不会积攒热量导致施工人员中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1帽体、2探照灯、3缓冲垫、4弹簧、5铰接装置、501第一保护板、502软板、503连杆、504通气孔、505弯杆、506转轴、6支撑装置、601嘴托、602扎带、7紧固环、8连接带、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包括帽体1,帽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探照灯2,帽体1的圆周面固定套接有紧固环7,帽体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带8,连接带8的两端均与紧固环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探照灯2的背面与紧固环7圆周面固定连接,帽体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垫3,帽体1与缓冲垫3之间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帽体1的内壁和缓冲垫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4的数量有五个,左右两侧的两个弹簧4以中间弹簧4的轴心线对称分布,设置弹簧4可以起到缓冲冲击力的效果,帽体1的内壁与缓冲垫3之间设置有两个橡胶垫9,两个橡胶垫9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3和帽体1固定连接,缓冲垫3为弧形结构,缓冲垫3的弧度与帽体1内部的弧度相同,缓冲垫3与施工人员的头部接触,弧形结构可以与施工人员的头部更好的接触,帽体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装置5,帽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装置5远离帽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装置6以帽体1的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铰接装置5均为弧形结构,铰接装置5可以与施工人员的双颊配合,能够起到很好固定的作用。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铰接装置5包括第一保护板501、软板502和连杆503,第一保护板501的上端与帽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501与帽体1的铰接处安装有弹性装置,第一保护板501向外转动的时候,弹性装置处于受力的状态,第一保护板501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气孔504,软板502的上端与缓冲垫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保护板501远离帽体1的一端铰接有两个弯杆505,连杆503的一端与帽体1铰接,连杆503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弯杆505之间并与两个弯杆505铰接,两个弯杆505远离连杆503的一端与支撑装置6的一端固定连接。实施例三,如图1-4所示,支撑装置6包括嘴托601和两个扎带602,两个扎带602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嘴托601的左右侧面铰接,扎带602远离嘴托601的一端贯穿软板502的底端之后与两个弯杆505固定连接,软板5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506,扎带602位于软板502底端的一端与转轴506的表面接触,嘴托601为弧形结构,嘴托601与施工人员的下巴形状配合,两个扎带602以嘴托60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分布设置,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包括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探照灯(2),帽体(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垫(3),帽体(1)与缓冲垫(3)之间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帽体(1)的内壁和缓冲垫(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帽体(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装置(5),帽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装置(5)远离帽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包括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探照灯(2),帽体(1)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垫(3),帽体(1)与缓冲垫(3)之间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帽体(1)的内壁和缓冲垫(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帽体(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铰接装置(5),帽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装置(5)远离帽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圆周面固定套接有紧固环(7),帽体(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带(8),连接带(8)的两端均与紧固环(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探照灯(2)的背面与紧固环(7)圆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的内壁与缓冲垫(3)之间设置有两个橡胶垫(9),两个橡胶垫(9)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3)和帽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谭亚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