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7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育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育苗架,针对现有的育苗架无法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育苗盆容易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低;万向轮的安装导致育苗架的稳定性较差,实用性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垂直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弧形的第一夹板,支撑板开设有矩形的第二移动孔,第二移动孔内沿长度方向依次活动套接有多个垂直的移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可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可防止育苗盆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较高,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苗架
本技术涉及育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育苗架。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育苗架一般用于承载培育幼苗的育苗盆。但是现有的育苗架无法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育苗盆容易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低;为了方便移动,育苗架的底部一般安装有万向轮,但是万向轮的安装也导致育苗架的稳定性较差,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育苗架,解决了现有的育苗架无法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育苗盆容易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低;为了方便移动,育苗架的底部一般安装有万向轮,但是万向轮的安装也导致育苗架的稳定性较差,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育苗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垂直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弧形的第一夹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矩形的第二移动孔,第二移动孔内沿长度方向依次活动套接有多个垂直的移动板,位于支撑板上方且靠近第一夹板的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的第二夹板,所述支撑板的底壁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杆,所述移动板螺旋配合连接在第二螺杆的外圈,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套接有垂直的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延伸至底板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板,所述底板的中间段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移动孔,所述第一移动孔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矩形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板的顶壁上,所述底板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壁高于所述万向轮的底端,所述升降板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孔的两侧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杆,所述移动板间隙配合在固定杆的外圈,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焊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孔的宽度与所述移动块的宽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传动杆顶端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底端的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支撑板、第二移动孔、第二螺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移动板和固定杆的配合作用,将育苗盆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支撑板的顶壁上,通过转动第二螺杆,即可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可防止育苗盆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性较高。2、通过底板、万向轮、第一移动孔、第一螺杆、步进电机、齿轮、齿圈、移动块、传动杆、伸缩杆和升降板的配合作用,通过步进电机的工作,使升降板抵压地面,即可有效的提升育苗架的稳定性,实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育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育苗架的底板的顶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育苗架的支撑板的顶部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底板;2、步进电机;3、齿轮;4、第一移动孔;5、第一螺杆;6、传动杆;7、伸缩杆;8、升降板;9、万向轮;10、固定板;11、支撑板;12、第一夹板;13、第二夹板;14、第二螺杆;15、移动板;16、齿圈;17、移动块;18、第二移动孔;19、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育苗架,包括底板1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垂直的固定板10,两个固定板10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弧形的第一夹板12,支撑板11开设有矩形的第二移动孔18,第二移动孔18内沿长度方向依次活动套接有多个垂直的移动板15,位于支撑板11上方且靠近第一夹板12的移动板15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的第二夹板13,支撑板11的底壁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杆14,移动板15螺旋配合连接在第二螺杆14的外圈,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套接有垂直的伸缩杆7,两个伸缩杆7的底端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板8,底板1的中间段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移动孔4,第一移动孔4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两个第一螺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第一螺杆5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16,底板1的顶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的顶端安装有型号为PIC18F2520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控制步进电机2的开关和双向运转,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齿轮3与齿圈16啮合连接,两个第一螺杆5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矩形的移动块17,移动块17的底端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传动杆6,传动杆6的底端铰接在升降板8的顶壁上,底板1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9。升降板8的底壁高于万向轮9的底端,升降板8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当升降板8抵压地面时,通过防滑槽的设置,可增加升降板8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第二移动孔18的两侧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杆19,移动板15间隙配合在固定杆19的外圈,第二螺杆14的一端焊接有把手,可方便转动第二螺杆14。第一移动孔4的宽度与移动块17的宽度相适配,可防止移动块17跟随第一螺杆5转动。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固定板10的侧壁上。两个第一螺杆5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传动杆6顶端的间距大于两个传动杆6底端的间距,由于两个传动杆6顶端的高度固定,因此当两个传动杆6的顶端相互靠近时,两个传动杆6的底端下降。实施例:需要对育苗盆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放置在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之间的支撑板11的顶壁上,然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通过第二螺杆14与移动板15的螺旋传动,可使得移动板15带动第二夹板13向左移动,直至第一夹板12与第二夹板13夹紧育苗盆,即可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无需移动育苗架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2的正向运转,通过齿轮3与齿圈16的传动,可带动两个第一螺杆5转动,通过第一螺杆5与移动块17的螺旋传动,可使得两个移动块17相互靠近,即可带动两个传动杆6的顶端相互靠近,即可使得两个传动杆6的底端推动升降板8下降,直至升降板8抵压地面,即可保证育苗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设计新颖,可对育苗盆进行有效的固定,可防止育苗盆从育苗架上掉落,使用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育苗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垂直的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弧形的第一夹板(12),所述支撑板(11)开设有矩形的第二移动孔(18),第二移动孔(18)内沿长度方向依次活动套接有多个垂直的移动板(15),位于支撑板(11)上方且靠近第一夹板(12)的所述移动板(15)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的第二夹板(13),所述支撑板(11)的底壁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杆(14),所述移动板(15)螺旋配合连接在第二螺杆(14)的外圈,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套接有垂直的伸缩杆(7),两个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板(8),所述底板(1)的中间段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移动孔(4),所述第一移动孔(4)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两个所述第一螺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杆(5)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16),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齿轮(3)与齿圈(16)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5)的外圈均螺旋配合连接有矩形的移动块(17),所述移动块(17)的底端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板(8)的顶壁上,所述底板(1)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壁的两端均固定有垂直的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之间沿高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固定有多个弧形的第一夹板(12),所述支撑板(11)开设有矩形的第二移动孔(18),第二移动孔(18)内沿长度方向依次活动套接有多个垂直的移动板(15),位于支撑板(11)上方且靠近第一夹板(12)的所述移动板(15)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的第二夹板(13),所述支撑板(11)的底壁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杆(14),所述移动板(15)螺旋配合连接在第二螺杆(14)的外圈,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套接有垂直的伸缩杆(7),两个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板(8),所述底板(1)的中间段开设有矩形的第一移动孔(4),所述第一移动孔(4)的两侧内侧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5),两个所述第一螺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所述第一螺杆(5)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16),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齿轮(3)与齿圈(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王端宵黄大头康宝莲王飞龙简丽观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