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5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水壶,属于园艺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浇水壶为保证密封性而影响拆装便利性的问题。本浇水壶,包括壶体和出水管,壶体上具有壶嘴,出水管的一端端部套设有筒状的涨紧套,在涨紧套外周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密封凸部,壶嘴的内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小,当出水管的端部插接在壶嘴内时涨紧套涨紧在出水管外周壁与壶嘴内周壁之间,且密封凸部压紧在壶嘴内周壁上。本浇水壶在兼顾可插拔便利性的情况下实现出水管与壶嘴之间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水壶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艺用具
,涉及一种浇水壶。
技术介绍
浇水壶通常包括壶体、把手、壶嘴和盖设于壶体上端的壶盖,把手和壶嘴相对设置于壶体的两侧,在壶嘴上还会固定有出水管,用于浇水,为了便于对花丛内侧进行浇水,出水管通常较长,这导致整个浇水壶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包装和运输,为此壶体和出水管被设计成分体式,使用者在使用时将出水管安装到壶嘴上,这将涉及到出水管与壶嘴之间的固定和密封。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0810196349.1)公开水壶旋转壶嘴,壶嘴由相互连接的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根部与壶体连接,另一部分壶嘴前段与根部碰触连接,两者之间设有弹簧和密封圈,利用弹簧的张力使两部分很好的连接,然而密封圈需要弹簧的张力来压紧密封,而弹簧稳定性较差,外部的磕碰均可能导致弹簧压缩,进而导致密封失效,即该结构的稳定性较差。针对结构不稳定,专利文件(申请号:201820570999.7)公开了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和出水管,出水管与壶体为分体设计,壶体底部左侧设置有水管连接口,水管连接口上部设置有螺纹接槽,出水管通过螺纹接槽与水管连接口连接,出水管与螺纹接槽连接时,中间设置有一圆形垫片,能提升出水管与螺纹接槽间的密封性,防止两者接缝处渗水,显然,通过旋转出水管来压紧圆形垫片实现固定和密封,螺纹槽与圆形垫片分别承担各自的功能,但是圆形垫片的密封依赖于出水管的旋紧,操作较为不便,且旋转出水管来实现固定,难以保证出水管的出水口朝向,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浇水壶,用以解决现有浇水壶为保证密封性而影响拆装便利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浇水壶,包括壶体和出水管,所述壶体上具有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端部套设有筒状的涨紧套,在涨紧套外周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密封凸部,所述壶嘴的内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小,当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插接在壶嘴内时涨紧套涨紧在出水管外周壁与壶嘴内周壁之间,且密封凸部压紧在壶嘴内周壁上。出水管与壶体为可插拔结构,使用时将出水管套有涨紧套的一端插入壶体的壶嘴内,涨紧套通过涨紧对出水管进行固定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不同于现有的出水管与壶体之间的固定和密封分别通过各自的结构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通过密封圈实现,为了密封圈能够被压紧密封,出水管与壶体之间通过螺纹旋接固定,本申请的涨紧套同时兼顾出水管的固定和密封,具体的,壶嘴的内孔孔径有外至内逐渐变小,因此在将出水管插入时涨紧套逐渐被压紧,产生越压越紧的效果,不但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拆装并提升操作手感,涨紧在出水管与壶嘴之间的涨紧套能够将出水管固定住,并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但是由于需要兼顾出水管的可拔出,该密封效果相对较弱,为此在涨紧套外周壁上设置密封凸部,随着出水管的插入,壶嘴锥形的内周壁能够逐渐压紧密封凸部,而在出水管插入到位后,密封凸部压紧在壶嘴内周壁,能够对涨紧套外周壁与壶嘴内周壁之间实现较好的密封,同时密封凸部被压紧后的反向作用力也使得涨紧套与出水管之间压得更紧,提高密封效果,即通过一个涨紧套在兼顾可插拔便利性的情况下实现出水管与壶嘴之间更好的密封效果,当然鉴于涨紧套兼顾固定和密封,且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当长期使用导致磨损、形变时更换密封套即可,再者,本出水管并非通过旋转实现固定,而是采用插拔的方式,周向转动出水管并不会影响出水管的固定以及密封性,因此能够根据需要转动出水管来调整出水管的出水口角度和位置。在上述的浇水壶中,当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插接在壶嘴内时密封凸部压紧在壶嘴孔径较小的一端内周壁上。密封凸部与壶嘴内周壁的接触面积较小,并通过与壶嘴孔径较小的一端内周壁实现压紧密封,因此在插入时密封凸部不会与壶嘴内周壁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而在出水管插入一定深度,对出水管端部产生一定的预定位效果后在施力插入,使得壶嘴内周壁逐渐压紧密封凸部,这样的操作能够使出水管的位置精度更高,而更加精准的姿态能够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为出水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涨紧套套设在出水管的连接端,所述涨紧套朝向出水管出水端的一端外边沿周向具有外限位挡沿,所述壶嘴外端的孔口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当出水管的连接端插接在壶嘴内时外限位挡沿抵靠在限位槽内。在出水管插入壶嘴至外限位挡沿与限位槽底面相抵靠,即插入到位,提高操作便利性,同时避免出水管过度插入导致密封凸部内过度挤压形变,尤其避免长时间过度插入未拔出时导致密封凸部拔出后难以复原,甚至与壶嘴内周壁发生粘连。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涨紧套远离出水管出水端的一端孔口内边沿周向具有内限位挡沿,所述出水管连接端的端面抵靠在内限位挡沿的内端面上。在涨紧套套设在出水管连接端后内限位挡沿能够限定涨紧套的位置,并在插入壶嘴时避免涨紧套与出水管之间产生相对窜动,保证涨紧套及密封凸部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密封效果。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内限位挡沿呈环形,且内限位挡沿的内径与出水管连接端的孔径相同。环形的内限位挡沿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其内径与出水管孔径相同,在装配后能够对齐,减少对水流的阻力,以及避免藏污纳垢。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涨紧套采用塑料制成。塑料选用PE,其具有一定的韧性,从而在出水管插入时涨紧套产生涨紧的效果。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密封凸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或者三角形,且密封凸部的高度小于宽度。横截面呈弧形或者三角形的密封凸部在出水管插入时减少与壶嘴内周壁的接触面积,提升操作手感,而在插入到位时密封凸部能够在壶嘴内周壁的挤压下形成密封。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涨紧套的内径由朝向出水管出水端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密封凸部位于涨紧套内径较小的一端外周壁上。将涨紧套套设在出水管的连接端后,涨紧套孔径较小的一端能够抱紧出水管,从而预先保证涨紧套与出水管之间的位置精度,尤其是涨紧套内径较小的一端的位置精度,而密封凸部则位于涨紧套内径较小的一端,从而保证了密封凸部的位置精度,即使在壶嘴内周壁的摩擦挤压下密封凸部仍然能够保证其位置,进而保证插接后的密封效果。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涨紧套的外径由朝向出水管出水端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使得涨紧套壁厚均匀。该结构设计便于出水管的插入,在插入到位后内端涨的更紧,保证密封凸部处的密封效果。在上述的浇水壶中,所述壶嘴位于壶体的侧部并朝上倾斜设置,所述出水管沿长度方向弯曲呈弧形。正如上文所述,本出水管采用插拔的方式,并非通过旋转实现固定,转动出水管并不会影响到其固定和密封,因此转动弯曲的出水管能够调整出水管的朝向以及出水口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浇水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壶嘴的内孔孔径有外至内逐渐变小,因此在将出水管插入时涨紧套逐渐被压紧,产生越压越紧的效果,即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拆装并提升操作手感,拆装更加便利。2、由于在出水管插入到位后,密封凸部压紧在壶嘴内周壁,能够对涨紧套外周壁与壶嘴内周壁之间实现较好的密封,同时密封凸部被压紧后的反向作用力也使得涨紧套与出水管之间压得更紧,提高密封效果。3、由于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水壶,包括壶体(1)和出水管(2),所述壶体(1)上具有壶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的一端端部套设有筒状的涨紧套(4),在涨紧套(4)外周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密封凸部(41),所述壶嘴(11)的内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小,当所述出水管(2)的端部插接在壶嘴(11)内时涨紧套(4)涨紧在出水管(2)外周壁与壶嘴(11)内周壁之间,且密封凸部(41)压紧在壶嘴(11)内周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8 CN 20202034753421.一种浇水壶,包括壶体(1)和出水管(2),所述壶体(1)上具有壶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的一端端部套设有筒状的涨紧套(4),在涨紧套(4)外周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的密封凸部(41),所述壶嘴(11)的内径由外到内逐渐变小,当所述出水管(2)的端部插接在壶嘴(11)内时涨紧套(4)涨紧在出水管(2)外周壁与壶嘴(11)内周壁之间,且密封凸部(41)压紧在壶嘴(11)内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水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出水管(2)的端部插接在壶嘴(11)内时密封凸部(41)压紧在壶嘴(11)孔径较小的一端内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的一端为出水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涨紧套(4)套设在出水管(2)的连接端,所述涨紧套(4)朝向出水管(2)出水端的一端外边沿周向具有外限位挡沿(43),所述壶嘴(11)外端的孔口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11),当出水管(2)的连接端插接在壶嘴(11)内时外限位挡沿(43)抵靠在限位槽(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鹏翔尚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瑞普园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